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進
摘 要:文章根據一年來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調研情況,對當前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形成初步總結,從試點單位供應鏈建設普遍情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供應鏈建設進展兩個方面簡述了試點中期成果,并提出了未來供應鏈工作的主要方向。
關 鍵 詞: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供應鏈風險;中物聯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7934(2020)01-0007-04
一、引言
發展現代供應鏈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以下簡稱中物聯)一直以來的重要使命。在基礎理論方面,中物聯探索現代供應鏈創新比較早、比較準,也富有成效,系統地構建了供應鏈理論框架、知識體系和話語體系,引領了全國供應鏈創新與發展。在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建設的一年中,中物聯圍繞現代供應鏈建設情況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調研,并將調研情況與研究成果相結合,對當前供應鏈工作的普遍情況形成了初步認識,有了一些值得分享的經驗。
二、供應鏈建設整體水平提升
一年來,中物聯與商務部共同組織開展了“供應鏈中國行”系列活動,先后到北京、云南、湖南、浙江、江蘇等地對幾十家供應鏈試點企業進行了調研,涉及能源、化工、建筑、電力、裝備制造、大宗儲運、供應鏈服務等多個重點行業,比較深入地了解了各地各行業供應鏈建設水平。2019年11月底,中物聯于廈門主辦了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成果展示,為35家試點單位提供了集中展示先進試點成果的平臺。基于調研和展示中了解到的優秀案例,本文總結了以下四點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成果,可以為地方和企業的供應鏈建設提供參考。
(1)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基本把握住了供應鏈創新的基本定位,將供應鏈創新作為一個地方社會經濟的轉型升級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途徑,明確以優勢資源為依托進行轉型升級的總路徑,供應鏈建設更加高效有序。省市現代供應鏈建設工作,一是形成了供應鏈創新的共識。政企聯動,群策群力,政策服務方面支持力度大,能精準落地。二是定位明確,把握住了自身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三是基礎建設方面,積極整合物流儲運資源,把共性的服務設施建設好,基礎能力向社會開放,提高了跨層級、跨領域、跨主體的協同作戰能力。
(2)把握了供應鏈創新和實踐的關鍵,即基于現代科技信息技術和供應鏈平臺的應用,對產業鏈的資源進行整合、協同、優化。一是依托現代供應鏈建設工作,細化優化流程,推進標準化建設,實現了由傳統物資管理向供應鏈管理模式的全面變革。二是推動了全業務鏈、全流程的數字化,將物聯網的功能和效率充分發揮,促進了企業內供應鏈向智慧化方向轉型。三是積極推進了產業協同,建設智慧物聯平臺,打造了供需雙方實時交互平臺。包括中儲大宗商品供應鏈一體化服務平臺、國家電網供應鏈平臺等在內的大宗商品平臺,都利用平臺積累和分析數據,在數據的基礎上開發集采、金融、信用產品,為全行業供應鏈降本增效。
(3)把握了推進供應鏈的基本目標和基本任務,不僅是降成本,更加要創造價值,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從調研情況來看,企業供應鏈創新工作已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邁出了基礎建設,尤其是平臺建設的第一步,形成了“以貿易形成數據、以數據建立信用”的運營模式。在此基礎上,企業還需充分意識平臺建設的重要使命,讓平臺建設服務行業、服務社會,不僅實現降本增效的短期目標,更要為行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長期戰略目標保駕護航。
(4)把握住供應鏈創新必須兼顧安全。在創新供應鏈組織模式的同時,也要注重前瞻性的戰略風險防控。中物聯與工信部圍繞“供應鏈風險”主題進行了深入調研,了解了在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下,我國制造業在推進全球供應鏈布局和降低供應鏈風險、提高供應鏈彈性等方面做出的工作和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從調研情況來看,供應鏈風險防控工作的重點主要包含以下四點。一是樹立前瞻性的戰略風險防控意識,提高供應商管理的戰略地位。二是堅持技術研發、提高產品競爭力,用“鐵拳頭”開拓海外市場,甚至在市場端開設制造工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全球供應鏈風險。三是構建完整、穩定的供應鏈生態。供應鏈安全防控不是簡單地用全部國產化來避免風險,面對全球化進程中不可避免的波動也不是脫離全球供應鏈就可以解決的。企業應保持開放性思維來處理供應鏈安全威脅,避免供應鏈的自我封閉,意識到融入全球供應鏈,與行業內頂尖企業長期協同和競爭,才能使產品和技術保持先進,保持競爭力。四是企業要加強與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協同,在充分發揮市場性力量的基礎上,讓政府部門和行業組織協助解決企業處理不了、處理不好的問題。
