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摘要:當前,消防工程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提升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質量、確保施工安全,對于國家、社會和企業都具有重大意義。本文探討了影響消防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分析了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提出了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消防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
隨著城市化率的提升,各類建筑不斷增多,尤其是高層建筑增多,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了更好地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重視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質量,盡可能消除各類火災隱患、避免火災的發生,成了建筑施工的重要內容。如何合理設計消防工程,如何組織消防工程設計、組織施工,如何開展消防工程驗收等,成了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影響消防工程施工的主要因素
消防工程施工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很多方面,因此也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其中某個因素出現問題或不足都有可能影響到整個消防工程的施工效果。
(一)人員和隊伍因素
消防工程施工的主體是人,施工人員和施工隊伍的綜合素質對于消防工程施工進度、施工質量和施工成本等的影響不言而喻。如果施工人員綜合素質較高,熟練掌握了施工技術和方法,同時具備較強的消防安全意識,具有較強的責任意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那么在消防工程施工過程中就會嚴格按照項目設計方案和施工標準、施工工藝開展施工工作,兼顧消防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反之,就會給消防工程的順利完工帶來負面影響,導致消防工程建設完成后存在消防隱患。
(二)工程設計因素
設計階段是消防工程項目實施的重要階段,通過工程設計,可以對消防工程的施工工藝、技術手段、施工材料設備等進行初步規劃,為具體的施工提供指導與方向。設計單位在消防工程設計過程中,如果能結合消防工程項目實際,綜合考慮項目規模、項目周邊環境、施工重點和難點、新技術和新材料使用,以及處理好施工成本、施工進度和施工質量之間的關系,就會有效推進消防工程施工目標的實現。反之,如果設計單位缺乏實地調研,缺乏與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的溝通,對消防相關設計不盡合理,就會影響到消防工程的施工,帶來一些消防安全隱患。
(三)項目管理因素
項目管理包括了很多內容,質量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風險管理、溝通管理等等。項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于消防工程施工也有著直接影響,這主要通過項目管理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消防安全管理專業知識、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及執行、消防工程施工全過程監督和管理等方面來體現。只有建立健全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對消防工程的重視程度,落實消防工程施工各階段的監督和管理制度,及時指出存在的消防問題并責令整改,才能提高消防工程質量,確保消防工程的安全性。
二、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結合多年的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工作經驗,對比不同消防工程施工中的不足和弊端,總結分析如下:
(一)設計問題
在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階段,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往往缺乏對項目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建筑消防工程的現場施工經驗匱乏,加之與施工單位缺乏有效的溝通,在消防工程設計過程中往往存在施工圖紙與施工現場有一定偏差,設計中有關消防的內容與國家的消防相關規定不完全相符,消防施工圖不能滿足消防安全要求。此外,部分設計單位的設計人員專業知識一般,對建筑消防工程的整體理解與把控能力較弱,不能從宏觀層面把消防安全的先進理念設計到消防工程之中。
(二)消火栓系統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問題
消火栓系統方面,一些消防工程的室內消火栓安裝不合理,消火栓安裝時不穿過梁使得其容易變形,時間一長會導致消火栓門出現問題;有的施工單位對消火栓位置進行私自更改,導致消防水帶不能正常伸展,影響了消防水帶的功能發揮。有的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不完全按照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圖紙施工,也不會設置專門的泄水閥,違背了消防工程的施工原則。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方面,有的消防工程中噴淋頭設置的空間太狹小,在發生火災時其作用難以發揮;有的噴淋頭和樓板的距離過遠,導致感溫元件不能及時感知火災發生的溫度,延誤了噴水滅火的時機;有的消防工程不重視對噴淋頭進行保護,例如有涂料覆蓋等現象,當發生火災后同樣影響了感溫元件的功能發揮;一些施工單位沒有在噴淋系統中設置末端試水裝置,或者把末端試水裝置安裝在周圍沒有排水管或地漏的公共場所,導致消防用水不能順利排出,也給消防設施維護帶來很大不便。
(三)防排煙系統和消防給水系統管網方面的問題
建筑消防工程中,由于許多建筑排風系統存在問題,建筑送風量的余壓值達不到施工標準,導致消防工程的防排煙系統質量不過關;建筑的外墻保溫材料質量參差不齊,部分建筑外墻使用了劣質保溫材料,其防火性能較差,極容易導致火災發生。在消防工程施工的檢測過程中,也因施工管理漏洞而存在較多問題。
消防給水系統管網方面,一些建筑工程項目不重視管網的試漏試驗和壓力試驗,在設計時就存在瑕疵,導致消防系統后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消防給水系統管網安裝過程中,一些消防工程使用的消防給水管道質量不合標準,以普通塑料管代替消防管道,這些管道在防腐蝕性、承受水壓等方面達不到消防安全要求,火災發生時容易導致管道變形無法正常輸送消防用水。在一些消防工程中,施工人員不按照不同給水管網的材料和連接方式連接管道,導致給水管網安全性差、使用壽命降低。
