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9日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介紹了中國國防經費的主要用途,《環球時報》記者發現,與2019年的回應相比,出現了新變化。
剛剛結束的兩會公布了今年國防支出預算,比上年度增長6.6%,繼續保持適度穩定增長。任國強表示,中國的國防費主要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持續改善部隊工作、訓練和生活保障條件,提高和改善官兵生活福利待遇。二是穩步推進武器裝備現代化建設和“十三五”規劃明確的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建設,淘汰更新部分落后裝備,升級改造部分老舊裝備。三是落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決策部署,保障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等資金需要。四是保障部隊戰備訓練以及執行國際維和、護航、人道主義救援、搶險救災等多樣化軍事任務。
在2019年2月的發布會上,任國強介紹稱,中國國防費按用途劃分主要有三個部分,分別是人員生活費、訓練維持費和裝備費。國防費的保障范圍包括現役部隊、預備役部隊、民兵等。與之相比,今年的國防費用途單列出“落實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決策部署,保障軍事政策制度改革等資金需要”。相關人士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部分費用在國防費用中有一定比例,所以單獨列出。此外,今年的國防費用將保障實戰化訓練和執行國際維和,護航等多樣化軍事任務合并列出,皆歸于軍事任務一列。
任國強29日還介紹了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艦的最新訓練情況:“根據年度試驗計劃安排,中國海軍正在組織山東艦進行海上試驗,結合開展相關科目訓練。此次訓練,目的是檢驗武器裝備性能,提高航母訓練水平,進一步提升部隊履行使命任務能力。”據報道,山東艦于25日離開大連造船廠,出海執行軍事任務,這是山東艦入役5個月來的首次航行訓練。
相關軍事專家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山東艦已經初步形成戰斗力。具備執行任務的能力或是完成訓練大綱相關的訓練內容即為初步形成戰斗力的標志。▲
(郭媛丹)
環球時報20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