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輝
【時事背景】2019年澳大利亞東南部爆發特大森林火災,此次澳洲大火可能是人類有記載以來最大面積的大火了,橫跨整個澳洲,歷時5個月,從2019年9月初開始,到2020年2月中還沒有完全熄滅,過火面積超過17萬平方公里,超過十億只動物在大火中喪生,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億澳元。
【試題呈現】由于氣候變化,澳大利亞夏季逐漸延長,氣溫上升,并一再刷新記錄。2019年是澳大利亞百年一遇的旱年,9月開始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爆發了一場持續5個月的特大森林火災,此次火災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在連日暴雨后,此次大火才基本被熄滅,地面留下一些未徹底燃盡的樹木和植被斑塊,為了火后生態的恢復,專家不建議清除這些焦黑的樹木與斑塊。
澳大利亞森林樹種75%是桉樹,桉樹樹葉富含油脂與毒素,樹木高大,樹皮厚,根系深,生長速度快,種子有一層極為堅硬的外殼。此次大火后,桉樹率先萌發新芽,呈現出旺盛的生命力,這讓當地人們極為擔憂,這可能帶來更大的悲劇。
1.說明澳大利亞此次森林大火延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的原因。(8分)
2.簡述專家不建議清除未被燃盡的樹木與植被斑塊的原因。(4分)
3.分析大火過后桉樹能率先復活的原因。(4分)
4.為什么說桉樹率先復活是更大悲劇的開始?(8分)
【試題答案】
1.①澳大利亞此時為夏季,高溫干燥,極易發生火災。(2分)
②氣候異常,相比往年高溫干燥期延長。(2分)
③澳大利亞森林面積廣,且主要樹種為桉樹,桉樹富含油脂,易燃燒使火災蔓延。(2分)
④大風促使火勢蔓延(2分)
⑤澳大利亞地廣人稀,消防力量不足,政府重視度不夠。(2分)(共8分)
2. ①燃燒后的植被斑塊外表雖被燒焦,但仍然存活,可復蘇。(2分)
②這些斑塊可為幸存的動物提供棲息地。(2分)
3.①桉樹根系深,根部不容易受到大火的摧毀,大火熄滅后可快速發芽。(2分)
②桉樹種子有堅硬的外殼,不易被大火燒毀,落入泥土中可重新發芽。(2分)
③桉樹未被燃盡,樹心仍有生命,在大雨的澆灌后發出新芽。(2分)(任意兩點得4分)
4.桉樹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可快速吸收土壤養分,導致土壤退化,讓其他物種復蘇艱難;桉樹高大,可遮蔽陽光,一旦復蘇則會導致其他物種無法接受到足夠的陽光而不能生長,造成火后植被單一,另外,桉樹又富含毒素,使絕大部分動物無法食用,進一步促使桉樹成為優勢物種。桉樹樹葉富含油脂,更易引發火災,而且由于分布面積大,植被單一,大火會更難以撲滅。(8分)
【考向分析】近年來高考更注重將時事熱點作為地理原理與過程考察的重要素材,體現高考緊跟時代的特點。所以我們要對目前世界發生的一些重大地理事件給予足夠的關注,充分發掘這些事件中的地理原理。其次近年高考突出考查綜合思維能力,而地理環境往往是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統一整體,一個地理要素的改變往往會帶來其他要素的改變,探究各要素之間的聯系是近年高考對綜合思維能力考察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