(四)消防工程驗收問題
消防工程施工完成后,最關鍵的環節就是驗收,驗收工作直接關系著消防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實際的消防工程驗收中,許多建設單位不會親自參加驗收工作,而是委托其他單位進行驗收,一定程度導致了消防工程驗收的監管力度較弱。部分消防工程驗收機構由于專業性不強、責任心不夠,在驗收過程中容易降低驗收標準,沒有全面對消防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等進行嚴格驗收,為后期消防系統投入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
三、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優化對策
針對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現提出一些具體的消防工程施工優化對策,為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實踐提供一些參考。
(一)加強設計管理和施工前期準備工作
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要加強前期的工程設計和相關準備工作,為后期具體施工做好宏觀規劃、指導,確保施工的順利開展。設計是消防工程實施的根基,對于建筑高度、施工工藝、施工材料與設備、工程質量和性能以及施工規范和標準等,都有著具體的要求,因此在工程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全面獲取消防工程項目的資料,對項目特征、投資額、建設周期、周邊環境等進行深入了解;重視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的溝通,尤其是重視與項目經理、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負責人的溝通,對設計圖紙進行多次完善,盡可能減少設計缺陷,盡量避免后期消防工程的變更,提高消防工程質量。
施工單位在開展消防工程施工前,要仔細審閱設計圖紙、檢查核對施工圖,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整和改進,避免在施工中出現返工、不按要求施工等現象。對施工進場材料和施工機械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對于不符合消防工程要求的材料不允許進場,要求供應商更換,對于性能較差的施工機械設備,應進行全面保養和維護,達不到既定性能的機械設備不得開工。此外,施工前和施工過程中,要重點檢查消防工程的關鍵部分,把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結合起來,采用多種檢查手段,確保消防工程的安全性。
(二)完善消防工程施工制度
建筑消防工程項目應建立全面的施工制度,確保消防工程施工的科學性及合理性。具體而言,應建立包括如下制度在內的消防工程施工制度:工作環境和基礎設施制度、施工項目實施制度、采購管理制度、內部審核控制制度、質量控制制度、進度管理制度等。只有建立全面的消防工程施工制度,才能確保消防工程施工的規范性,讓施工單位認真執行和落實,更好地做好質量控制、安全管理等工作。施工單位應結合消防工程施工制度,強化自身和自檢,嚴格按照施工圖來選擇實施施工工藝、施工工序,加強施工現場管理,避免施工制度流于形式導致一些消防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的發生。完善消防工程施工制度,還有助于明確施工責任,施工單位應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落實施工主體責任。施工單位及各個班組,都要明確自身責任,意識到建筑消防工程施工和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性,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施工規范、施工流程加以實施。
(三)重視施工人員培訓,提升施工人員素質
施工人員是消防工程項目施工的具體執行者,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事關項目進度、質量和安全等大事。施工單位一方面要加強施工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強化施工人員的施工技能,熟練掌握各個階段、各項工作的施工技巧與方法,對質量控制、成本控制和進度控制等對項目的重要性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加強安全教育和培訓,轉變施工人員的錯誤觀念和意識,讓安全生產、安全就是效益等理念深入人心,保障消防工程施工的質量。此外,還要重視對施工人員職業道德的考核和評價,引導施工人員愛崗敬業、刻苦鉆研業務、嚴格遵守管理制度、清楚知曉自身的崗位職責,做到文明施工。
(四)做好施工驗收工作
建筑消防工程的驗收應由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和第三方機構等組成,嚴格按照施工合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建筑工程各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進行驗收。要把驗收結果和施工單位的企業信譽、工程結算等聯系起來,切實把好消防工程質量關。針對消防設施,可以委托專業的機構,對消防設備的規格性能、安裝設置和運行情況等進行綜合檢測,同時重點檢查隱蔽性的建筑消防工程,把消防安全隱患降到最低。建設單位和檢測單位之間要加強溝通,做好對消防工程驗收的聯合監督工作,發現相關問題及時指出,要求施工單位限期整改。
四、結語
建筑消防工程的質量和安全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針對當前建筑消防工程依然存在較多問題的實際,我們應高度重視消防工程施工管理,采取多種措施和對策解決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問題,提升整體消防工程施工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朱明錚.建筑消防工程的常見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2018(08):236.
[2]劉明,冷帥.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易發生的問題及對策[J].施工技術,2013(12):104-106.
[3]張華.淺談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若干通病[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