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音樂作品表演上,電子管風琴是一件常用的發聲樂器,電子管風琴有著敏感的感應鍵盤,在電子管風琴對多種作品進行演奏時,需電子管風琴根據作品的風格以及樂器應有的發聲特點進行編排演奏。當電子管風琴與其他民族樂器融合時,電子管風琴不僅要適應融合其他樂器,還要將作品演奏出電子管風琴的風格與韻味。因此,本文就從電子管風琴的演奏特點及其編排角度來探討如何找尋與其他樂器演奏時的平衡與和諧。
【關鍵詞】電子管風琴;作品演奏;編配
【中圖分類號】J624.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8-0060-01
【本文著錄格式】劉會輕.略談電子管風琴演奏與編配的體會[J].北方音樂,2020,04(08):60,67.
前言
由于電子管風琴類型的多樣,只有當演奏者通過熟練掌握不同電子管風琴的方式來獲得電子管風琴的發聲技巧及其樂器的理論知識,才能進一步促進電子管風琴和諧的演奏其他更多經典音樂曲目,更好地完成電子管風琴的演奏和編排。
一、拓展新的演奏形式
1.雙排鍵電子琴作為現代電子樂器,在樂曲演出時能夠撐起整個弦樂隊聲部,平時眾多的弦樂隊聲部如今只需一個演奏者用雙排鍵電子琴就可以獨立完成弦樂隊的工作。例如由陳鈺楊創作的樂曲曲目《何時歸》就是專門根據雙排鍵電子琴來創作的現代電子琴曲目。該曲目使用了民樂、聲樂與雙排鍵電子琴結合的方式來演奏樂曲,除了民樂和聲樂之外的弦樂隊合奏只需交給雙排鍵電子琴來完成即可。
2.在樂曲《CITY》中,雙排鍵電子琴也在曲目中占有著重要地位,曲如其名,意在演奏城市的各種聲音,但是又不是單一的聲音,是具有音樂旋律的樂曲,但又能呈現出城市喧囂、熱鬧的狀態,其中也包含了手機鈴聲、戲院大曲等具有城市元素的音樂聲音。在該曲目中,雙排鍵電子琴幾乎是整首曲目中樂器演奏的主體,其曲目中的主旋律、織體、低音、特效和打擊樂的奏演部分都是由雙排鍵電子琴來完成,如此可見雙排鍵電子琴其音色特點的作用。
3.在交響樂曲作品《海上絲路》的改編中,一共有兩個版本:一是獨奏版,二是合作版。在獨奏版本中,雙排鍵電子琴作為整個樂曲的演奏樂器來奏演曲目,而合作版則是通過讓雙排鍵電子琴和笛簫以及古箏等民族樂器來演奏。
4.雙排鍵電子琴除了與民族樂器相互配合演奏之外,還能融入在美聲表演中,例如對花腔女高音代表作《遠山》的改編,雙排鍵電子琴與美聲的融合屬于中國乃至世界的首次表演形式,該種表演形式首次亮相就獲得了音樂專家的贊揚。
二、從演奏技巧中獲得新體驗
對于演奏技巧中的體會會隨著對作品的不斷欣賞以及演奏、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豐厚來感受音樂作品,在這些外在以及內在的作用之下,演奏者對音樂作品的體會會發生改變。尤其是在充分掌握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技巧之下,演奏者可以根據樂曲的演奏風格及電子琴的觸鍵來轉換。雙排鍵電子琴有著敏感的觸鍵,因此,演奏者在演奏時就需要注意音頭下鍵的力度,找準觸前的按鍵技巧,才能獲得雙排鍵電子琴觸后音色圓潤飽滿,完美呈現出電子琴的音質和樂感。
與此同時,在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上就是由于電子琴有觸前和觸后的敏感度,對于其他樂器演奏者的初次學習有著一定的考驗。例如鋼琴演奏者長期習慣于較強力度的觸前,就會出現厚重的顆粒感音質和強烈的音頭以及沒有得到飽滿圓潤的觸后。屬于長音樂器的雙排鍵電子琴在觸鍵上的學習是非常需要練習和技巧的。綜合最行之有效的演奏技巧就是下鍵后沒有觸鍵的手指高臺,這樣的指尖或保持著積極的演奏狀態,演奏的音質及整體水平都會突飛猛進。
