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 侯鈺波

摘 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的發展將推動沈陽發展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貿易區。通過研究發現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呈現貿易額度較小、協議投資額、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增長較快、海外倉和境外園區建設不斷加快等特點。沈陽市產業經濟基礎、相關政策、區位優勢、對外開放水平等因素影響著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未來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便利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升級,跨境電商進一步推動貿易和投資發展。
關鍵詞:“一帶一路” 沈陽對外開放 經貿合作 影響因素
一、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特點分析
(一)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額度較小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沈陽市積極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進出口貿易,貿易額從2013年的157.1億元增長到了2018年的228億元,增長了45.1%[1]。2018年沈陽市總貿易額為984.3億元,其中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占比為23.2%。2019年上半年,沈陽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12.6億元,比同期增長了6.6%[2]。雖然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貿易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與同期上海市與“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相比差距較大。2018年上海市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為6993億元,是沈陽市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額的31倍。未來,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仍有較大上升空間。
(二)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協議投資額、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增長較快
2014-2016年,沈陽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投資項目共39個,累計協議投資額達到了3.78億美元,新簽對外工程承包項目79個,新增合同額17.3億美元[3]。2017年沈陽市對俄羅斯、巴基斯坦、印度、阿曼等“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協議投資額共1.77億美元。2018年沈陽市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了59個境外項目,協議投資額達到5.5億美元,承攬對外承包工程139個。新簽訂的對外承包工程項目與勞務合作項目有249個,合同額12.9億美元,增長了36.3%。
(三)中歐班列在沈陽市與“一帶一路”國家經貿發展中作用凸顯
沈陽市正在積極布局中歐班列的運行網絡,沈滿歐、沈連歐中歐班列逐步實現了常態化運行,中歐班列使得更多沈陽企業的產品走向國際市場。截止至2019年9月,中歐班列在今年共開行266列次,總貨值達8.16億美元。而自2014年8月以來,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1290列。中鐵沈陽局集團公司還主動與通道沿線國家的鐵路、質檢、海關等部門對接,提供24小時咨詢、受理和全程信息追蹤服務,多方共同努力降低中歐班列的物流成本。相比于海上運輸,中歐班列運輸時間可節省60%左右,運輸費用相比于航空運輸可以節省80%左右。
(四)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海外倉和境外園區建設不斷加快
近幾年,沈陽對“走出去”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陸續出臺了《沈陽市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實施方案》、《沈陽市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等有助于“一帶一路”倡議推進的實施方案,對實施情況進行了中期評估自評工作,還建立了國際產能合作重點企業和項目庫,推動重點項目納入國家層面,積極加快項目建設速度;同時還加快了“海外倉”建設,通過培訓、調研、與“海外倉”電商平臺對接等方式,沈陽市已經建成6個“海外倉”,其中有4個已經被認證為遼寧省國際營銷網絡(海外倉)項目;除此之外,沈陽市仍積極推進境外園區建設,例如特變電工印度綠色能源產業園、烏干達遼沈工業園、羅馬尼亞遼寧工業園等境外產業園區,在加快建設腳步的同時,引導和鼓勵企業入駐國家、省及沈陽市重點境外產業園區;加大服務力度,沈陽市成立了“走出去企業戰略合作聯盟”,重點培育特變電工沈陽變壓器集團、遠大、東軟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跨國經營企業,推動企業之間的強強合作,抱團出海;積極搭建經貿合作平臺,沈陽市與俄羅斯中俄商會、阿聯酋中國商會、斯里蘭卡中國商會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五)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合同數增長較慢
據統計,2010-2017年,香港新簽合同數有所增長為53份,韓國則有所下降為35份,加拿大、日本、德國、英國均有小幅上升,從總體上來看,“一帶一路”倡議帶給沈陽市更多的是走出去的驚喜,而在引進來這方面,沈陽市“一帶一路”的效應則較低,近年來合同數只維持在5至10份左右。目前沈陽市“一帶一路”引進來效應還不明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對于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上,這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核心,隨著與“一帶一路”沿線不同國家簽約數量的不斷增加,將更有利于相應的國家了解沈陽,未來沈陽在“一帶一路”引進來的效應也將會逐步提高。
(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境外出展項目占比較高并以亞洲為主
沈陽市于2016年創辦了名優產品“一帶一路”海外行系列活動,活動進行三年來成果豐碩,沈陽市貿促會積極組織企業赴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國家和地區參展,不斷搭建企業對接平臺,擴大“一帶一路”朋友圈。未來推進沈陽產品走進“一帶一路”,沈陽市于2019年優選了56個境外展覽項目參與“沈陽名優產品‘一帶一路海外行”境外展覽。其中,有24個項目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境外出展,占比44%;43個項目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展,占比78%。從總體布局上看,亞洲項目21個,占比43%;歐洲項目17個,占比31%;非洲項目5個,占比9%;北美洲項目6個,占比11%;拉美及大洋洲地區項目6個,占比11%。
