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

導演洪濤絕對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標志性的人物,從《百變大咖秀》《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他的一系列節目成功填補了觀眾們的娛樂時光。《歌手》8年,洪濤從導演變成監制,但仍是《歌手》最重要的一個符號。我們和洪濤導演聊了聊《歌手》的8年,也想和這位電視綜藝節目的老師預測下2020年的綜藝潮流。
《歌手》這個節目,從我個人來說,無疑是我自己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節目,首先很喜歡這個節目,其次一個是緣于對音樂的喜愛熱愛,能更多地看到這么多人因為這個節目、因為音樂而獲得這么大的一個力量,似乎在每一年像一個大家特別期盼的事情來說,自己能作為一個從開始打造這個節目、參與這個節目的人來說、一個導演來說,在職業生涯當中我覺得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在人生當中也是一件挺無憾的事情。
但是作為一個電視人、內容人,其實做完第三季之后我就時時刻刻在提醒著自己應該要翻篇了。
因為第三季真的是一個夢幻般的陣容,無論是首發的還是每一個補位的,包括當時我們叫踢館賽制應用,還有每一個人真的是不能再重復,可能很難再去重復的一個,每一個都非常非常的棒,然后包括它的影響力所創造出來的作品、節目時間,我覺得是很極致的了,應該算是《歌手》這個節目,如果第一季是橫空出世,第三季應該是一個巔峰,無論是陣容還是音樂所帶來的感動等等。
那么,往后做的話,觀眾一定用這個最高的標準來要求,希望看到更強的音樂、更好的音樂,更期待的、更驚喜的表現,其實是很難的,但是我們在一個個點上會有突破新鮮的,但是如果整體來做的話確實是很難,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沒有,我覺得存在就是合理。這個節目的品質和自己對這個節目追求的標準永遠在,觀眾一定還是會看。國外有一個概念,不追求爆款而是做長壽節目,有很多節目很長壽,比如《與星共舞》20年了,包括《美國偶像》等等都是很長壽很常青的節目,它會一直做下去,觀眾想看就是市場的存在,當然如果你永遠覺得它是一個現象級節目,所以它必須每季都爆,那這是一種奢望,也不可能。
這倒不是,我喜歡的節目很多,做電視需要你是個雜家。我很喜歡音樂,但是這個節目可以產生那么大的力量是我自己沒想到的,雖然整個過程非常難,但是我很享受在這個節目當中的過程,特別是跟這些頂尖的音樂家在一起,大家創造出一些好的作品,產生出新的西。
肯定,這毫無疑問。今年是《歌手》第一次有主題——“當打之年”。熟悉《歌手》的觀眾都應該知道,每季的歌手都是多層次、多風格的,既有殿堂級的歌手,也有中堅力量和年輕歌手。但今年確實在邀請歌手上遇到了瓶頸。我的人選名單上有幾個名字是我每年都會去邀請的,到今天都沒成功。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原因,當然這些理由我也理解。
所以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有了今年的“當打之年”,邀請這些真正在音樂市場中是中流砥柱的歌手。
觀眾們都喜歡看神仙打架,魔王沖擊,但真的太難實現了。
我覺得沒什么變化,現在的媒介平臺多了,整體制作水平都提高了,你的對手變得更強,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是我個人的感覺。
我覺得一直都難。我從1998年開始從事電視行業,20多年的從業經歷里一直覺得追求爆款很難。每個時代都有創新的問題,以前比如零幾年的時候我有一檔節目《歌友會》或者《快樂大本營》,大家做做游戲唱唱歌都會有很多人看,因為當時別的節目都還很沉悶,人無我有,但是現在大家不僅有而且都越來越優了,不管是電視同行還是網絡平臺等等,所以怎么樣來保持你自己的領先一直都是最重要的。
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專或者我創吧,如果能夠憑空創造出一些大家覺得不可能的領域,然后又很精彩又很好看的話,我覺得這個機會永遠是在的。
比如說像《聲臨其境》,之前沒有人認為配音會成為一個受歡迎的節目;《聲入人心》也是,以前選秀的時候唱美聲無論好壞都會被淘汰掉的,因為跟流行不太一致。但《聲入人心》確確實實把這個行業的資源優勢做到了極致;《舞蹈風暴》也是這樣,我們以為流行舞這種現代一點兒的選手會火,但是后來發現只要極致地發揮,給大家看到原來舞蹈也能夠產生這樣的魅力,應該說是一種互相啟發性的。

黑色襯衫Cerruti1881藏藍色印花套西麂皮皮鞋均為Giorgio Armani
我從來都不覺得自己知道某種潮流,我也不去預測它,我覺得對于做內容的人來說,你去創造潮流才是一個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你比如說在《歌手》之前我也不認為做一個明星比賽就會是一種潮流。比如說像《中國有嘻哈》,在那之前大家也沒想到嘻哈在中國的受眾有那么多人。我覺得所謂的潮流和趨勢就是一個“新”,你能夠挖掘出一個出乎大家意料的東西呈現在大家面前,它就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潮流。做《爸爸去哪兒》的時候沒有人覺得親子是一個潮流,一定是人做出來之后才能引領并成為一種潮流。
我們每次做觀眾招募的時候很多觀眾興奮得像朝圣般涌來,我覺得“當打”并不見得是市場上收視率最高、最受矚目、大家最熱議的,但一定是有一些人深深地愛著這個節目,只要有需要我覺得它還是“當打”的。
我還是希望能夠在“新”上吧,在形式和題材的“新”上能夠找到一些突破口。可能會向垂直領域深耕,還有一個就是年輕,人的情感,你只要找到新的方式應該都會有機會。當然音樂、表演舞蹈這些主流娛樂的形態,永遠也還有機會,但是你用什么方式用什么樣的突破口來塑造它打造它,可能對我們來說考驗會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