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志芳
林楠:男生,叛逆,脾氣暴躁,口頭禪:“他媽……媽的。”他總要試圖壓制沖上來的怒火。
林楠媽媽:更年期,脾氣不可以預測和控制,愛做的一個動作就是不高興就跺腳。
吉米:男生,斯文,口頭禪:“我媽媽說……”
柯子:女神經,學霸,敢愛敢恨,口頭禪:“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心理老師花花:顏值高,上課有趣,學生喜愛。
心理課上心理老師教大家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因為不習慣,大家練習得并不那么認真。可是在情緒爆發的緊急關頭,吉米、林楠、柯子卻用上了心理老師教的調節情緒法……
我是林楠,初一(5)班的體育委員。我們班的同學都喜歡上心理課,總有很多有趣的活動,嘿嘿,當然還因為心理老師顏值高。可是如果要很認真地練習某種心理調試技巧,對我們這班同學來說,各有各的心態。
花花老師:同學們,來來來,請跟著我一起做,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我們把體內覺得不舒服的氣息帶出來,做了之后你的身心感覺會變得舒暢哦——兩手叉腰,微微下蹲,深深吸一口氣,跳起,落地的瞬間把氣“哈!”出來。我示范一個,你們跟著做。
花花老師在落地“哈!”的那一刻,同學們驚呆:怎么這聲勢如此之大?!
花花老師:來,大家一起做……
老師和同學:哈!
同學:哈哈哈哈哈……
花花老師看著學生們五花八門的動作,還有大家的忍俊不禁,裝作嚴肅地瞪了學生們一眼,然后“噗嗤”一聲,自己也笑了。學生們看到花花老師的樣子,也忍不住哈哈大笑。
花花老師(雙手叉腰咳~~再來,一、二、三,哈!
同學們(叉腰落地):哈!
花花老師:好多了!柯子同學做得很標準!再來三次!
柯子:老師,做了后我覺得我肚子里的悶氣“哈”出來了。
吉米:啊?不要了吧?練這有什么用嘛!哪有感覺!
林楠:哼哼,體育運動,體育運動,體育運動!
……
【旁白】雖然同學們練得千姿百態,但這種調節情緒的意識卻深入了他們的思想。
課間,課室里同學們在打打鬧鬧,嘰嘰喳喳,忽然林楠被拋過來的一本書打中了背,他立馬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林楠:他媽……媽的!(他好不容易把沖冠而上的怒火壓制了一些。)
吉米趕緊跑過去。
吉米:我媽媽說做錯事要道歉,剛才我不小心扔到你了,是我錯了。對不起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林楠的氣還沒消,一把抓住吉米胸前的衣服,兩眼圓瞪。
林楠:你媽媽的,怎么就不知道我是易怒型性格呢?我很容易被激怒啊,火氣上來就下不去啊!看我揍你……
他緊握拳頭要打出去卻懸在半空。
吉米(緊張):別別別,我媽媽說不能打人的,打人是壞孩子的行為!
就在這時,柯子走了出來,一掌抓住了林楠的拳頭。
柯子:沒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來,我來教你消氣。
林楠被突然的情形轉移了注意,這時柯子把林楠從椅子上拉了下來。
林楠:柯子,你要教我花花老師那招啊。我覺得尷尬……
柯子(霸氣):你你你你你你……還有你!都要做,一個不能落。現在我們兩手叉腰,微微下蹲,深深吸一口氣,跳起,落地的瞬間把氣“哈!”出來。我示范一個,你跟著做。
柯子簡直就是花花老師附體,帶領著林楠、吉米和一些同學連續做了8個。
柯子(看著林楠):現在感覺怎樣?
林楠:氣吐出去了,現在說話不那么沖了。
吉米(撓頭眨眼):我覺得我的氣通了,說話大聲了。
同學們看見吉米滑稽的樣子哈哈笑了。
林楠抱著籃球,哼著歌,快樂地打開家門,看見守在門口的媽媽覺得不對勁。媽媽看著兒子,兒子看著媽媽,兩人就這樣相互看著繞了兩個圈。忽然,媽媽微笑著招呼林楠坐下來,還端來茶水,不是一般地熱情啊,林楠覺得似乎有些異常。
林楠:媽媽,你這樣會讓我覺得哪里都不對勁啊!
媽媽還是笑著,她掏出手機給兒子看。
媽媽:沒有啊。只是老師發來了你中段考的成績,我想聽聽你的想法。
林楠(看了看手機的成績):挺好啊!
媽媽有點兒想生氣,但還是微笑。
媽媽:你在班上只是20名呢!
林楠:不錯啊,沒退步!
媽媽(開始有點兒抓狂):可是,你沒有進步啊!
林楠(嬉笑):這么穩定也不容易做到的啊!
這時,媽媽控制不住了,她使勁跺了幾下腳。
媽媽(吼叫):你這是什么態度啊!你平常有沒有認真聽課啊!你不會是光顧著玩兒吧!你這是……
林楠也有點兒無奈了。
【旁白】世界上什么功夫最厲害?那是媽媽的嘮叨功,一發功,到處亂哄哄。
林楠看著收不住情緒的媽媽,很著急。
林楠:他媽(停住),我媽媽啊,我知道你是想我好。我們先消消氣再慢慢談好不好?
媽媽(跺腳):好!可媽媽是更年期啊,一來火就收不住了!
林楠:來來來!深呼吸,放松放松,雙手叉腰,微微下蹲,深深吸一口氣,跳起,落地的瞬間把氣“哈!”出來。
林楠教媽媽連續做了5個“哈”。
媽媽(用手掃掃心窩):哈!順暢。兒子你不發火,還會幫助媽媽調節火氣了。真好。
林楠:你看,我就是進步了嘛!我現在一來氣就先“哈”幾下,氣順了再學習,學習效率提高了,我期末考一定可以進步的。你放心吧!
媽媽呢喃著:是不是我氣來了也“哈”幾下,讓氣順下來再教育兒子效率也會提高呢!
然后,嘻嘻地偷笑起來!
【旁白】當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就像火星撞地球。不少同學期待父母學習情緒調節、學習溝通技術,可以更好地與自己相處。當然,如果你的父母能這樣你很幸運的。可是,別忘了,我們的身上也有一種強大的青春力量,通過學習,我們不但可以幫助自己,也可以幫助父母。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