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未參與國內電商大促的蘋果,這次也沒有逃過“真香”定律,今年“618大促”期間蘋果首次以官方形式參與了天貓“618大促”。5月29日,蘋果宣布天貓官方旗艦店支持跨店滿減,并搭配數額不等的優惠券,這相當于直接給出全場8折起的優惠,同時4月發布的iPhone SE,在“618大促”期間蘋果也發放了200元的優惠券。
面對蘋果的來勢洶洶,國內手機廠商也不甘示弱。近期,國內各大手機廠商陸續發布5G新機,不斷下探5G手機價格。而此次“618大促”期間,華為、小米、OPPO和vivo等品牌均拿出新款5G手機參與“618大促”。同時,手機廠商們發布的5G旗艦機,也成為“618大促”的重點機型,這直擊了蘋果無5G的致命痛點。發新機、拼價格、保銷量,借著“618大促”,國內手機廠商正式打響了5G手機價格戰,而蘋果的全面“大促”,更像是在清理庫存,為后續發布的5G手機騰出空間。

日前,來自美國、英國、丹麥等多國,不少頂級米其林餐廳傳出破產關門的消息,引發海外餐飲人的齊齊痛呼:“我們的行業處在崩潰邊緣。”全球疫情肆虐之下,餐飲商家站在了生死邊緣,外賣則成了商家用來維系生計的救命稻草。但在DoorDash、Uber Eats、Postmates和GrubHub等外賣巨頭訂單暴增背后,商家的危機卻未真正得到拯救。外賣平臺的高抽成,讓斷臂堂食、一心外賣的海外餐飲從業者們叫苦不迭。于是,商家們走上了街頭,吶喊呼吁,換來一份立即生效的限價令:在緊急狀態時期,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餐飲外賣的費用上限為15%。相關部門出手了,商家和平臺的矛盾緩和了,但“搶錢游戲”就此結束了嗎?

近日,搭載著兩名宇航員的SpaceX載人龍飛船成功發射。之后,宇航員Bob Behnken以及Doug Hurley將在空間站中呆4個月,執行100余項任務,載人龍飛船將停靠在空間站,等待宇航員返航。這無疑是一次具有重大意義的飛行—其是世界歷史上首次由私營航天企業進行的載人發射。2019年初,SpaceX已成功進行載人龍飛船的無人飛行測試。因此,此次發射成功,意味著SpaceX已經完成NASA的最后一項載人飛行測試,之后,SpaceX將成為NASA認證的商業載人航天機構,可以提供載人航天服務。成立于2002年的Space X成功從“運貨”升級到了“運人”,而或許更令人激動的是,這也是埃隆·馬斯克實現自己火星開發計劃的新進展。

共享充電寶“四分天下”的格局,即將被打破。5月初,美團再次殺入共享充電寶領域引發關注。事實上,美團在2020年1月就重新組建了共享充電寶部門,目前“已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運營”。2017年上半年,共享充電寶因“共享經濟”標簽而爆紅,吸引大量資金注入。但僅半年之后,行業跌入寒冬,大量公司倒閉。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兩年過去,一個被視為“笑話”的行業“復蘇”了:小電、怪獸、街電、來電四家公司分庭抗禮,并在2018年下半年后陸續宣布盈利,為了活得更好,它們甚至一起“默契”提價。巨頭入局,不免讓原有玩家心生緊張,特別是有報道稱美團將把共享充電寶使用與餐飲商戶在《美團》上的排名掛鉤,但美團急忙否認,稱二者“完全無關”。更重要的是,盡管“盈利”,但投資人預測,當增量競爭變為存量競爭后,膠著多時的市場讓“未來大家都可能活得更差”。美團卷土重來,或將為共享充電寶市場帶來變數。

網約車產業鏈正在經歷一次行業遷徙。去年10月,寧波一家比較大的租賃公司終止了和滴滴出行長達接近5年的合作,退出了網約車市場。同樣在華南市場上,一家擁有上千輛規模汽車的租賃公司也準備掉頭。在南京,也有很多租賃公司開始轉向。它們都瞄準了一個新的方向—同城物流。此外,今年以來,大的網約車平臺也開始布局同城物流。這種自下而上的轉型并不是一時興起,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5次報告顯示,網約車用戶規模增長放緩。對于網約車供應鏈而言,轉型做物流成了“救命稻草”,對于滴滴出行這種平臺而言,在主營業務網約車受到較大沖擊時,順勢而為推出同城物流成為它們找到的又一個新故事。
近日,新浪披露了其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與大多數老牌上市公司一樣,新浪已經許久未給資本市場帶來驚喜—連續三年,它都未能擺脫業績增速放緩的現狀。
新浪曾經與網易、騰訊和搜狐一同被稱為“四大門戶”,并成為其中上市最早且最快的公司。而隨著門戶時代的過去,微博逐漸取代門戶成為新浪的主要營收來源。截至發稿,新浪股價較歷史最高價跌近80%。
在過去的20年里,新浪從門戶起家、靠微博業務立足,但即便成功完成從門戶向微博轉型,新浪的變現方式沒變—廣告收入常年占據著它50%以上的營收來源,近6年則升至80%以上。新故事,也許是新浪亟需帶給資本市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