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30年,只有中國互聯網擊敗了美國“入侵者”。
淘寶、天貓擊退eBay和亞馬遜,百度“趕”跑谷歌,QQ消滅MSN,滴滴出行“吃掉”Uber中國服務,TikTok還“反攻”美國市場。但在一個14萬億元規模的全新市場,多達500家中國創新公司的集團沖鋒(創始人不乏BAT出身的老兵),卻被一家美國企業打敗。這就是特斯拉。
去年德國汽車管理中心(CAM)確認特斯拉是全球最大新能源車企,交付36.7萬輛,主攻B端卻受累于補貼退坡的比亞迪位居次席,交付21.6萬輛。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也占據優勢。去年新能源汽車總上牌數120萬輛,其中乘用車86萬輛,但相當一部分B端補貼產品,為反映C端實銷情況,造車新勢力一般都習慣用“上險量”的概念。按這個標準,特斯拉去年國內交付45345輛絕對領先,在全年進口的5.6萬輛新能源車中特斯拉也貢獻了8成。
然而,今年的數據更嚇人……

即使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餐飲外賣行業依然期盼風口。這個判斷背后的一個依據是:2003年非典期間淘寶、京東的崛起。彼時,人們因非典困于家中,開始嘗試網上購物,中國的電商市場被開啟,淘寶、京東隨之壯大。
2020年暴發疫情后,減少外出的人們開啟居家生活,餐飲業的堂食業績幾近清空。很多人自然而然地認為,餐飲業轉向外賣是降低損失、自救的好辦法。幾乎一夜之間,從大型連鎖到獨立餐廳,無數餐飲企業轉向外賣。在3月18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一份報告中,91.6%樣本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發力外賣產品,73.2%企業嘗試拓展團餐外賣業務。
然而目前來看,蜂擁而至的“轉型”并沒帶來理想效果。

對于軟銀和孫正義而言,這注定是難熬的一夜。據相關媒體報道,4月13日晚間,軟銀發布2019財年業績預測,首次公布了一組數據:基于市場環境惡化的判斷,預計本財年經營虧損1.35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880億元),預計本財年凈虧損7500億日元。
為何出現如今驚天巨虧?軟銀對此解釋,主要是因為旗下軟銀愿景基金的投資在2019財年將出現1.8萬億日元的巨幅虧損,再加上如今遭受疫情沖擊,該基金所投資的公司價值出現了大幅下跌。
回顧2020年第一季度,軟銀至少出現了兩家公開破產的被投企業—美國知名電商平臺Brandless和明星創業公司OneWeb。更為關鍵的是,這個數字仍在擴大。

羅永浩在4月1日的“抖音”直播首秀中,一共上架了23件商品,其中,7件是小米及其生態鏈企業的產品。小米手機的“二號首長”盧偉冰還現身直播間,給羅永浩捧了一回哏兒。4月10日羅永浩第二次直播中,小米和生態鏈企業又貢獻了3件產品,對“作秀”的羅永浩和坐莊的“抖音”,不可謂不支持。
雷軍的經營哲學里有一條:“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雷軍的“敵人”,同義詞基本是“友商”,字節跳動和小米之間不存在競爭關系,既然不是敵人,業務合作又頗為熱絡,以雷軍的標準,雙方可以說是朋友了。不過,小米的朋友不止字節跳動這一個,而字節跳動正相反,可能就剩下小米這一個朋友了。
在羅永浩直播中分量頗重的阿里巴巴,曾被認為是字節跳動的朋友之一,但隨著“抖音”對在內容生態中建構電商的日趨重視,雙方的友誼大有“翻船”的危險。

受疫情影響,線上產業迅速發展,在此過程中,直播帶貨成為不少行業突破線下瓶頸的新出口。
筆者了解到,帶貨主播們不再是最初的素人、草根,在藝人、明星紛紛涌入后,如今,還吸引到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奧康國際董事長王振濤、浙江紅蜻蜓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錢金波等一眾上市公司的老板們拋開數十億元人民幣身價,跨界走入直播間。對此,招商證券調研數據也預測,2019年直播電商總GMV(成交總額)約超3 000億元人民幣,未來有望達到萬億元人民幣體量。
然而問題是。這些企業老板、高層們直播帶貨,是疫情下的特例,還是會成為常態?直播帶貨的紅利還有多久?

從2010年在A股創業板上市至今,樂視網的資本市場之旅持續了大約十年;這個旅程快要結束了,因為它已經停牌11個月之久,并且隨時可能啟動退市流程。最近兩年,已經沒有什么分析師予以覆蓋、沒有什么機構投資者持有了(前期被深套的除外)。現在關于樂視網的新聞大部分與訴訟索賠有關。
過去一年,筆者曾經幾次跟投資圈內的朋友聊起樂視網,聊的都是同一個話題:當年的樂視網究竟是騙局還是賭局?或者說,當年的賈躍亭究竟是騙子還是賭徒?我們沒有形成一致意見。私下里,筆者就這個問題思考了很多。把樂視網經營失敗的性質研究清楚,對未來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前車之鑒,后事之師,一切歷史研究都是為了指導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