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建輝
(同煤集團機電裝備公司中央機廠,山西大同 037000)
隨著國家對煤礦的大量開采,越來越多的煤礦設備被應用到了煤礦開采中,液壓支架作為煤礦開采中的重要支撐設備,已在煤礦開采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液壓支架的結構相對復雜,主要由鋼結構、液壓系統、電氣控制系統等組成,而頂梁則是液壓支架鋼結構中的關鍵部件,其結構的綜合性能好壞直接影響著液壓支架的支撐效果。頂梁在焊接生產中,由于工件尺寸、焊接工藝、焊接順序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頂梁在焊接過程中發生了較明顯的結構變形,嚴重影響著液壓支架的正常作業。因此,有必要對頂梁的焊接特性開展分析研究[1-3]。以液壓支架頂梁變形分析為基礎,建立了液壓支架頂梁的仿真模型,從焊接過程溫度場變形、結構變形量等方面開展了頂梁的焊接過程分析,并由此提出了控制頂梁發生較大焊接變形的措施。該研究對降低頂梁的焊接變形量、提高其焊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結構液壓支架頂梁的結構特點,可確定頂梁的結構主要由頂板、底板、4根支撐梁等結構組成。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中,受工件結構尺寸、零件材料屬性及焊接工藝等影響,導致其在焊接過程中發生了一定程度的焊接變形[4-6]。而由于頂梁的支撐梁與頂板、底板等部件之間的焊接采用的是角焊接,因此,整個頂梁的焊接變形主要為角變形,該種變形屬性為外部變形。頂梁焊接時發生角變形的主要原因為:工件焊接過程中,在焊接點處產生了較高的熱量集中,而在焊接后部位處的熱量則出現緩慢降低趨勢,受熱脹冷縮影響,頂梁在焊接正面出現較大的變形,而在焊接背面則出現較小的變形,由此,使頂梁整體在焊接平面內或平面外發生了不同程度的結構變形,變形也隨焊接溫度及位置的變化而呈無規則的變形。當焊縫處溫度降低至常溫后,工件的變形基本才停止變形。同時,在頂梁焊接過程中,其變形量也受焊接坡口的大小、焊縫寬度及高度、焊接順序、操作人員焊接水平等因素影響。在整個變形過程中,支撐梁在加熱、冷卻過程中,其結構收縮方向主要向一側進行收縮,因此,支撐梁基本未發生波浪、翹曲等變形,而頂板則向橫向發生收縮現象。由此,預測了液壓支架頂梁焊接后的變形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液壓支架頂梁焊接變形預測圖
圖2 單條焊縫的頂梁模型圖
由于頂梁結構主要由頂板、底板、4根支撐梁等部件組成,且整體采用焊接方式進行連接。因此,采用Solidworks軟件,對液壓支架頂梁進行三維模型建立。由于頂梁的結構為上下及左右對稱,且整體結構的焊接量相對較大,而在焊接過程中,主要采用的是自動化焊接,每條焊縫的焊接質量及穩定性基本相同。為縮短后期的仿真時間,僅選擇了一條焊縫來代替頂梁的所有焊縫,在對結構上圓角、倒角進行模型簡化后,建立了簡化后的單條焊縫頂梁三維模型,如圖2所示。
結合建立的簡化后頂梁三維模型,將其導入ANSYS軟件中,對其進行了仿真模型建立。在建模過程中,采用了Plane77單元類型,對頂梁進行網格劃分,并對焊縫周邊區域網格大小設置為6 mm,較遠區域焊縫網格大小設置為10 mm,頂梁的網格劃分圖如圖3所示,以此來縮短仿真時間。同時,將頂梁模型的材料設置為Q345材料,并在軟件中建立了材料的工程數據庫,通過插值法,對材料焊接過程中熱值參數進行計算和設置,頂梁焊接時的材料及熱值參數如表1所示。另外,結合頂梁的時間焊接情況,對此條焊縫焊接時間設置為220 s,針對焊接區的焊接熱源溫度加熱到1 500℃,工件上的預熱溫度設置為90℃,并將雙橢球熱源函數加載到頂梁的焊縫上,由此完成了頂梁焊接的仿真模型。
圖3 頂梁焊接過程網格劃分圖
