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們你們好!我在閱讀2019年第12期雜志中的《“南海Ⅰ號”背后的海洋夢》一文時,看到文章中提到了一種瓷器叫“軍持”,它明明長得很像我們常見的水壺,為什么叫它軍持而不是水壺呢?
軍持這個名字來源于梵(fán)語的音譯(也譯作君遲、軍遲等)。它本來是印度人的一種日常生活用具,是隨著佛教一同傳入我國的。軍持確實長得很像中國的水壺,但你仔細看:軍持是沒有柄(就是器物的把兒)的,這是軍持的最大特點;第二,軍持的頸部很長,腹部又肥又大;第三,看軍持的流(俗稱嘴,是供液體流出的部位),軍持的流是直上直下的,并且非常短小,而水壺的流常常是彎的。基于以上這些特點,考古人員才得出結論,在“南海Ⅰ號”中出水的是軍持而不是普通的水壺。
請問我們中國古代有沒有像現代的奧運會(奧林匹克運動會)一樣的體育盛會呢?
中國古代是有運動會的,只不過規模沒有現代的奧運會這么大。早在先秦時期,軍隊為了提高士兵們的身體素質,就會舉辦如田獵、射箭、賽馬等比賽。在唐代的宮廷典禮上,皇家會舉辦娛樂性運動會,其中會有扛鼎、賽馬車、拔河、蹴鞠、打馬球和賽跑等比賽。
其實呀,歷史上不光官方,民間也會舉辦運動會呢!比如古代敦煌的民間運動會就有相撲、花樣舉重、弈棋、登山和滑沙等比賽。不過,中國古代的運動會并沒有成為一種獨立的體育文化活動,都是依附于軍事、宗教、藝術等活動而存在的。
“好奇心診所”里有無數博物“大咖”坐鎮,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快通過“《奇妙博物館》微信讀者群”向我們提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