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對學生情感能力與興趣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初中音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予以足夠重視,遵循科學化的教學原則,采用有效的措施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與學習興趣,打破傳統教學工作模式的局限性,在全面提升整體教育水平的情況下,使得學生在積極學習音樂知識的情況下,形成良好的情感能力,提升學習興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學生情感能力與興趣;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7-0143-02
【本文著錄格式】解存才.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能力及興趣培養的對策探究[J].北方音樂,2020,04(07):143-144.
前言
初中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積極改良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工作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情境,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和學習興趣,從根本上達成音樂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美育的發展。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能力與興趣培養的重要意義
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工作中,要想有效的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應該重點強調學生學習興趣與情感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在音樂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體驗。初中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與興趣,可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脫離低級趣味,在高雅文化的熏陶下,提升音樂知識學習的綜合素養。教師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與興趣,還能有效拓寬學生思想深度與思維廣度,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思維,全面提升學習效果,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打破傳統工作的局限性,形成良好的教育指導工作模式與機制,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由此可見,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與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值得進行推廣。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情感能力與興趣的培養措施
初中音樂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總結豐富的經驗,重點培養學生情感能力與興趣,打造良好的課堂環境氛圍,提升整體的教育工作質量。
(一)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情感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情感屬于情感化與審美化的重要標志,而音樂屬于一種情感藝術,與其他的藝術相較,可以直接的進入到學生的情感世界中,將情感作為學生主要的心理因素,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審美感受動力,還能有效提升教育工作效果。在此情況下,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觀念意識,遵循情感性的音樂教學工作原則,在燃起學生情感火花的情況下,通過情緒的激發,使學生形成音樂審美的習慣,在音樂審美的過程中,形成對審美對象的良好感知能力,培養學生音樂的情感能力,將教學指導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初中《思故鄉》課程時,可指導學生體會歌曲中的孤獨感情、悲哀感情與思鄉感情,在教學指導工作中,為學生講解歌曲的背景知識與特點知識,引導學生欣賞歌曲,這樣在欣賞的過程中,可以對其中的情感與內涵產生良好的體會,與學生共同進行作品的探討,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的情感能力,從而全面增強整體的教學效果。
(二)重點培養學生感知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教師培養學生的感情能力,就應該重點提升其感知能力,通過有效的感知理解音樂感情,以此提升學習效果。首先,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聽覺感知能力,指導學生感知不同音樂的音調、音色與時值等等,這樣在學生感知與認知聲音的情況下,可有效辨別各種樂器聲音,增強聽覺方面的靈敏度。教師將教學與操作相互整合,可引導學生將知識轉變成為技能,全面增強其樂譜識別能力和歌唱能力。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將操作練習與教學講解整合,將感知能力的培養貫穿到整體的教學工作中,有效提升整體的教育工作質量;其次,要在實際工作中認真指導,引導學生形成樂譜時值與高低的正確理解,能夠從樂譜中選擇出難唱的樂段,然后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1]。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初中音樂《彎彎的月亮》課程知識,可先挑選出難唱的樂段,重點為學生指導,然后引導對學生獨立性的進行練習,在視唱的過程中,可以形成對音樂的感知能力,提升學習效果。在此期間,教師應該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在學生有所進步之后給予表揚與鼓勵,利用積極的評價語言感染、鼓勵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感知能力與情感能力,充分激發其學習興趣[2]。
(三)學生想象力與思維能力的合理培養
從本質上來講,音樂與文字之間存在不同,在文字中會將概念與思想全面表達出來,而音樂是在人們感知的情況下,對各種作品塑造形象,形成一定的想象,在情感共鳴的情況下,深入理解音樂內容。在此情況下,初中音樂教師就應該重點培養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利用視唱教學方式、音樂欣賞教學方式、實踐操作練習教學方式等,培養學生的視覺能力與聽覺能力,在鍛煉學生思維與想象力的情況下,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情感心理活動,全面提升情感能力與思維能力,在多元化的教學工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
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初中音樂《我是中國人》課程,可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利用四肢語言將愛國情感表達出來,使得學生在音樂的律動中,充分感受到歌曲的愛國主義情感,形成良好的愛國情懷。且在教學期間還需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力,指導學生在想象的過程中,對音樂歌曲形成全面的感知,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增強整體的教育指導水平,并通過合理的方式為學生營造出良好教學環境,激發出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4]。
(四)為學生營造趣味性的環境氛圍
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該營造出具有趣味性特點的教育環境氛圍,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全面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與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工作,使得學生在學習各種音樂知識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深入體會音樂作品的情感,在形成良好情感能力的情況下,激發學習興趣[5]。
如初中音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讓世界充滿愛》課程知識時,可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搜集一些“關愛”元素、“大愛”元素圖片與視頻,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在學生體會音樂情感的情況下,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的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按照音樂旋律自主編排故事,不同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之間基于關愛,在良好情境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育指導效果[6]。
三、結語:
初中音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總結相應的經驗,按照當前的教育工作特點與實際情況,構建出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合理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拓寬學生的音樂學習思維,不斷增強學習效果,這樣在合理培養學生情感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從根本上增強各方面教育指導效果,為學生提供專業化的指導,從根本上促使教學質量的增強。
參考文獻
[1]趙秀平.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能力及興趣的培養[J].黃河之聲,2019,45(18):111-122.
[2]高梅.初中音樂教學中對學生情感能力及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11(3):155-299.
[3]劉秀娟.初中音樂教學中如何增強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把握[J].新課程·中旬,2016,3(2):17-44.
[4]曾歡.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樂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22(11):52-99.
[5]羅亞男.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9,46(21):202-233.
[6]孟琳.基于核心素養的音樂欣賞教學重構[J].教育藝術,2019,11(10):4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