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梅
沐格:重情重義,古道熱腸,刀子嘴豆腐心,喜愛一切唯美的東西,喜歡和幽默的人一起待著。行走江湖多年,結(jié)交了眾多門派的武林高手。發(fā)表作品:《從未如此想念你》《你給我的愛,在每一個陽光的午后》《親愛的林小木,做我弟弟可好》《如果可以忘記你》《被時光催著長大的孩子》《我拼了命地長大,你卻還是白了頭發(fā)》《后來我們一起長大了》《吹過你時的風是甜的》《我要拼命長大啊》《其實你不知道,我也正喜歡著你》《嘿,我的小佩奇》《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潘多拉的故事仍在繼續(xù),而我卻依舊沒有你》《我不知道為何那么悲傷》《愛你,不需要你知道》
那是冬日里的某一天,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外面瘋玩兒了一整天后回家,忽然發(fā)現(xiàn)家里來了許多人,十分熱鬧。可是,那時候的她沒心沒肺,不問緣由,只顧著屁顛屁顛地跑到餐桌旁邊準備蹭吃。也是直到那時候,她才留意到,熱鬧的人群里,有一個比她大幾歲的女孩一直看著她。媽媽介紹說:“這就是姐姐。”
這就是沐格印象中的與姐姐的第一次見面:“那時候她和爸爸站在一起,很高。我們都好奇地看著對方,有種大眼瞪小眼的感覺。”
彼時,她們一個跟著父母在福建長大,一個隨祖父母在江西生活,沐格對姐姐的印象基本停留在爸爸偶爾的提及里,根本沒什么概念,但這些并沒有在沐格和姐姐之間劃下鴻溝。
姐姐是面冷心熱的人,表面上對沐格總是冷冷的,還經(jīng)常懟沐格,但總在每一年短暫的相處時間里,竭盡所能地對她好,甚至連媽媽都吃醋了。“我很黏她,因為我小時候沒有小伙伴,見到她就想和她永遠在一起。可爸媽每次都硬生生地把我們拆開,每次她離開我都會哭,有時哭得很兇。”
后來,因為某些原因,姐姐與家里斷了聯(lián)系,而在那段時間,自己的生活似乎也變得一團糟。深深的無助纏繞著沐格,讓她無處可逃:“和媽媽打電話,又不知道該講什么,因為她一點兒都不懂我。和很親的外婆打電話,外婆也不懂我。最懂我的,只有姐姐了,可那時候我和她已經(jīng)很久沒聯(lián)系了。”
世界如此廣袤,而“我”孑然一身,踽踽獨行。這些不安的情緒,一直到高中再次與姐姐聯(lián)系上才好轉(zhuǎn)。
但,誠如你所知,沒有百分百完美的關(guān)系,沒有百分百和諧的相處。沐格與姐姐之間也會有摩擦。
在少不更事的年紀里,“爸媽更疼愛姐姐”是插在沐格心上的一根刺:爸媽對姐姐總是和顏悅色,對自己卻是疾言厲色;爸媽總愛給姐姐買新衣服新襪子,而自己的襪子破洞了也沒人管;姐姐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而自己則不行……“每一次吵得很兇的時候都是因為偏心的問題,其他小矛盾一下就化解了,唯有這道坎,是我們跨不過的,每次都要爸爸媽媽來搭橋。”
一次,沐格又和姐姐發(fā)生了爭吵,氣頭上來了,脫口而出:“爸媽就是偏心你!”姐姐卻反駁說:“爸媽明明是偏心你!”父親聽完她們吵架的緣由,一反常態(tài),沒有兇沐格,而是溫和而認真地對她說:“爸爸媽媽沒有偏心任何人。”
那時的沐格太小了,不明白爸爸這句話的含義,直到長大后,才明白,爸爸媽媽對姐姐的溫和,源于對姐姐的虧欠,而在江西長大的姐姐,日子比自己要艱苦得多,卻從未抱怨過。
那時沐格與姐姐剛恢復聯(lián)系不久,她和姐姐講了小時候的那些想法,說以后一定要好好珍惜姐姐。可是,因為太久沒有聯(lián)絡(luò),沐格感到自己和姐姐之間有了些許的陌生,說話都小心翼翼,怕自己說錯了話惹姐姐不開心。“就覺得很不真實,沒有和她聯(lián)系的這些年,我有過很多時候想她,可又覺得我們似乎已經(jīng)失去了那份親熱。再加上這些年也很少和身邊的誰親熱,就連和媽媽的關(guān)系都是淡淡的,感覺是在夢里,怕不小心,這個夢就破了。”
所幸,姐姐依舊是那個無條件寵愛自己的姐姐,她給沐格買口紅、買零食,聽她說心事,姐妹倆迅速重新熱絡(luò)了起來。
一路黏糊著長大,姐姐的不少品格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沐格,使她成長為一名堅強、樂觀、自立、有毅力的少女。
初二的時候,因為沉迷于寫小說,沐格的成績一度掉到了年段40多名,而在她所就讀的初中,這個排名根本不可能考得上重點高中。家里人都覺得沐格不懂事,在學習任務(wù)越來越重的時候還天天玩兒電腦,連母親也覺得沐格已經(jīng)沒有希望了。這些事情讓沐格感到很難受,可是她又覺得,也許沒有那么糟糕。她不再去抱怨自己之前的墮落,或者悔恨,而是開始認認真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情,把當下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結(jié)果正如沐格所愿,成績回升,而且比以前更好了。
“我沒有放棄希望,更沒有去抱怨過去的消沉,其實還挺樂觀的,是因為姐姐吧,因為姐姐是一個很樂觀,又很勵志的人。”
而在與姐姐相處的過程中,沐格也逐漸學會為他人著想、不斤斤計較,學會了將生活中平淡的時光變得美好。那些在姐姐身上閃閃發(fā)亮的珍珠,沐格也都擁有了。而在未來,她們還將一起幸福下去,互相扶持,彼此珍愛。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