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婷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困在某種情緒里,我們想讓別人知道,又害怕別人知道,總有一大堆理由安慰自己,總有一堆大道理自己也懂。那個糾結的過程便讓我們有了如下大同小異的發泄三部曲:1. 受了委屈上小號吧啦吧啦;2. 怕被人發現設置成僅自己可見;3. 轉天覺得好蠢又刪掉當無事發生。你看,你的不開心都是靜音模式的,時間久了是不是該拿出來清理一下呢?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吐槽吐槽那些破情緒背后自我咆哮的不快吧!
楊同學:慢慢地越來越不愿意分享任何東西在空間,即使發了什么比如歌的分享、心情的吐槽也會迅速刪掉,突然就覺得沒必要。偶爾有人給我點贊了,卻少了個人問我怎么了。不想給別人看,又比記錄日記方便,僅此而已。
南音有你:旁人說不出口,悶在心理消化掉又太委屈。發動態是不想自己孤單;設為自己可見,是喜歡偶爾孤獨;發了又刪是覺得已經過去的情緒自己知道就好,只是不想別人看到我的脆弱。
椿:我太難了!過于真實,是我本人沒錯了!大號日常營造文藝青年生活正能量美滋滋。而小號里的我瘋狂委屈,感嘆蒼天不公。
滿天星的歡喜:作為班長,處理班級事務的時候難免會有不服眾的同學,當天晚上我就在空間發了好長一段話吧啦吧啦我的委屈勁兒,發的時候其實是所有人可見的,發完就覺得自己好矯情,然后覺得挺沒必要的……從發到刪也就前后5分鐘的事……很長一段時間回看自己發過的就突然釋然了,刪了是為了不那么尷尬,最終這些小情緒還是被我藏了起來。
舊時光的你我:實際上我是和閨蜜鬧矛盾了,我倆脾氣又屬于倔強得不行的那種。我有個習慣,冷戰期間我會把各種想法寫在空間留言板上,她賭氣歸賭氣可每天還是會來我的留言板看我嘮叨的小情緒,那種不開口的尷尬瞬間也會瓦解,我倆和好后隔天我又會把自己曾經寫的情緒一鍵刪除,當作這種不開心不曾有過?,F在回想,這是小孩子才會做的幼稚舉動,卻還是會因此樂此不疲。
蒲公英的約定:這話題我最有話語權了,朋友圈里僅自己可見的狀態曾經都是宣告天下的喜怒哀樂,后來鎖著鎖著就變成了發霉的心事,不見天日。
海婷急救包: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有很多人不了解的情緒,有難過,也有喪到不行的狀態,有時發了又刪只不過是為了給宣泄自己的情緒找一個出口,有時是不想別人擔心,有時是覺得多說無用,以此往復。
事實上,我們要相信,生活中也一定有真實的、不需要美化的快樂。不管是任何社交軟件,只要把情緒合理發泄出來都無礙于他人和自己,有些人甚至并不會關注到你的那一條狀態。我們正視情緒,不堵截它,順勢疏導它,試著和最親近的朋友訴說,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痛快地發泄,發泄完了就痛快地遺忘,然后回歸到我們的生活正軌中。
其實每一種情緒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要敞開心扉,擁抱每一種喜怒哀樂的小情緒,小號里的自我刷屏可以有,但更多的是我們要有一個開放的態度,準備好與信任的人隨時分享生活中的這些瑣碎小事。我有理由相信:分享和隱藏都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最真實的表達!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