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的第一個長假,中國今年的“五一”假期迎來旅游與消費的反彈。根據文化和旅游部5月5日公布的數據,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游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475.6億元。不少地方的統計也發現,假期期間的消費人流呈明顯回升趨勢。
受疫情影響,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接待國內旅客人數不及前一年的1.95億人次,但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主任戴斌5日在接受采訪時仍表示,“五一”假期旅游市場的增長超過預期,旅游消費的信心正在回升。
除了旅游,“五一”的另一關鍵詞是“消費”。各地紛紛推出景區門票折扣、發放消費券、打造夜間經濟等一系列“組合拳”,刺激群眾旅游消費。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林國強稱,“五一”小長假期間,廣州市民消費欲望明顯提升,市場消費加速回暖,尤其是汽車消費在今年“五一”迎來小高潮。
在消費復蘇中,在疫情中興起、依托互聯網的“宅消費”不可忽視。阿里巴巴發布的《2020“五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顯示,這個假期,與家庭生活相關的商品成為“宅消費”的重點。淘寶天貓數據顯示,5月1日至3日,生活電器、烹飪用具成交同比大增196%和89%,家裝主材、燈飾分別同比增長101%和53%。
(摘自《環球時報》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