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偉康

被雷軍招攬之前,盧偉冰先后供職于康佳、天語、金立,曾擔任金立總裁。不過與金立創始人、董事長劉立榮愛下圍棋,經常以棋局比喻手機市場的形象相比,金立時期的盧偉冰并未給公眾留下太多印象。
這種模糊的形象,跟加入小米之后盧偉冰的“金句頻出”大相徑庭。以至于盧偉冰入職小米時,外界還很難判斷雷軍將把小米的哪一攤業務交給他。2019年1月10日,答案最終揭曉,雷軍在內部信中宣布盧偉冰將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兼Redmi品牌總經理。
從低調操盤金立到加盟聚光燈下的小米,盧偉冰沒有表現出任何不適應。
除了2019年1月10日的Redmi品牌獨立發布會仍是由雷軍主講外,之后的Redmi發布會都是由盧偉冰主持,更不容易的是,無論是發布會上調侃友商,還是日常個人微博的風格,盧偉冰都與Redmi、小米高度契合。
以“盧偉冰”作為關鍵詞在微博進行搜索,除盧偉冰本人的微博外,其余聯想結果無一例外是盧偉冰的吐槽、開“懟”和回應。
在Redmi品牌獨立早期,或許是為了強化Redmi品牌與小米品牌并行的“獨立”形象,盧偉冰與雷軍、林斌、王騰等小米品牌主要“大V”在微博上都互稱“友商”,互動甚至“互懟”,將粉絲、流量導入盧偉冰及Redmi手機,把盧偉冰個人賬號扶持成“金V”之余,成功營造出Redmi與小米對抗的輿論氛圍,讓這一話題成為用戶、粉絲中的經典議題。
如今在雷軍、林斌和盧偉冰等人的微博下方,只要是涉及小米或Redmi品牌新品的相關消息,總有網友調侃“隔壁友商”,試圖打探更詳細的爆料。
而到了中后期,除了例行調侃“友商小米”外,盧偉冰將敢于“玩梗”、敢于“懟友商”的風格發揮到極致。
主導Redmi一年下來,盧偉冰已經成為繼雷軍的“are you ok”之后第二個擁有自己“專屬梗”的小米高管。在頻繁調侃友商手機充電功率僅為10W后,盧偉冰也被網友稱為“盧十瓦”“十瓦辛格”,這兩個戲稱則被小米直接引入官方的宣傳口徑中,“1盧=10W”的“梗”也經常見諸微博評論區和B站(bilibili)視頻彈幕。
雷軍成了盧偉冰加盟小米受益最大的那個人,不僅從產品發布會中解放出來,就連沖在最前線與友商“互懟”的任務也交給了盧偉冰。
不過兩人之間最重要的一次交接,還是在2019年11月29日,執掌Redmi不到一年的盧偉冰接替雷軍,出任小米集團中國區總裁一職。
在2020年1月1日0點的微博中,盧偉冰也表示,“新年一年,除了確保Redmi的繼續成長和發展,我還會跟小米中國區團隊一起努力奮斗拼搏,盡早實現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再度崛起,坐三望一。”
壓力已然來到了小米這邊。過去一年,是Redmi品牌的獨立擴張史,同時也是小米品牌的失意史。
在2019年年初早早宣布Redmi品牌獨立后,小米自然是要肩負起品牌上探的使命,也重新將產品線調整為小米數字系列、CC系列和 MIX系列三大產品線。
綜合來看,小米主觀上完成了品牌、產品線的調整,原有的和新增的各產品線都有了較為明確區分的定位,但未能避免客觀上存在的價格重合以及雙品牌內耗的情況。歸根到底,是小米此前缺乏能夠真正在中高端市場站穩、讓用戶信服的“實用黑科技”,Redmi和小米兩個品牌之間也缺乏足夠的配置差異。
不過這一現象在2019年年末開始有了改觀,2019年11月的小米CC9 Pro量產首發了1億像素攝像頭,Redmi K30系列也首發了索尼IMX686 6 400萬像素傳感器、高通驍龍765G雙模5G芯片,還在小米體系內首個配備120Hz高刷新率屏幕。
在拿到一些手機元器件首發的同時,小米也開始展示一些還未量產的自研技術,如100W有線快充、30W/40W無線快充、雙折疊屏幕樣機和MIX Alpha環繞屏手機等。
Redmi K30系列發布會后,盧偉冰曾表示,小米與Redmi之間有戰略的協同和互補關系,依然存在一些競爭,“我們會基于我們人群的需求,看這個技術盡可能在哪些產品上先使用。這里面沒有完全說Redmi要給小米讓路。”

