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蓮


內容摘要:目的:探討氣囊仿生助產術的臨床應用對改善陰道分娩質量的干預價值。方法: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單胎初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孕婦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實行氣囊仿生助產,對照組實行常規助產護理。分析產程時間、分娩方式、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時間、第二產程時間及總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陰道分娩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產后尿潴留、宮頸裂傷、新生兒窒息各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氣囊仿生助產技術能夠加快陰道試產產婦的產程進展,提高陰道分娩率,降低產婦及新生兒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預后。
關鍵詞:氣囊助產術;仿生;陰道分娩質量
近年來,剖宮產分娩的產婦數量逐年上升,與自然分娩相比,剖宮產后,孕婦機體存在較高的并發癥發生風險,常見的有術后切口感染、術后出血、影響母乳喂養、產后恢復慢等,因此臨床鼓勵自然分娩[1]。然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產婦孕期過量攝取營養使得胎兒過大,導致孕產婦產道無法承載胎兒分娩,難產率提高。為探究氣囊仿生助產術對提高陰道分娩質量的臨床效果,本文中,筆者將著重分析氣囊仿生助產術對改善陰道分娩質量的干預價值,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在我院婦產科住院分娩的200例足月單胎初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孕婦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100例,年齡19~40歲,平均年齡(27.25±1.24)歲;觀察組100例,年齡19~39歲,平均年齡(26.69±1.17)歲。兩組孕婦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初產婦,頭位,單胎,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42±0.51)周;②骨盆測量正常,無產道畸形,無明顯頭盆不稱,先露部達坐骨棘水平;③孕期無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無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無妊娠期糖尿病等;④宮頸Bishop評分≥8分;⑤胎兒體重估計在2500~4000g。排除標準:①經產婦;②臀位和橫位,雙胎或多胎;③孕周<37周和>42周;④骨盆測量異常;⑤合并內外科疾病孕婦。
1.3方法
對照組不進行氣囊仿生助產,給予常規助產護理。觀察組護理人員術前對產婦進行心理指導,其介紹分娩注意事項;進行氣囊仿生助產,選用全自動氣囊仿生助產儀和無菌乳膠氣囊,產婦取膀胱截石位,宮頸、陰道嚴格消毒,行陰道檢查明確宮頸、骨盆情況及胎先露位置,放置窺陰器,充分暴露宮頸,并固定宮頸前唇;氣囊部置于宮頸口內,連接氣囊仿生助產儀,待宮口開大4~5cm時,行人工破膜,確定產婦無頭盆不稱、胎兒無宮內缺氧后,將氣囊送入陰道上段,使其緊貼先露部;對陰道上段進行2次擴張處理,然后再緩慢充氣,讓氣囊的直徑達到8cm,3~5min/次,此后,再對陰道下段進行1~2次的擴張處理,設置氣囊直徑6cm,3~5min/次。完成操作后,讓產婦平臥休息,密切監測宮縮、胎心、羊水性狀、產程進展等情況。
1.4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母嬰并發癥(宮頸裂傷、產后出血等)發生情況及分娩方式和產程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用SPSS20.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產程時間對比
觀察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總產程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分娩方式
觀察組的陰道分娩率比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的剖宮產率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2。
2.3兩組母嬰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產后出血、產后尿潴留、宮頸裂傷、新生兒窒息各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3討論
自然分娩是一種生理過程,但產程時間相對較長,容易出現產程延長、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等并發癥。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產婦選擇剖宮產手術來終止妊娠[2],剖宮產也具有一定弊端,它對產婦造成相應創傷的同時,母嬰也可能出現宮腔感染,也可能出現產后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有些嚴重產婦還可能引發敗血癥,這些不良反應嚴重威脅著產婦的生命安全,也對新生兒造成一定影響[3]。氣囊仿生助產術主要是利用特制的氣囊充氣機械性刺激產道,擴張宮頸與軟產道,手動法擴張陰道上下段,使產道大小達到胎頭大小,減少胎兒下降的阻力。此外由于氣囊機械性刺激宮頸后,刺激垂體后葉催產素與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加速宮縮,增強產力,縮短產程[4]。該護理方式還可通過對產婦的上下陰道造成直接性的壓迫, 對子宮收縮進行促進, 通過機械性擴張對產婦的直腸前壁進行壓迫,對子宮收縮進行促進, 通過機械性擴張對產婦的直腸前壁進行壓迫, 促使胎兒娩出, 從而使得產婦順利完成分娩[5]。循證倫理醫學論證,對符合應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陰道分娩,有利于自然順產,降低剖宮產率[6-7],能顯著縮短產程、減少產婦分娩痛苦、減少母嬰并發癥,提高了產科質量,并能協助解決產科領域內諸多疑難棘手問題,顯示了新技術的力量[8]。
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第一和第二產程時間縮短,產后出血、產后尿潴留、宮頸裂傷、新生兒窒息各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陰道分娩率為8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氣囊助產儀器產生有效的擴張作用,使陰道、宮頸得到充分擴張,不易發生軟產道重度裂傷,同時使軟產道受胎頭壓迫的時間縮短,有利于減少阻力,縮短產程,縮短了胎頭對軟產道的壓迫過程,因此新生兒重度窒息及顱內出血發生率明顯減少。同時,產程縮短也減少了產力消耗的時間,降低了因產程較長導致的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產后尿滯留及產褥感染的發生。所以運用氣囊仿生助產技術有利于胎兒娩出,明顯降低母嬰并發癥,使自然分娩更加圓滿順利[9]。表明氣囊仿生助產術是安全、適宜的助產技術,屬于非藥物性催生,具有仿生性,是一種先進、安全、簡單、易學、有效的仿生助產技術[10-12]。
綜合上述,氣囊仿生助產技術能夠加快陰道試產產婦的產程進展,提高陰道分娩率,降低產婦及新生兒產后并發癥發生率,改善母嬰預后。
參考文獻:
[1]梁麗碧,吳惠琛,周丹萍,氣囊仿生助產護理在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2):169-170.
[3]黃愛.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7):145-147.
[3]干愛萍,陶潔靜,曹曉丹.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對陰道試產產婦分娩方式及側切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24):5775-5778.
[4]馬秋華,秦留娟,張春花.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產科分娩中的臨床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8,34(17):150-151.
[5]何文斐.氣囊仿生助產護理對促進初產婦自然分娩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 (46) :95.
[6]危衛萍,黃丹丹,曾玉丹,等.氣囊仿生助產技術促進自然分娩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3(5):37-38.
[7]陳小鳳,李金果,喻曉燕,等.氣囊仿生助產技術在產科分娩中的臨床應用[J].華夏醫學,2016,29(5):69-72.
[8]駱美芳.氣囊仿生助產術聯合自由體位在分娩結局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8,25(11):102-104.
[9]施秀紅.氣囊仿生助產分娩對產程、分娩及母嬰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9,40(03):91-92.
[10]胡美秀,林忠.氣囊仿生無創助產技術在陰道分娩中的應用[J].華夏醫學,2019,32(01):169-172.
[11]蔡銀娟.在初產婦自然分娩中應用氣囊仿生助產護理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22):120.
[12]楊春寧.氣囊仿生助產在胎方位異常產婦陰道分娩中的應用效果[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9,26(0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