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田原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疊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銀行風險偏好下降的趨勢較為明顯。今年4月定向降準政策及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緩解目前我國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上升的趨勢,增加實體經濟的流動性,進而增加銀行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規模,防止企業出現違約、破產,有助于實現保就業、保增長的政策目標。
關鍵詞:貨幣政策工具? 定向降準? 融資成本? 流動性
今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分別于4月15日和5月15日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以下簡稱“4月定向降準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以下簡稱“4月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政策”)。
筆者認為,上述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的同時運用將有助于降低中小銀行同業間的融資成本,促進銀行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切實降低實際融資成本,防止企業出現違約、破產,從而實現保就業、保增長的政策效果。
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并用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增長面臨的內外部壓力陡增,宏觀政策的調節力度也在不斷加大。4月定向降準屬于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而4月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屬于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這也是我國自2008年以來首次對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進行調整。這兩項貨幣政策工具在具體實施方面有所不同。
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調整貨幣數量來影響經濟,通常由央行主導且對宏觀經濟變量的影響較大,但具體的實施效果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銀行自身的行為。
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通過調整資產價格來影響金融機構的行為,央行與金融機構之間存在較為明顯的互動。例如,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規模是其基于市場形勢的判斷而自主決定的,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將通過調整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的收益來影響其信貸投放。
逆周期調節政策將發揮積極作用
央行同時運用數量型和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可強化貨幣政策傳導力度,實現政策調節目標,具有深遠意義。
(一)緩解銀行惜貸狀況,更好地服務以小微企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景氣度下滑、中美貿易摩擦增多,我國經濟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銀行風險偏好下降的趨勢較為明顯。在數次降準后,當前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已較為充裕,但一些銀行的信貸投放動力,特別是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動力仍顯不足,不利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4月定向降準政策將緩解銀行惜貸狀況,擴大其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規模。
在我國尚未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期間,我國的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一般隨著存貸款利率的調整而相應調整,以避免在降息后銀行將資金存放在央行而不投放至實體經濟。隨著近年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央行對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的調整逐步減少。上一次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的調整是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當時全球經濟景氣度下降,我國也存在經濟下行的風險,銀行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仍收縮信貸,選擇將資金存放在央行,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大幅上升(見圖1)。在此情況下,央行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99%下調至0.72%,以促使銀行進行信貸投放。
今年4月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政策將緩解目前我國銀行超額存款準備金率上升的趨勢,有利于增強實體經濟的流動性,進而增加銀行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規模,避免小微企業因資金問題而出現違約、破產,從而實現保就業、保增長的政策目標。
(二)為利率進一步下行打開空間
當前我國正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短期貨幣市場利率,進而傳導至長期利率。為穩定市場對短期利率的預期,央行逐步探索構建利率走廊機制,將短期貨幣市場利率穩定在利率走廊區間。當前我國的利率走廊已基本構建完成,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是我國利率走廊的上限,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是我國利率走廊的下限。此前,銀行間以利率債為質押物的回購加權平均利率(DR001)在幾次下探至接近0.72%的水平后均迅速上升(見圖2)。在4月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被調低后,將會有更多的資金進入貨幣市場,貨幣市場的短期利率下限將下降,而作為貨幣市場中資金需求端的中小銀行將有機會獲得成本更低的資金。同時,短期利率的下行也將逐步向長期利率傳導,有助于債券市場利率進一步下降,進而引導實體企業貸款利率下行。
(編者注:1.請將藍色圖例改為“DR001”;2.將灰色圖例改為“1天期中期借貸便利中標利率”)
作者單位:新世紀評級研發部
責任編輯:印穎? 鹿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