有了足夠的供應鏈資源和技術儲備,小米、Redmi在2020年的產品競爭力有望上一個臺階,但如何處理Redmi手機與小米手機之間的競合關系仍是擺在雷軍、盧偉冰、小米中國區眼前的一大問題。手心手背都是肉,對外要共同搶奪其他手機品牌的份額,對內要避免產品銷量互相影響,要達到這一目標并不容易。
手機之外,小米過去6年趟出的IoT獨木橋,Redmi也擠了上去。
短短一年內,Redmi發布了洗衣機、智能音箱和路由器等多個品類新品,與尚未完全脫離高性價比策略的小米同場競技。從另一方面來看,雙品牌的配合也將讓小米在攻略各品類高中低市場時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
獨立后的Redmi成了小米穩住高性價比市場基本盤的一把利刃,這把利刃雖然有著誤傷自家小米品牌的風險,但更多時候,Redmi還是在與友商的各類競爭中發揮作用,讓小米不至于被拖入泥潭。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一年前的Redmi品牌獨立發布會,可能是雷軍最后一次公開向友商放狠話,但同時也是語氣最重的一次,以至于在網絡上還引發了“雷軍是否失態、小米是否失勢”的討論。
到了2019年11月小米CC9 Pro的發布會上,雷軍的話風已經成了“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希望大家支持華為的同時,也支持更年輕的小米”,轉變的背后,離不開盧偉冰、Redmi與諸多友商的輪番鏖戰,讓雷軍和小米得以輕裝上陣。

而隨著各品牌IoT戰略的推進與布局產品的重疊,盧偉冰與Redmi的戰線也在拉長。
在2019年年底一場由電視揚聲器功率引發的隔空喊話上,榮耀與Redmi的員工從手機“懟”到了電視市場。可以預見的是,在網絡輿論場上,Redmi將更多地取代小米的位置,沖上與友商品牌、產品交鋒的第一線,而小米則將進行品牌升級,尤其是在仍將長期處于核心地位的手機市場。
2019年小米遇到的一大沖擊是,除了老對手榮耀外,OPPO、vivo也開始通過一加、realme、iQOO等兄弟品牌或子品牌或產品線進軍以線上為主的高性價比手機市場,瞄準了小米以前的目標用戶群,這一現象一度被調侃為“OPPO、vivo活成了‘米粉心中最酷的公司”。
言下之意,小米過去以“成熟技術+相對低價”征戰市場的模式已經被攻破,小米能做到,榮耀、華為、OPPO、vivo一樣可以做到,高性價比只能成為特定產品線的標配而不能構成護城河,價格之外,產品之間的競爭更多地將回歸到配置、品牌、營銷和渠道等全方位的立體競爭中去。
IDC發布的數據顯示,小米(含Redmi)2019年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30.7%,成為小米智能手機業務遭遇上市以來首次營收下滑的最主要導火索,相比之下,小米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下滑幅度為4.7%。
和蘋果能用手機均價大幅上漲來維持營收增速不同,小米目前的均價漲幅無法抵消國內出貨量大幅下跌對營收造成的負面影響,想要扭轉手機業務營收頹勢,小米需要在兼顧出貨量的同時努力提升手機平均售價。
出貨量部分中,守住小米原有的中低端存量市場的任務交到了Redmi手上,而突破中高端市場獲得增量與拉升產品平均售價的使命則由小米品牌承擔。
在“生死看淡”與“穩健經營”一年后,品牌獨立的Redmi已經較好地完成了小米交給它的任務,全面接手原小米品牌的高性價比市場,Redmi Note系列全球銷量不俗,K系列也拓寬了Redmi品牌的市場區間。
如今,小米9的風頭被Redmi K20 Pro蓋過,開辟新產品線的小米CC9也未公布官方銷量數據,在“為大招蓄力”一年之后,就看小米在2020年能否借5G之勢與自身技術儲備完成向上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