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昕昕(長沙理工大學)
湖南江永女書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的精神內涵。女書是舊時農村社會底層婦女之間互相傾訴的文字呈現,女書字體秀麗、纖細,有一種獨特書法之美。女書的出現大大增強了女性自我意識的覺醒。在封建禮教的壓迫之下,情感細膩的女性利用女書吟唱古今,述說個人的悲歡離合、痛快的宣泄著社會對女性的不平等待遇。在和姐妹的互相慰藉中獲得共鳴與理解,在女書所創建的精神家園中遙望那微弱的光芒。
湖南江永女書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女性文字。但由于其有“人死書焚”習俗,有些女書傳人在其死后,她身前所有的女書都會隨之焚毀,加之女書基本上以紙制品為主,不易保存,因此存世量不多。隨著最后一位歷經女書文化全過程的自然傳人陽煥宜的去世,標志著原生態女書歷史的終結。而后繼傳人能精確掌握女書的也不多。社會的發展使得很多當地婦女基本上已經不會使用女書。正是由于江永女書岌岌可危的現狀,近年來女書成為了研究者的研究熱點,他們經過艱苦的努力對江永女書進行系統的搶救性的整理,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另外,當地政府牽頭開辦女書培訓學校,支持建設女書文化園,發展文化旅游等。這些都使得女書的文化藝術價值被更加重視,但與此同時女書的精粹在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珍貴的文化內涵慢慢被消磨掉,所以對于傳承與創新女書文化,顯然尤為重要。
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湖南江永女書的保護與傳承的空間和前景更加廣闊。由于利用數字技術開發女書拼音和部首輸入法使得女書文獻的保護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女書數字博物館創建以后,民眾可以通過網絡方便快捷地了解女書文化。這些僅僅只是在女書文獻的保護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對于女書的未來的傳承和發展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運用數字技術,積極利用多元化的數字媒體形式,拓展女書的展示與傳播空間;利用現代博物館引用的先進數字技術,以豐富的女書文物資源為基礎的,打造集虛擬現實、互動投影以及互動觸摸屏等于一體的多維感官展示空間設計。如以女書來源傳說為基礎“九斤創書”“皇妃訴事”以及“瑤姬借書”為典故借助虛擬現實技術將傳說中的主角以虛擬形象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的面前,由這些虛擬形象述說和演繹傳說故事并與觀眾進行互動,來呈現女書豐富的內涵,而不是簡單的靜態呈現,這有助于拉近這些塵封已久的傳說與觀眾之間的距離。也可以利用互動投影的技術展現虛擬傳承人在傳唱女書的場景,此技術可以滿足多人同時進行交互,以呈現女書精神家園中女性之間互相慰藉、相互扶持的情誼,在這種氛圍之中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當然也可以利用電子互動屏來展示女書文化原產地的風貌,觀眾可以通過控制屏幕,利用多點觸控系統,智能終端識別觀眾手指在屏幕上的位置,來呈現原產地村落中季節變換、村中建筑群之間的關系以建筑形態與空間等特點,以此來讓觀眾多角度地了解女書與其原產地之間的關系,讓觀眾意識到保護女書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同時,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打造移動應用軟件,以更為新穎的交互方式,創建與觀眾溝通的橋梁展示女書文化;還可以利用交互技術,讓觀眾根據移動應用軟件上一步步形象化的提示來書寫女書,讓觀眾在互動中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其最具特色的書寫字體,感受其清新秀麗、古樸典雅的形態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