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芝燕

摘要:目的:研究說明血常規、全血C反應蛋白檢驗的準確性,將其應用在感染性的疾病中,觀察分析其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兒科62例細菌性感染性患者作為分析的對象,參照組采用的檢驗方式是血常規,實驗組的患者采用的檢驗方式是血常規化驗外,再應用C反應蛋白,對比分析實驗組與參照組患者的各項數據,分析其正確情況。結果:實驗組31例患者中檢測檢查結果有誤的情況為1/31(3.23%),參照檢查結果有誤的情況為9/31(29.03%),其中兩個小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結論:通過對比分析,可以觀察到實驗組的出錯情況低于參照組,說明采用實驗組的檢驗方式其檢測結果準確,可以為臨床的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便于醫護人員采取救治措施。
關鍵詞:全面C反應蛋白;血常規檢驗;細菌性感染性疾病
引言:
近幾年細菌性疾病性的發病人數逐漸上升,此疾病的發病人群以學齡兒童為代表,兒童的免疫能力相對較差,對細菌的抵抗性不強,易感染此疾病。臨床中對此疾病的治療主要通過檢驗確定感染源,再根據感染源病灶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治療方式,便于兒童正常成長。本文主要選擇選取我院62例兒科患兒作為探索說明的對象,總結分析聯合檢驗方式的準確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兒科62例細菌性感染性患兒作為觀察的對象,編號并分組。根據62例患者的資料顯示,62例患兒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兒30例,年齡階段為3-12歲之間,平均年齡5.78歲。參照組31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階段為4-12歲之間,平均年齡5.85歲。實驗組31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階段為3-11歲,平均年齡5.82歲。患者及患者家屬在知曉我院此次研究的事項后,非常愿意加入此次科研活動。
1.2方法
實驗組與參照組所采取的檢驗方式不同,參照組所采用的檢驗方式是血常規,實驗組應用血常規檢驗外,再結合C反應蛋白。
1)參照組的檢驗方式:62例患兒按照規定踐行血常規化驗,化驗工作按照醫生的要求開展[1]。臨床中可以應用相關的檢測儀器,使用儀器進行檢驗,可以快速獲取各項數據,檢測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兢兢業業、恪守職責,按照醫院的規定組織好患兒,將患兒進行有序的排列,確定所出檢測報告的準確性。患兒及患兒家屬應全面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避免混亂發生,影響檢測工作順利進行。
2)實驗組的檢測方式:實驗組的患兒在檢測完血常規后,醫護人員應將其報告整理好[2],在進行C反應蛋白的檢測時需要借助相關儀器開展工作,像試劑盒、比色儀,結合應用金標斑點法進行檢測。檢測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其操作流程開展相關工作,檢查核對檢測的相關環節,提高每個環節的檢測效率,降低其失誤的情況發生。
3)兩項檢測中均采用儀器的情況下,在檢測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做好前提的準備工作,核對儀器的相關參數,判斷儀器是否符合國家的標準,使用醫學規定的儀器進行檢測[3]。正常情況下,hs-CRP的值在每升0.5至10毫克之間,CRP值在每升10毫克至200毫克之間。臨床中選擇一名經驗豐富的醫生分析所獲取的數據,判斷患兒檢測情況。
1.3觀察指標
通過對62例患兒的觀察,記錄檢測結果的正確情況例數及有誤情況例數,總結分析有誤率。
1.4統計學方法
通過采用數據記錄的方式對比參照組與實驗組,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將數據進行計算,結合數據之間的關系計算相應的數據,P<0.05,有明顯的差異。
2.結果
實驗組31例患者中檢測結果正確的情況為30/31(96.77%)例,檢查結果有誤的情況為1/31(3.23%);參照組31例患者中檢測結果正確的情況為22/31(70.97%)例,檢查結果有誤的情況為9/31(29.03%),其中兩個小組之間差異明顯(P<0.05),詳情見表1。
2.1實驗組與參照組
3.討論
實驗組31例患者中檢測結果正確的情況為30/31(96.77%)例,參照組31例患者中檢測結果正確的情況為22/31(70.97%)例,說明采用實驗組的檢測方式出錯的情況減少,檢測的環節相對嚴謹、縝密。兩項檢測技術結合應用便于高效的檢測出疾病,為臨床的確診提供有效的依據。
血常規檢驗方式應用較為廣泛,很多疾病的確診離不開血細胞的各項數據。但是血常規的化驗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指其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像藥物作用、溫度變化等會影響其檢測結果。在檢測過程中若健康的人前提服用什么藥物未告知的情況下[4],其檢測后的報告中指數會出現偏差,易造成誤診發生。臨床中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化驗幾次,進行反復確診。這樣的方式不是合理的利用醫學資源。相對C反應蛋白的檢測,主要是指此蛋白成分可以與患兒體內的炎癥相對應的進行反應,當患兒體內的炎癥出現變化的情況下,其蛋白成分也會隨之進行改變。其檢測方式受到的干擾小,相對檢測更為安全、其檢測方式易操作,對患兒并沒有較大的影響,通過物質之間的變化,可以及時確定其感染源。臨床中開展檢測工作應確保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為檢測是為確診提供依據,若檢測結果存在問題,一定會影響確診及治療方案的制定。對于采用聯合的方式化驗,醫護人員應具有責任心,及時整理所獲取的報告。
參考文獻:
[1].苗偉. 血常規和全血C反應蛋白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 當代醫學, 2016, 22(17):75-76.
[2].孫曉華. 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作用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3).
[3].王武華. 全血C反應蛋白和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34):164-165.
[4].何新民. 全血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驗在兒科細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診斷價值分析[J]. 中外醫療, 2016, 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