總的來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推進以來,供應鏈創新由過去企業無序的自發行為進入到非常有序、自覺的深入推進階段,這種引領性非常強。從調研情況來看,供應鏈創新工作已取得了可觀的成果,邁出了基礎建設,形成了“以貿易形成數據、以數據建立信用”的運營模式。在此基礎上,企業還需充分意識平臺建設的重要使命,讓平臺建設服務行業、服務社會,不僅實現降本增效的短期目標,更要為行業轉型升級、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長期戰略目標保駕護航。從工作推進的范圍來看,不僅是55個試點城市和266家試點企業在推進供應鏈創新,而是有更多地區和企業在推進供應鏈創新工作。從這個角度來說,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的推進比預期要快、要好。
三、供應鏈實踐探究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作為共同發文的八部門之一,按照供應鏈創新與實踐試點工作統一部署,從協會的角度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踏實開展基礎研究工作。中物聯在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中央財辦)的領導下,與商務部、財政部、工信部一起作為課題成員單位,參與了“供應鏈國家戰略研究”重大課題,承擔課題的調研組織和主報告框架的起草工作;與商務部等部門,參與了中國供應鏈發展白皮書的研究與編寫工作;于2019年5月,完成了針對美國國防部發布的5G生態系統報告的分析,更加證實了全球供應鏈將是中美博弈的主戰場。
(2)協助政府有關部門推進供應鏈相關工作,推動供應鏈相關政策出臺。2017年10月,在中央財辦領導下,與商務部一起推動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2017〕84號)文件的出臺,在農業、工業、流通業、供應鏈金融、綠色供應鏈和全球供應鏈六個領域明確了供應鏈創新發展方向、任務及重要舉措。2018年4月,根據國務院部署,中物聯與商務部等7部門一起共同發文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工作,共有55個城市、266家企業被評為試點城市和試點企業,為我國供應鏈發展創建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在政策落實方面,中物聯支持試點工作推進會舉辦,并于同期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成果展示;與工信部合作設計供應鏈風險評估指數,并在化工和電子兩個行業中進行了試點。
(3)推動產業融合,推動產業服務化。2018年以來,中物聯各分支機構都在積極推進相關工作,在物流裝備與技術領域,依托供應鏈大力推進物流裝備業與服務業融合,探索裝備服務化創新發展;在汽車物流領域,通過供應鏈創新打通從零部件配送—整車制造與物流—汽車后市場全產業鏈,推進汽車產業供應鏈向綠色、智能、共享的車聯網的創新發展;危化品分會利用“化工產業進園區”的政策契機,積極打造綠色安全的化工供應鏈;冷鏈、醫藥專委會等召開供應鏈論壇以推動本領域的供應鏈創新;培訓部在推進現代供應鏈基礎教育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金融委也在供應鏈金融標準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4)加強供應鏈理論創新研究,成立國內供應鏈智庫機構——現代供應鏈研究院。研究院邀請了厲以寧教授作為名譽院長,凝聚了國內院校、研究機構和企業屆一流供應鏈專家,為我國現代供應鏈戰略和政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智力儲備。同時,中物聯還支持廈門等地成立供應鏈科創中心,推動了地方供應鏈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的開展。
(5)推進供應鏈標準化的建設,開展了《供應鏈服務企業分類與評價指標》團體標準的研究和編制。通過對供應鏈服務企業的定義、分類及評價,引導傳統商貿與物流企業向現代供應鏈服務企業轉型,推動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6)強化供應鏈人才培訓能力,自主研發了適合中國供應鏈發展情況、具有國際一流專業水準的我國首個“供應鏈管理專家”(SCMP)知識體系,填補了我國供應鏈人才培訓認證市場的空白。目前已與16個城市的相關機構簽署了培訓協議,開設了8批次培訓。
四、深化加強供應鏈建設
中物聯對供應鏈工作高度重視,內部專門成立了供應鏈創新協同小組,統一協調供應鏈創新工作。下一步中物聯將繼續著力開展基礎性工作,進一步配合商務部等八部門,深入推進供應鏈創新工作。
