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豬瘟病毒環境耐受力強,滅殺的基本原則是“七分清洗,三分消毒”。
去除有機物(干洗)→預浸洗滌→使用清潔劑清潔→沖洗去除洗滌劑→干燥→消毒→消毒劑作用→沖洗→干燥。
清潔是消毒過程中不可忽略的步驟,清潔的作用:一是去除可能抑制消毒作用的油、油脂、滲出物或糞污等;二是減少微生物,以保證消毒效果。
2.1 清潔方式
2.1.1 干洗
(1)從生產區或設備中去除所有污染物和有機物質(例如土壤、糞便、飼料和墊料),移走并無害化處置這些物質,避免有機物質降低消毒劑的消毒效果。
(2)處理和處置廢物應盡可能減少病原體在土壤、空氣或水中的進一步傳播。由于有傳播微生物的風險,不應使用鼓風機進行干洗。
(3)用水濕潤區域或物品,控制灰塵和病原體的氣霧化(浸泡前)。
(4)清潔所有區域、設備和物品,包括地板、燈具、風扇葉和百葉窗等。
2.1.2 濕洗
(1)清洗前,關閉電氣設備,將其密封或移走。
(2)必要時,擦洗和刮削去除油、油脂或滲出物,確保清潔干凈。
(3)特別注意清除積聚的污垢。
(4)深裂、裂縫、凹坑、孔隙或其他表面不規則的地方,應控制排水,防止污染擴大。
(5)根據需要,使用低壓或高壓水槍沖洗,去除環境中經常存在的尿液、糞便以及孔隙中的污染物。
(6)使用90 ℃以上熱水進行清洗。條件允許時,使用熱蒸汽清潔方法清理裂縫和管道內部。
2.2 清潔劑的選擇 見表1。

表1 清潔劑類別及清潔效果比較
3.1 消毒劑的種類(表5)
3.1.1 高水平消毒劑 殺菌譜廣、消毒方法多樣,包括二氧化氯、次氯酸等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甲醛、過硫酸氫鉀等消毒劑及一些復配消毒劑。
3.1.2 中等水平消毒劑 溶解度好、性質穩定、能長期貯存,但不能作滅菌劑,包括碘類(碘伏、碘酒)、酚類、醇類、雙鏈季銨鹽類、醇類等消毒劑。
3.1.3 低水平消毒劑 性質穩定、能長期貯存,無異味,無刺激性,但殺菌譜窄,對芽胞只有抑制作用,無顯著殺滅作用,包括單鏈季銨鹽類、胍類等消毒劑。
3.2 消毒劑的比較 見表2。
3.3 消毒方法 見表3。
3.4 不同場所的消毒劑選擇 見表4。
3.5 選擇消毒方法的基本原則
3.5.1 高效 即快速徹底殺滅目標微生物,病原污染不反復。
3.5.2 安全 即對人畜安全,毒副作用小,保護消毒物品不受或少受損。國家正式批準的產品。
3.5.3 環保 即作用后易分解、無殘留或極低殘留,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輕微。
3.5.4 經濟 即成本低,畜牧養殖適用,且實地操作簡單。
3.6 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
3.6.1 消毒劑濃度 消毒劑的有效濃度與消毒效果一般呈正比。
3.6.2 作用時間 作用時間與消毒效果呈正比,濃度越高消毒時間越短。

表2 消毒劑的穩定性及消毒效果比較

表3 不同消毒方法類別與適用范圍

表4 不同場所的消毒劑選擇

表5 消毒劑的類別及毒副作用
3.6.3 病原微生物的數量 微生物越多,需要消毒劑的劑量越大。
3.6.4 溫度 消毒速度通常隨溫度的升高而加快,故溫度高滅殺效果好。
3.6.5 酸堿度 有些消毒劑酸堿度的改變直接影響消毒效果。
3.6.6 有機物質或拮抗物質 一些有機物對病原有保護作用,影響消毒效果。
3.6.7 消毒頻率 消毒頻率越高,消毒效果相應越好。
集中收集清潔沖洗與消毒后沖洗產生的污水至污水處理池,并按比例投放含氯消毒劑消毒處理,其排放應符合《GB 18596 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1.1 豬欄的清潔消毒
1.1.1 用熱水及除垢劑清洗所有的豬欄、水管等固定設備,再用鋼絲球加清潔劑擦拭豬欄,然后消毒、干燥。
1.1.2 清掃欄舍表面的灰塵、飼料殘渣、糞便和蜘蛛網等。
1.1.3 使用2%燒堿水充分潑灑,軟化硬塊,24 h后清洗。
1.1.4 使用高壓水槍徹底清洗欄舍后,晾干。
1.1.5 用過氧乙酸、次氯酸、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劑徹底消毒,次日重復1次。
1.1.6 用生石灰+燒堿混合成20%的生石灰乳,徹底覆蓋欄舍、墻面和地面。
1.1.7 用甲醛+高錳酸鉀或商品化的煙熏劑熏蒸欄舍,或使用微酸性次氯酸溶液、二氧化氯溶液霧化消毒,密閉48 h。自然干燥,或者加熱干燥后,通風。
1.2 豬舍內設備、器具的清潔消毒
1.2.1 豬欄等鐵制品,進行火焰消毒。
1.2.2 可浸泡的器具,用2%燒堿或含氯消毒劑等浸泡24 h。
1.2.3 將所有能拆卸的設備,如豬欄、漏縫地板、產床隔離板、保溫箱、手推車、柜子、架子、門窗、燈具等,移至室外清洗、消毒后,晾曬。
1.3 豬舍內外墻及通道、地面的清潔消毒 清洗消毒后,涂抹上石灰漿,復產前重復兩次。干燥后將所有小設備、門窗、地板、擋板、漏縫板移走,在地面噴撒生石灰或燒堿(可用專門的粉末噴撒設備,提高噴撒均勻度)。
1.4 糞污及其管道的清潔消毒
1.4.1 先處理干凈豬舍內外糞溝和舍內漏糞板下的糞尿,清空糞水池后,再進行清洗消毒。
1.4.2 對所有糞污痕跡或糞污堆積物噴撒上生石灰,并攪拌、混勻。
1.4.3 清理所有排糞管道及蓄糞池,然后沖洗、消毒。
1.4.4 用60 ℃以上的熱水清洗所有漏縫地板、糞池、糞溝,徹底清洗后再用2%燒堿消毒。
1.4.5 清理的糞便應進行深埋、堆積發酵等無害化處理。如深埋處理,應撒上生石灰。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