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宇 王碩
摘要: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經過多年發展,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效率較低、結構不盡合理、品牌影響力較弱等一系列難以解決的矛盾和問題,直接制約著產業整體發展。基于此,文章運用鉆石模型,分析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優勢與不足,研究產業競爭力,為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Abstract: Hebei Province has issu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develope th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After years of development, although obvious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ere are still a series of intractable problems, such as low efficiency, unreasonable structure and weak brand influence, which directly restrict the industry. Based on Diamond Model,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tatus of Hebei's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industries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關鍵詞:鉆石模型;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競爭力
Key words: Diamond Model;Hebei province;agricultural advantag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competitiveness
中圖分類號:F327?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20)12-0094-02
1? 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現狀
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與傳統農業明顯不同,具備相對的品牌優勢、營銷優勢、效益優勢。經過多年發展,形成懷來葡萄、平泉香菇等8個的規模國家級特色農業優勢區和55個省級優勢區。省內形成近7萬個農產品品牌,其中包含遷西板栗、安國中藥材、圍場馬鈴薯、國光蘋果等65個省級區域公用品牌。形成了君樂寶、中國長城葡萄酒、雞澤湘君府、河北亞雄、綠嶺核桃等一系列知名特色農業龍頭企業,其中有7家年營收超百億的龍頭企業,10家年營收超50億的特色農產品加工示范園區[1]。
2? 基于鉆石模型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競爭力分析
1990年,波特提出“鉆石理論”模型,從生產要素、市場需求、相關及支持性產業、同業競爭、機遇和政府六個角度對產業競爭力進行分析[2]。
2.1 生產要素
2.1.1 初級生產要素
河北省緯度跨幅廣,跨越北緯38°葡萄種植的黃金地帶,穿過北半球黃金奶源帶,為全球公認的落葉果樹最佳生長區,地形、地貌與氣候條件千差萬別,擁有多種類型農業種植的存續空間,特色農業資源豐富,物種齊全;河北省作為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農業種植歷史悠久。河北武安小米的種植長達7300多年,晉州鴨梨、滄州金絲小棗、趙縣雪花梨等果樹種植綿延數千年,宣化葡萄、玉田包菜、涉縣柴胡等種植也已長達百年,經積累了深厚的種植經驗,產業發展基礎良好;河北省建成全國最大的梨和板栗生產基地,成為北方最大的葡萄酒、食用菌、菊苣種植聚集基地,蔬菜水果產量居全國第二,禽蛋牛奶產量居全國第三,形成了安國藥材、懷來葡萄酒、雞澤辣椒等一系列組織化程度較高的產業集群。
2.1.2 高級生產要素
①技術水平。河北省特色農產品技術相對落后,適應市場需求的科技成果并不多見,價值增量少。在52家國家級農業企業技術中心中,山東省10家,河南省6家,河北省僅占2席。歐美等發達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換率一般都在80%以上,我國發達省份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可達70%以上,而河北省僅為56.6%,最終實際形成規模的比例則更低。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真正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將農業知識、資源、技術進行有效整合,是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科技升級的關鍵所在。
②人才支撐。河北省為農業人口大省,在農業生產能力不斷提升的狀況下,特色農業普通從業人員供給充足。然而,河北省農業人員整體受教育程度低,初中以下從業人員占總人數的90%以上,缺乏高素質企業家、管理人才及技術人才。特色農業中小企業的財力、物力有限,對農業人才投入不到位,使得特色農業企業管理水平落后,產品科技含量較低,產業鏈條短,難以實現產業升級發展。此外,農業從業人員作為企業管理任務的執行者與農業科技成果的使用者,其文化水平偏低,決定了在農業生產一線,其執行管理命令和使用農業科技成果的素質與積極性較低,不利于促進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結構升級。
③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河北省特色農產品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特色產業信息覆蓋率相對較低,大部分農產品市場間的信息系統運作較為獨立,市場化投入機制尚未建立,無法為河北省特色農產品網絡信息交流及營銷提供較為完善的基礎服務。有限的價值平臺無法被素質較低的農業從業人員高效利用,無法向廣大農民提供他們急需的信息和服務,對農業生產的推動能力有限。
2.2 市場需求
河北省特色農產品市場需求規模大,第一,京津冀市場方面。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河北省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能夠降低特色農產品運銷物流成本,成為京津冀地區的“菜籃子”是大勢所趨。第二,出口市場方面,河北省農產品出口額穩步提升,2018年實現106億元出口,創出口新高。然而,對比山東等農業出口強勢省份,我省特色農產品出口額不及其十分之一,發展空間較大,樂觀估計河北省特色農業出口量將持續穩步提升。此外,隨著互聯網+農業的興起,河北省特色農業網絡銷售位列全國第六,市場潛力巨大。雖然近年來,河北省優勢特色農業產品種類不斷豐富,但是在市場對接過程中,供給大都為蔬菜、糧油、罐頭、腌漬等初級加工品,愈加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據統計,2018年河北省農產品加工轉化率為55%,遠低于我國2020年達到68%的目標[3]。