表1 頂梁Q345材料的主要性能參數表
根據前文開展的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仿真分析,得到了焊接過程溫度場的變化圖,如圖4所示。由圖可知,焊接過程中,在支撐梁與底板焊接的左右焊接部位,出現了較高的溫度集中現象,且在整個穩定焊接過程中,焊縫處的溫度冷卻速度相對較慢,基本保持在同一高溫環境。另外,在焊縫周邊的溫度隨距離的變大而呈逐漸降低趨勢,在底板兩側基本無溫度集中現象,支撐梁上溫度相對較高。由此,找到了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的溫度變化規律,因此,在焊接過程中,為提高焊縫處的焊接質量,可待工件焊接結束后,對焊縫進行統一的淬火、調質等處理。此現象與實際焊接過程基本吻合。
圖4 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溫度場變化圖
圖5 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結構變形圖
鑒于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為高度的非線性過程,因此,采用塑性分析焊縫對液壓支架頂梁進行焊接分析,得到了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中結構的變形結果,如圖5所示。由圖可知,在整個焊接過程中,工件的左后側、支撐梁后上端等部位發生了較大程度的結構變形,并沿焊縫處呈逐漸減小的變化趨勢,而工件焊縫處的焊接變形量則相對較小,同時,支撐梁的前端及底板右后側的變形量也相對較小,分析其原因為:工件的焊接順序是從后端向前端進行,工件在焊接應力及溫度場影響下,導致了先焊接部位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形,而后焊接部位變形量則相對較小。由此,找到了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的變形規律,而其他支撐梁處的焊接變形基本相同。
結合前文對液壓支架頂梁焊接過程的分析可知,在其焊縫處出現了較高溫度的集中現象,且在頂板左后側出現了較明顯的結構變形,嚴重影響著液壓支架頂梁的支撐效果[7-8]。因此,針對頂梁的焊接問題,制定了如下焊接控制措施:
(1)頂梁焊接過程中,可采用先焊中部支撐梁,再分別焊接左右兩端支撐梁,最后焊接剩余2根支撐梁的順序進行焊接,同時,單根支撐梁焊接時,可采用左右交替焊接方式進行焊接,保證工件在收縮過程中具有相當均勻的收縮結構;
(2)頂梁焊接時,可先將地板與焊接平臺進行點焊接固定,并在適當位置焊接壓塊結構,固定位置盡量選在焊縫附近,以此來保證底板具有較小的變形量;
(3)頂梁焊接時,可選用合理的焊接方式,最常用的是等離子氬弧焊、二氧化碳保護焊等,同時,設置適當的焊接工藝參數,以此來控制焊接件的結構變形;
(4)在剛完成焊縫焊接部位,采用冷水方式對焊縫進行散熱處理,縮小焊縫處的焊接熱場,減小結構的變形;
(5)設計合理的焊接工裝夾具,通過對焊接工件進行鎖緊固定,以此來降低結構的變形量。
頂梁的焊接變形已直接影響著液壓支架的支撐性能,有效控制頂梁的焊接變形,已成為當下的重點工作。因此,分析了液壓支架頂梁的變形特點,采用Solidworks及ANSYS軟件,建立了液壓支架頂梁的仿真模型,以焊接過程溫度場變形、結構變形量等方面為切入點,開展了頂梁的焊接過程分析,找到了頂梁焊接過程的溫度場及結構變形規律,并由此提出了控制頂梁發生較大焊接變形的控制措施。該研究對降低頂梁的焊接變形量、提高其焊接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也為后期進一步開展液壓支架其他部件焊接性能的研究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