第一,堅持調查研究,總結推廣調研經驗。圍繞供應鏈風險、供應鏈現代化的總主題,切實用好調研開路這個“傳家寶”,同時總結歸納調研成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將行業現狀、研究成果匯編出版《中國供應鏈發展報告》系列編年報告。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把先進供應鏈經驗向所有希望高質量發展的企業推廣傳播,把供應鏈學科報告做成宏觀經濟轉型發展的編年史。
第二,構建供應鏈推廣工作生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推廣工作也應該有供應鏈協同意識。未來工作中,中物聯將繼續推動政府、協會、企業聯動,構建數字供應鏈生態,加強溝通和反饋機制,在充分尊重市場力量的基礎上,想行業之所想,為試點城市和企業供應鏈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供建議和支持,也為理論發展、政府決策提供現實依據。
第三,加強供應鏈專業研究與知識普及工作。結合《供應鏈管理》雜志和自有知識體系兩個抓手,為我國供應鏈學術研究領域發展奠定基礎;組織專家編寫《供應鏈創新發展叢書》,全方位、多角度地將供應鏈基礎理論夯實。
第四,重視宏觀供應鏈風險研究,加大供應鏈相關政策設計力度。宏觀供應鏈風險可能影響一個產業甚至一個國家整體經濟發展。中物聯將積極建議為國家層面建立供應鏈危機預警和預案制度、制定供應鏈國家安全戰略,并為相關政策的編寫和出臺貢獻力量。
供應鏈是當前經濟建設的重要抓手,供應鏈發展的重點工作是核心技術的垂直整合。供應鏈體系建設要重點做好各產業的接口,通過供應鏈把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人才流平穩高效地連接起來,讓產業鏈在國家經濟運行中發揮作用。這也是中物聯在調研過程中深深感受到的使命,站在今天這個供應鏈發展的歷史節點上,中物聯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繼續為現代供應鏈建設打基礎、理經驗。
五、結語
經過一年多的試點工作,大部分試點單位都已將供應鏈創新作為地方社會經濟轉型升級和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經途徑之一,明確以優勢資源為依托進行轉型升級的總路徑,供應鏈建設更加高效有序。其中部分企業的優秀成果通過展示、總結經驗并發表、供應鏈管理能力對外開放等多樣的形式向全國各行業企業做出了積極的影響,為在供應鏈建設工作上仍面臨挑戰的企業和城市提供了參考路徑。
在未來的供應鏈建設工作中,供應鏈核心企業應繼續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基于產業視角整合供應鏈資源。同時,企業要明確把握推進供應鏈的基本目標和基本任務,繼續創造價值,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更快地建設開放創新的現代供應鏈。
The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Prospects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CAI Jin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Beijing 100073)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ational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pilot project in the past year,this paper makes a preliminary summary of current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achievements.Then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mid-term results of the pilot project from two aspects,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supply chain construction of the pilot compan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and the progress of the supply chain construction of 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CFLP). Finally,it points out the main direction of future supply chain work of all sectors of society.
Keywords:supply chain innovation and application pilot project;supply chain risk;China Federation of Logistics & Purcha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