2.3 相關及支持性產業
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的相關及支持性產業,廣義而言,包括一二三產業中與特色農業發展相關的所有產業。狹義而言,主要是產業服務體系。截至2019年上半年,河北省農業中介服務組織僅142家,且規模相對較小,難以滿足產業升級需要,無法吸引優質社會資本介入,形成產業良性循環。以事關核心競爭力的特色農業金融服務為例,河北省一直沒有能夠有根本性的突破,無論是中小企業股權融資、貸款融資,還是上市融資,由于多種原因,長期困難重重,專業金融服務企業數量、質量,均與山東、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差距較大。供應鏈金融企業的服務,已經在珠三角地區成為農業特色產業的重要融資渠道,但在河北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相關及支持性產業是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非常明顯的一個短板,是影響農業產業發展的最大癥結所在,急需建設專業化服務體系。
2.4 企業戰略、結構和同業競爭
河北省特色農業企業戰略規劃不明確,大多只是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品牌。其同業競爭者主要是山東、河南等農業大省的特色農業企業。首先,從品牌競爭力角度來說,河北省特色農業品牌創建能力不斷增強,但影響力有限,產品同質化嚴重,易受競爭對手沖擊。2019年全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中,山東省有煙臺蘋果、蒙陰蜜桃等18個品牌上榜,而河北省僅平泉香菇1個品牌上榜。盡管河北省蘋果、梨、滄州小棗等特色優勢產業基礎較好,但未形成類似煙臺蘋果、和田大棗、庫爾勒香梨等全國范圍內知名度較高的特色農產品,無法實現高品牌溢價,嚴重阻礙了同業競爭力的提高。其次,從營業收入角度分析,以特色蔬菜產業為例,山東、河北分別是全國蔬菜第一、二大產區,然而山東蔬菜收入卻是河北省的20多倍,原因包括生產前期管理粗放、缺少統一的生產規劃、未形成專業化挑選分類服務、蔬菜市場建設落后、管理混亂等,導致河北省高端市場占有率低,產品同質化嚴重,同業競爭力弱。
2.5 機遇
2.5.1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消費結構升級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致力于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為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提供了新契機。第一,農業的消費結構及品質升級,在溫飽得到滿足基礎上,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農產品、可追溯的有機農產品等高端農產品消費市場將被打開,極大增加產品附加值。第二,消費方式升級。農貿市場、實體超市購物的傳統方式逐漸被取代,網絡訂購原產地發貨的新鮮特色農產品、城市休閑采摘特色農產品、“認養一頭牛”等新型消費方式得到青睞,為河北省特色農業產業升級提供了發展機遇。
2.5.2 “互聯網+農業”興起
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技術為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技術支撐。“互聯網+農業生產”將傳統方式農業生產置于互聯網的監管之下,使農業生產可追溯。如利用大數據手段,整理多年來周邊地區的降水量、溫度等氣象條件數據,為河北省不同地區特色農產品的種植提供建議;“互聯網+農業電子商務”以互聯網技術為支撐,促進生產端和消費端的交流互動,推進供需結構性吻合,擴大市場范圍。
2.6 政府
政府大力支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和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都指出要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加快發展鄉村特色產業。2018年,河北省各部門共同發布“關于開展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高水平特色農產品優勢聚集區域的建設。2019年,河北省出臺做大做強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行動方案。此外,河北省還致力于為特色農業企業提供金融、保險補貼,按照特定標準,分別給與30%、40%、50%的保費補貼,加大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資金支持力度[4]。
3? 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競爭力提升建議
在基于鉆石模型對河北省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競爭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文章從以下五個方面給出以下建議:第一,建立專業化服務體系。針對特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各環節提供專業化服務,促使企業形成各自的核心競爭力,有意識借鑒以色列、山東壽光等地成功經驗,讓專業組織、專業企業干專業事情。第二,大力扶持特色農業龍頭企業,以橫向、縱向、混合并購等方式促進適度規模化經營,同時產業內建立緊密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產業集群、行業協會等手段,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第三,提升產業技術水平。逐步培育或引進技術交易服務企業、專業技術產業化評估平臺、新技術風險運營企業、專業的技術工程類企業等,通過市場化手段運作、推廣農業技術。第四,完善互聯網電子信息平臺。協調引導好行政部門、批發市場、特色農業企業等供需利益主體的多方關系,變革倒金字塔式的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務體系。第五,加強農業從業人員職業培訓及素質教育,加強人才引進,培育有農業知識和技能的大學生村官,引導大學生下鄉創業,培育新型高素質農民[5]。
參考文獻:
[1]張波.以區域特色經濟推進河北省農業現代化的方略與對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5(40):66-69.
[2]楊軍.基于鉆石模型的食用菌產業扶貧潛力分析與思考[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9,40(04):34-39.
[3]楊惠芳.基于鉆石模型的地方特色產業發展研究——以浙江嘉興蝸牛產業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17,38(03):96-101,112.
[4]李丙金,劉佳瑩.如何積極發展區域特色農業經濟[J].知識經濟,2016(15):16-17.
[5]牛曉敏,周大邁,張愛軍,王紅,張瑞芳.河北省阜平縣特色農業產業的SWOT分析[J].北方園藝,2014(14):185-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