二、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沈陽市產業經濟基礎
發達的裝備制造業是衡量一個國家的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沈陽市擁有四大支柱產業,分別是裝備制造業、冶金工業、石化工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這些產業優勢互補于歐洲、俄羅斯、蒙古等國家。近些年來,沈陽市增加了對歐盟、東盟、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出口,而遼寧省境外投資的主要國家則是英國、美國、俄羅斯。我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給沈陽市帶來了更多“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機會。
(二)相關政策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之后,國家和遼寧省都分別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實施,如《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等,“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就是在這些政策中提出的。這不僅僅為遼寧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大戶局工程建設、促進對外貿易發展等諸多方向的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還為以交通運輸行業作為龍頭引領對外貿易的投資創造了良好的環境。近年來,沈陽市為大力推動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拓展開放通道,完善口岸功能,對“走出去”工作進行系統設計,陸續出臺了《沈陽市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實施方案》《沈陽市參與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實施方案》,建立國際產能合作重點企業和項目庫,積極推動重點項目納入國家層面,加快項目建設。
(三)區位優勢
沈陽市位居于東北亞的地理幾何中心,與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等國家有著開展經濟合作的天然優勢。以良好的地理位置為基礎,沈陽具有區位交通的大優勢。沈陽作為東北地區的鐵路交通樞紐,是國際聯運去往朝鮮、俄羅斯的必經之地,京哈鐵路、沈大鐵路等多條鐵路干線都交會于此。而作為東北的第一大航空港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在2小時航程內可以連接東北亞各國的主要中心城市,而且沈陽市是近海陸港城市,與大連港、營口港、錦州港等港口距離均不超過400公里。沈陽市是東北區域重要城市的物流節點,可以聯動鞍山、撫順、本溪、遼陽4市,構建了涵蓋遼寧6港、沈陽港、東北亞主要城市物流節點的“6+1+N”發展格局及公鐵海航多式聯運體系[5]。同時,為了加快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沈陽市積極申建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目前桃仙國際機場擁有國際航線32條,可以直接通航20座國際城市,在交通上有著較大的優勢。
(四)沈陽市的對外開放水平
沈陽自2009年至2016年貿易依存度在10%到13%之間徘徊,2017年沈陽市的貿易依存度有所增長,達到了15%,相距于我國的總貿易依存度低了20%。2018年沈陽市的對外貿易依存度有所增長,為15.64%,因此增長幅度較小。沈陽市的對外開放水平直接制約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發展。
(五)“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環境
政治環境對沈陽市對外投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其變動結果所具有的不確定性上,政治環境上的變動很有可能導致一個國家在經濟政策上的變化,或者對外資企業的一些優惠待遇上面的變化,所以一個國家的政治環境的評估對沈陽市對外投資方面的決定有一定的影響。在2018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美國、新加坡和德國排名前三。俄羅斯排名第43位,印度上升至第58位,南非和巴西分別下降至第67位和第72位。由此可見,西歐的一些主要發達國家政治環境較為穩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排名就相對靠后,政治環境有不同程度的不確定性,也影響著沈陽市對這些國家的地區的投資。
三、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較小,與其優勢地位不相符
在貿易規模方面,東北地區的貿易額在全國所占比重較小,常年在5%左右,遠遠不及約占貿易額80%的東部地區。截止到2019年3月份,沈陽市雖然已經與“一帶一路”相關的多個國家有了經貿往來,但是進出口貿易總額僅有321億元,而2018年廣東省平均每月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就已經達到了1346億元,沈陽市與其相比之下差距較大,這與沈陽市的地理位置優勢及交通優勢并不相符。
(二)沈陽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規模較小,并且缺乏鮮明的投資特點
經過調查統計的結果顯示,從直接投資的行業來看,沈陽市主要的對外投資集中在農副業、生產制造業、電子行業、林木業等行業;從投資國家的選擇上,則多是選擇周邊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朝鮮、加拿大、俄羅斯等地區。統計顯示,沈陽市對外投資的企業數量在不斷增加,在“一帶一路”提出之后,國有企業逐漸加大投資力度,所占比重不斷上升,但是民營企業為主對外進行商業投資仍占有很大的比重,而大多數民營企業資金規模較小,所以投資的產業中基本產業占多數,投資的規模小,同時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也很少,并不具有鮮明的投資特點。
(三)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貿產品結構制約了沈陽老工業基地的振興
以2018年為例,沈陽市進出口商品中以一般貿易比重最大,其中出口商品大多為織物,服裝和家具零件,進口商品以農副產品,礦物燃料為主。這些商品技術含量不高,加工流程也較為簡易單一,利潤空間小,結構安排不合理。隨著社會對資源環境要求的提高,沈陽市這樣通過依賴勞動力和低廉的產品成本的方式加入到國際競爭中的優勢在不斷地減弱,同時這樣的商貿產品結構與沈陽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方向和目標有所背離,制約了沈陽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發展[6]。
(四)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科技合作相對滯后
