距離,既是對愛的考驗,也是愛本身的象征。突如其來的疫情下,不再年輕的爺爺奶奶們,竟再次讓人相信愛情。
國境線上的“黃昏戀”
那是一道橫亙于德國和丹麥之間邊界線上的柵欄。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以后,這道豎起來的簡易柵欄,象征的不僅僅是距離和阻礙,也可以是浪漫。
每天,她駕駛著自己的豐田汽車行駛15分鐘,從丹麥那邊過來。每天,他騎著電動自行車趕路8公里,從另一頭的德國而來。她帶來咖啡和桌子,他帶來椅子和杜松子酒。見面,然后他們坐在邊界一側(cè),隔著“社交距離”野餐,聊天。89歲的德國退休農(nóng)民漢森和85歲的丹麥前餐廳服務(wù)員拉斯穆森,盡管兩國邊境封閉,但兩人的愛情仍在延續(xù)。
這段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戀愛始于兩年前的丹麥。當(dāng)時,先后喪偶的兩位老人在同一家賣草莓的小店前偶遇。然后,他邀請她在德國吃晚飯,兩人很快就變得很親密。后來,拉斯穆森開始每天拜訪漢森。他們常常愉快地一起煮飯,用彼此的語言閑聊。
直到3月13日,丹麥政府宣布將對一般民眾關(guān)閉邊境。愛情故事沒有因為疫情停擺。兩位老人換了一個約會的方式:每天下午三點(diǎn),從各自家中出發(fā),到邊境線相見。
漢森說,丹麥警察揚(yáng)言如果他們誤闖邊境,將處以罰款。但“我們是因為愛而來到這里。”漢森對記者說道,“愛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捧照入眠的“生死戀”
最近,一個老爺爺和一個抱枕,感動了數(shù)百萬英國人。
94歲的肯·本博夫是一名在二戰(zhàn)期間參加過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的退伍老兵。
他曾和妻子艾達(dá)一起長年住在英格蘭西北部第三大城市普雷斯頓的養(yǎng)老院里。他們的愛情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但去年,妻子不幸去世,他便每天抱著亡妻的照片入眠,即便是疫情來了也不改變。這讓他的照顧者起亞·托賓既感動又感到一絲擔(dān)憂,因為那張照片是置于一個玻璃相框之內(nèi)。一旦摔碎,容易割破手指。而這位九旬老人,顯然經(jīng)不起折騰了。托賓想到了一個辦法:把老爺爺71歲愛妻的照片印上抱枕,然后作為驚喜送給他。
手拿印有愛妻抱枕的肯·本博夫和起亞·托賓出現(xiàn)在《早安英國》節(jié)目上。然后,一段被播放了400多萬次的視頻記錄了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本博夫先是向養(yǎng)老院的工作人員打招呼說“你好”,隨后看到抱枕立馬紅了眼眶:“真是太好了。自從我妻子去世以來,我一直和她的照片睡覺,已經(jīng)有9個月了……”
這段視頻讓無數(shù)英國人動容,因為他們看到的不是枕頭,而是一個老人對妻子無價的愛。
(摘自新民晚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