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
摘? ?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中園林綠化建設水平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景觀生態學在構建綠色景觀、優化景觀格局、保護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有著重要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生態學;園林綠化;應用
1? 引言
現代園林應用實踐中,遵循功能性、藝術性、社會文化性是基本原則,并要滿足社會、民眾對生理、社交、安全等需求。當前,生態意識與生態處理已是社會發展中至關重要的問題,園林業的建設和發展也必須注重生態學原理的結合性應用,使園林回歸自然,呈現出人類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文明時代。
2? 生態學在園林中應用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教育的普及,對于生態環境,群眾有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關注,使得城市園林在近幾年有了很大發展[1]。過去,城市中園林的存在主要是為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提供游覽觀賞的景區。城市園林所覆蓋的區域是專門為城市居民提供的文化休息地點。但是,如今的城市園林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與進步。現在城市中的園林景區最為重要的特征已經不只是觀賞性,城市園林還有維護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特征。與過去城市園林的面積相比,如今城市園林的面積已經實現了較大程度的擴展。建設城市園林需要提前規劃。在確定建設城市園林綠地時,必須要依據城市中心乃至城市郊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完成規劃后再開始建設工作。對城市中心乃至城市郊區進行實地考察,將有助于城市園林規劃人員更加深入地了解城市當前的生態條件、植物資源。而在全面掌握城市信息后,城市園林的規劃人員可以結合生態原則,應用科學技術建設城市園林,優化城市環境。
3? 園林建設中的生態學原理應用理念
3.1? 對居住區的綠地建設
城市的綠地類型主要分為兩種:配套綠地和非配套其它類型的綠地。其中配套綠地的使用范圍包括有:城市中的工業用地、道路交通方面的用地和人們生活居住區的用地,在城市綠地的總量占比約為:60%,也是城市綠地建設的基礎部分。居住區綠地歸屬于配套綠地類型其中的一種,它占據配套綠地總量的較大比例,而且這種類型綠地植物的種類特別豐富且多樣性,同時具有靈活布置的特點,因此,需要特別重視對植物生態效益的選擇、配置及評價等。比如:對景觀進行配置的設計方面,需要對自然群里的模擬和立體化,景觀的多層次及自然化等多加強調,才能使植物的生態功能得以有效地發揮和確保植物群落地良好發展。又如:生態效益評價模塊對配置植物的景觀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且是居住區的綠地實行生態效益的重要部分。
3.2? 園林綠化設計
在城市園林綠化設計方面,要通過科學的植物配置與藝術的構圖原理,實現綠地的生態效益。一方面要優先使用價格較低、適應能力強、本地特色鮮明的鄉土植物,適當引進一些外來的優良適生地植物,積極利用自然植物群落和野生植被,大力推廣宿根花卉和自播能力較強的地被植物,營造具有濃郁地方特色和郊野氣息的植物生境。另一方面要合理栽培不同季相的植物,打造“四季常青,三季觀花,兩季觀果”的景觀生態環境。在設計上應用喬、灌、花、草復層式群落栽培,落葉樹與常綠樹并重,彩葉樹與芳香樹種搭配,充分發揮植物本身形體、線條、色彩等隨季節變化的藝術美感,使人們在休閑時享受園林綠化帶來的意境美和層次感。同時,利用植物的降溫、增濕、吸碳、釋氧、減噪、滯塵、安全庇護等優勢,為市民打造一個具有生態、休閑、緩解市區熱島效應的生活空間。
3.3? 公園綠地建設
在城市園林建設中,公園綠地是極其關鍵的一部分。城市的公園綠地,不僅能夠直接體現城市植物乃至生物的多樣性,也能夠體現整個城市綠地的平均質量與綠地面積占比。即使是在同一個城市中,不同的公園綠地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在對同一個城市的不同公園綠地進行規劃布置時,公園綠地的規劃人員應當結合當前公園實際情況選擇更合適、合理的植物配置方式。城市生態公園包含更多的生態景觀,如季節變換、群落演替等。生態景觀的存在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美的享受。近年來,在各大城市中,建設植物園被提上了建設日程,這也說明城市生態公園觀賞性與生態教育作用愈發被人們重視。相信在未來將會有更多城市建設植物園,植物生態學也將有更為廣闊的用武之地。
3.4? 保持園林植物群落多樣性
基于生態學原理進行園林植物的配置,按照多樣性原則進行植物配置,保持植物群落的多樣性,植物的種類越豐富,生態系統就越穩定,園林景觀的穩定性就越強。楊俊杰在關于植物配置應用研究中提出了構建植物群落的原則,包括物種多樣性原則、地帶性原則、群落的季相變化以及垂直結構。因此,在園林植物配置時,盡可能配置多種植物群落類型,增加植物種類的豐富度和物種的異質性,并按照群落穩定性的原則合理進行群落要素的組合,以獲得較為穩定的群落和園林景觀。可選用壽命長、生長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的植物,合理搭配常綠樹與落葉樹,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長速度以及成年后植株的大小,合理控制苗木栽植間距,注意群落的立體結構(喬、灌、草、和地被植物),進行多種方式的植物組合,以形成穩定的復層結構。
3.5? 園林病蟲害控制
近年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快速發展,苗木調運不可避免帶來一些檢疫性和危險性有害生物(如溝眶象、巨胸脊虎天牛等),這些害蟲由于防控不及時暴發成災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和觀賞性,對園林綠化成效造成極大的破壞。因此,園林綠化部門要加強苗木調運檢疫工作,及時開展園林植物病蟲害監測、防控工作,從而降低危險性有害生物所帶來的損失,有效控制病蟲害擴散蔓延。
3.6? 運用具有生態效益的園林植物群落植物會受到群
落周邊環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但對不同的樹種其影響程度不同,人們可以根據各種植物對大氣污染的反應程度來判斷空氣的污染狀況。在園林設計的研究中提出,要運用具有生態效益的園林植物進行種植。不同的園林樹種其生態作用和產生的效益不同,有的相差很大。為了提高園林植物景觀的生態效益就需要選擇那些對污染氣體有抗性且生態效益高的樹種。列出了北方常見植物對煙塵抗性的等級,其中柏樹(PlatycladusorientalisL)、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inn)、垂柳(Salixbabylonica)、白蠟(Fraxinuschinensis)對煙塵的去除作用顯著。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石油、天然氣等高能源的使用量不斷上升,SO2、HF和Cl2等有害氣體已經成為了大氣污染的主要源頭。園林植物的形態、葉量、葉面積大小以及氣孔開度等與植物吸收和凈化SO2的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即使是生物量相同的植株其吸收硫的含量也是不相同的。在對北京房山區32種綠化樹種對大氣中SO2的凈化作用的比較中證明,樹木對SO2吸收、積累的能力由強到弱依次為落葉喬木>灌木>常綠針葉樹,其中絳柳(Salixmatsudanaf.pendula)凈化SO2的能力最強。人們在利用植物的地上部分改善空氣的同時,也在利用植物的根系來吸收污染土壤的重金屬元素,以達到改善土壤的目的。
4? 結語
當前全球環境形勢日益嚴峻,自然環境受到多方面影響,自然植被也呈現出不斷退化的趨勢。因此,保護環境、生態系統的重要性也就愈發凸顯,生態保護方法的研究刻不容緩。在我國城市園林建設中,要想提升城市園林的觀賞性,增加城市園林的生態功能,讓城市園林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就必須重視植物生態學的合理運用,使城市生態環境實現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史力.淺析植物生態學在園林植物配置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2018(10):102.
[2] 李偉思.解析植物生態學在城市園林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8(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