為了更好地學習雙排鍵電子琴,可以通過學習電管風琴來達到指尖力度的控制,由于電管風琴沒有力度感應,因此,單憑時間長短來掌握音質的強弱,是需要學會控制指尖力度,該種樂器的學習與練習可以提高演奏者演奏雙排鍵電子琴的演奏技巧。基于演奏技巧的訓練,可以用管風琴演奏巴赫的作品,由于巴赫的作品中有著斷奏的演奏技巧,因此,管風琴在演奏時就身體各部位力度的相互配合,才能達到清晰流暢的音樂線條。例如最為關鍵的手指尖的力度及其腳掌對于斷奏的演奏力度和配合,需要演奏者氣息、力量、手臂、手腕的配合及協調,來帶動腳掌的協調演奏出斷奏的效果。因此,在通過電管風琴的演奏技巧的掌握過程中,有效地促進了演奏者身體力度的協調作用,從而在力度的練習與控制之下,進一步獲得了雙排鍵電子風琴的演奏基礎和技巧,并且使演奏者在演奏雙排鍵電子風琴時能夠將“斷中帶連”的斷奏演奏法良好地與之呈現。
三、何為電子管風琴的編配
從電子管風琴編配的字面上意思就能看出編配二字首先說的“編”,對于電子管風琴的“編”呢,就是指編曲;那么“配”也是顧名思義,就是指電子管風琴與其他樂器的組合搭配。總的來說,編配就是電子管風琴在演奏曲目時,電子管風琴針對曲目的編曲該如何與其他樂器進行搭配來演奏該曲目。對于編曲而言,狹義上的編曲含義較多,可以指對樂曲的改編和總譜的編配,本文也只是對總譜的改編進行探討。在整體的樂曲演奏中,總譜涵蓋了所有的聲部,是不同樂器演奏的總譜,包括了樂器演奏和人聲演唱的表演順序,將有秩序且有順序的垂直線條及小節線組合聯系的總譜能夠讓演奏者和表演者和諧統一地將樂曲完美呈現。
四、展現中國作品編創的新思路
最早雙排鍵電子琴是源自美國,在雅馬哈公司的推廣下傳入中國,總而言之,當時在中國的的雙排鍵電子琴樂譜中鮮有幾部中國演奏家改編的作品。在時代的發展之下,雙排鍵電子風琴的演奏方式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并且認為該演奏方式較為新奇,才有了許多的由雙排鍵電子琴改編的中國著名音樂作品。由于雙排鍵電子風琴屬于肢體配合協調的的樂器,就必須要考慮演奏時肢體的配合編排。與此同時,一同演奏的其他樂器也需配合雙排鍵電子風琴的演奏特點,因此,樂隊的演奏主旋律需要利用上鍵盤來演奏,下鍵盤用來演奏和聲、伴奏和副旋律,樂曲的低音部分被安排在腳鍵盤上。此外,為了增加樂隊演奏的難度,腳鍵盤必須也要管理部分旋律的演奏。自動伴奏放在引子和尾聲的部分能夠增添整首樂曲的生動性,另外,為了樂曲更加具有飽滿性,打擊樂是必不可少,比如像現代鼓足這種打擊樂的融入可以讓樂曲充滿強烈的對比,更大程度地達到交響樂的音色效果。
五、總結
綜上所述,電子管風琴的編配與演奏,不僅要從電子風琴這個樂器的獨特性本身出發,還要熟練地掌握電子管風琴的演奏技巧,懂得如何將電子管風琴與其他民族樂器相配合,相互融入來達到對一系列作品的改編。基于對電子管風琴的體會,只有真正深入電子管風琴的演奏技巧中,不斷地通過其他樂器的學習來促進對電子管風琴的力度的掌握,通過嘗試音樂曲目的改編可以更好了解到電子管風琴作為長音樂器的發聲特點,認識到演奏樂器時身體的配合與協調。對于音樂的探索是無止境的,通過不斷的鉆研和學習,雙排鍵電子風琴的表演方式將會出現在更多的音樂人當中。
參考文獻
[1]潘璐.電子管風琴即興演奏中前奏與尾聲的音樂創作[J].藝術評鑒,2016(10).
[2]陸周平.淺談雙排鍵電子琴演奏的藝術表現性[J].黃河之聲,2015(8).
[3]翟磊.略述巴赫《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的綜合藝術內涵[J].黃河之聲,2013(1).
作者簡介:劉會輕(1984—),漢族,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聲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