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刃木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雖然天氣一年比一年炎熱,但人類還是幸福快樂地度過了每一個夏天,這首先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后羿,他在十幾萬年前射掉了九個太陽;一個是美國人威利斯·開利,他發明了空調。后羿是不是真的射掉了九個太陽,暫且不說,開利發明了空調,卻是真正拯救人類于水深火熱之中。
1901年,開利獲得了康奈爾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的碩士學位,并成為水牛城鍛造公司一名采暖工程師。有一年冬天,一家彩色印刷廠的老板找到水牛城鍛造公司,說他廠里的印刷品質量極不穩定,導致不得不重新印刷,希望他們能夠幫助解決這個棘手問題。水牛城鍛造公司不太想接這單生意,但也不敢怠慢這個老客戶,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便落到職場新人開利的身上。
不承想,開利誤以為這是領導器重他,于是拼了命地鉆研。在當時,這可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剛開始開利也不得要領,直到冬季的某一天,看見火車進站的時候,噴出濃濃水汽,讓他靈機一動:充滿蒸汽的管道可以使周圍的空氣變暖,那么將蒸汽換成冷水,再讓空氣吹過水冷盤管,周圍就會變得涼爽了。空氣中的水分冷凝成水珠,讓水珠滴落,最后剩下的就是更冷、更干燥的空氣了。之后,開利根據國家氣候表,計算出了印刷時需要的溫度、濕度,并為印刷廠安裝了自己設計的設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空氣調節系統,也是“空調”一詞的由來。
每到夏天,除了空調之外,電風扇也是人們消暑時最常用的電器之一。不過,相比之下,電風扇卻是幾個人“傳遞式”發明創造的。
1830年,美國發明家詹姆斯·拜倫從鐘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是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人爬到梯子上去上發條。
1872年,法國發明家約瑟夫對機械風扇進行改進。他研制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款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要精致得多,使用時也方便不少,一時間成為貴族們在炎炎夏季的寵兒。1880年,美國發明家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臺電風扇。兩年之后,美國克羅卡日卡齊斯發動機廠開發出商品化的電風扇。從此,有扇葉的臺式電風扇便進入了千家萬戶。
一到夏天,許多地方聚蚊成雷,總有人被叮到懷疑人生。
1908年,當時頗具盛名的上海中西大藥房董事長周邦俊先生,參考《中華藥典》一書,以玫瑰、茉莉等多種花的香精,加上酒精調配研制出一種盛裝在綠色玻璃瓶的花露水。“花露”二字取自宋朝文學家歐陽修之詞《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中的“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當上明星是很多女孩的夢想,所以周邦俊先生便將這瓶透明綠色的香水取名為“明星花露水”,并且將標志設計成一位拉著舞衣裙擺款款答禮的女孩,主攻女性市場。隨后,花露水席卷上海,一躍成為知名的國產香水。最重要的是,它還能拯救人們被蚊子叮咬后的“傷痕”,甚至可以預防被蚊蟲叮咬。
夏天來了,空調、風扇、花露水可以說是防暑降溫的三大利器。涼一夏,爽一夏,舒適清涼度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