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雨

【摘 要】 為降低海上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從船舶海上航行安全事故的原因出發,分析人為因素的影響,以東磯列島重大船舶碰撞事故為例,運用行為安全“2-4”模型分析該事故發生的原因,并給出預防對策。該模型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可有效地預防海上船舶安全事故的發生,對促進海上船舶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 海上航行;船舶安全;碰撞事故;預防對策
0 引 言
海上船舶安全管理一直是航海界研究的重要課題,如何安全、快速地采取正確 決策防止船舶碰撞事故的發生是課題研究的重點。在航運重大傷亡事故中,人為因素是導致船舶航行安全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本文引入事故致因理論,分析船舶安全事故,找出事故存在的原因,并給出預防對策,將人為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最大程度地減少船舶安全事故的發生。
1 行為安全“2-4”模型
事故致因理論也稱事故模型,是對事故發生的內在原因進行科學分析、為預防事故發生提供方法指導的一種理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事故致因理論不斷得到完善。行為安全“2-4”模型(事故致因鏈)作為新型事故致因理論,是由我國學者傅貴教授提出的,具體模型見表1。
行為安全“2-4”模型將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納為個人行為和組織行為兩個層面,其中組織層面的安全文化(根源原因)、安全管理體系(根本原因)和員工個人層面的習慣性行為(間接原因)、一次性行為(直接原因)等4個階段構成一個行為鏈條。行為安全“2-4”模型的提出是對現代事故致因理論的發展和繼承,具有簡捷且便于應用的優勢,為安全事故的分析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 行為安全“2-4”模型在預防海上安全事故中的應用
2.1 案例描述
某日,在東磯列島半邊山處發生一起漁船與貨船碰撞事故。此次事故導致漁船船員全部落水,并有人員傷亡,事故發生時間為北京時間19:00,能見度6 n mile。
2.2 事故分析
2.2.1 直接原因
東磯列島海島眾多,海域情況復雜。該事故中的貨船航行至事發海域時,船員忽視該海域的特殊性,未提前采取有效的事故預防措施。
2.2.2 間接原因
導致此次事故發生的間接原因是船員操作不當。該案中的漁船在遇到大型貨船時,忽視貨船的危險性,不僅未采取有效的避讓措施,反而習慣性地進行“搶船頭”操作。針對此次習慣性行為的操作不當問題,應當采取訓練、培訓等手段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預防事故的發生。
2.2.3 根本原因
發生該起船舶安全事故的間接原因是組織行為層面的運行行為(安全指導思想、安全組織機構、安全程序)出現問題。根本原因是航運企業監督執行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未能起到有效作用,尤其是當船舶航行在危險性較大的海域時對船舶監督不力,或是船員安全意識淡薄等。解決該問題的主要方法是:通過強化船員培訓的方法來增強船員的安全航行意識;針對船舶在復雜海域航行時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船舶安全管理體系。
2.2.4 根 源
航運企業安全意識不強、認識不到位,是船舶安全管理體系缺失的根源。許多航運企業為追求經濟效益,弱化了對安全工作的監督和指導,導致船舶航行時未能重視安全問題。這就是航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的漏洞。由表1可知,安全文化對于航運企業預防船舶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只有當航運企業擁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文化管理體系,才可以有效避免此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只有完善安全文化建設,改善安全文化指導行為,才能增強船員安全文化意識,實現船舶安全事故的有效預防。
3 結 語
行為安全“2-4”模型可應用在不同的行業,以分析事故發生的內在原因,并給出有效對策來實現事故的有效預防。本文將行為安全“2-4”模型應用在船舶安全管理中,從組織和個人兩個層面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措施,可為其他船舶安全事故的分析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