沈陽市雖然在不斷地發展高新技術領域的對外合作,在近年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和發展,但是從總體上來看,科技合作在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中所占份額仍然比較低,開展的高新科技類的合作并不多,而真正引到沈陽市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少效果也并不顯著,科技合作的相對滯后對沈陽市對高新技術的需求不相符。此外,由于政策制度不健全,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合作機制不夠完善?!耙粠б宦贰鄙婕暗膰逸^多,在與不同國家的經貿合作往來的問題上,需要商定和考慮的環節多,在監督管理的環節中也存在著效率低下的問題,貿易政策制度的不健全影響著沈陽市與“一帶一路”國家的高效合作[7]。
(五)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逆差情況加劇
沈陽市近幾年來對外貿易呈現著進口遠大于出口的情況,且差額呈現擴大的形態。根據調查統計,東北地區與“一帶一路”國家貿易長期處于貿易逆差,且逐年擴大。2017年貿易逆差為121.1億美元,較2016年逆差持續擴大75.6億美元;從商品結構來看,進出口均以礦物燃料等為主,且對該類商品的進口額遠高于出口額。在適當的逆差范圍內有助于經濟的持續發展,但是如果長期持續擴大逆差反而會對沈陽市的經濟造成壓力與阻礙。
四、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的前景
(一)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及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前景分析
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推進和發展,沈陽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不斷建設和投入使用,沈陽市對外商品貿易的運輸過程將更加便利的同時,商品的運輸成本也將會有一定幅度的降低。沈陽市陸續推出的貿易優惠政策會為沈陽市“一帶一路”的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政策保障。沈陽市這些經貿合作的方式以及相關政策都提高了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的貿易便利水平,減少了在經貿過程中的困難和阻礙,使得沈陽市擴大了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經貿往來的可能性。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環境和貿易前景整體看好,但是也仍然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和阻礙,例如貿易摩擦等。這些困難需要在沈陽市的“一帶一路”建設中不斷地改進和處理,通過有效的應對機制使得沈陽市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中所遭受的損失盡量少,削弱這些因素對沈陽市“一帶一路”發展的阻礙作用[8]。
(二)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品種類前景分析
在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中,沈陽市主要進口農副產品、礦物燃料等商品,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等能源類商品的進口增速較為顯著。在出口方面,集成電路、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等商品的出口數量和出口額呈明顯的上升趨勢。一般貿易所占比重和發展速度上升。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貿磋商和合作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將改善沈陽市的商品進出口結構,加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以及品牌商品的進口和出口,使沈陽市的貿易結構趨向于更合理更高效高質量的方向。
(三)沈陽市“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度的前景分析
在國家總體的推進和發展下,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與貿易數額都呈現出增長的態勢,對外工程承包數量增多,也有繼續增長下去的趨勢。隨著更多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了解,在雙方的協商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消除疑慮與誤解,增進共識,加入到“一帶一路”的共同建設中來,沈陽市的對外市場也將更加的廣闊,與更多的國家開展商貿合作,會更有力地推動沈陽市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建設。
(四)沈陽市“一帶一路”電商發展前景分析
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已經使得電商經濟成為經濟發展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沈陽市將電子商務與“一帶一路”相結合起來,建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網絡,不僅有利于擴大“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同時利用電子商務這個平臺,讓更多人的沈陽市中小企業參與到全球化中,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問題,創造收益,便于沈陽市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發展合作關系,互利共贏,推動沈陽市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與67個國家開展經貿合作 沈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增長105.6%[N].沈陽日報,2019-3-13.
[2]沈陽上半年一帶一路相關貿易額112.6億元 同比增6.6%[N].經濟日報,2019-9-9.
[3]沈陽與“一帶一路”沿線66個國家實現互貿[N].遼寧日報,2017-5-17.
[4]趙國清. 沈陽大步“走出去”首季“一帶一路”進出口57.2億元[N].沈陽日報,2019-5-3.
[5]沈陽建設“一帶一路”東北亞樞紐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N].沈陽日報,2019-8-6.
[6]國家信息中心“一帶一路”大數據中心、大連瀚聞資訊有限公司.“一帶一路”貿易合作大數據報告2018[M].2018:
147-160.
[7]孫仁斌、丁非白、高爽.遼寧: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開放合作新高地[EB/OL].新華網,2019-3-14.
[8]杜明威.國際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以沈陽市為例[J].中國集體經濟,2015(33):21-22.
(張波、侯鈺波,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