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愛玲
摘? ? 要:建筑工程造價是現代建筑行業(yè)中廣受關注的話題,直接決定企業(yè)市場競爭力及長遠發(fā)展前景。建筑企業(yè)應當準確把握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在基礎形式、結構形式、鋼筋混凝土及剪力墻等方面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研究結構設計階段的各種造價管理問題,并針對性加以優(yōu)化和改善,從而實現結構設計質量與造價質量的有效協調。
關鍵詞: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工程造價
1? 前言
建筑工程造價受諸多因素影響,其中工程結構設計對其的影響十分巨大,故而必須做好結構設計。在進行建筑結構設計時,一定要提升造價控制意識,同時注重細部設計,優(yōu)化設計方案及過程,方能保障設計質量,減少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負面影響,適當降低造價,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2?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有著密切聯系。工程造價主要是指工程開始到完成的整個階段的費用總和,在經濟效益影響下,降低造價是所有建筑企業(yè)都十分重視并積極實踐的工作。總體來看,工程造價主要包括材料、設備、人工、其他費用、工程預備費等方面的成本,而工程結構設計不但會影響工程質量,更與工程造價的各方面成本有著密切關系。不同的建筑工程結構設計方案,意味著整個工程的建筑結構、材料采購、施工管理等均有所不同,相應的造價自然也會發(fā)生變化。另外結構設計質量直接關系到工程建設周期,也與造價有著密切關系,而且在設計質量較差時可能出現重復施工的情況,白白浪費資金,導致工程造價增加。具體到結構設計之中,其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則主要體現于以下幾方面。
2.1? 基礎形式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的基礎形式設計,主要是指地基設計。地基作為建筑的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地基設計質量存在問題,那么必然會導致整個建筑的安全和質量大受影響,必須進行科學設計。由于地基主要包括天然低于與人工地基兩種,二者在施工時需要花費的人工成本、材料成本存在巨大差異,后者成本往往遠高于前者。因此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而言,盡可能設計天然地基是基礎形式設計的重點所在,這將有效起到降低工程造價成本的作用。不過天然地基的設計對地址環(huán)境、地層條件、水文條件等要求較高,設計難度較大,對設計人員的專業(yè)水平也有著極高要求。而人工地基則可以通過人為設計與施工的方式,增強地基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從而為整個建筑的施工安全及質量打牢基礎。因此在建筑工程結構的基礎形式設計中,實際上需要綜合考慮基礎條件、工程造價及設計質量三方面內容,只有根據地基實際條件,針對性地進行科學設計,以保障設計質量為前提,以降低工程造價為目標。即盡可能地選擇天然地基形式,從而減少人工成本、材料成本等。
2.2? 結構形式
結構形式設計是建筑工程結構的核心部分。一方面,建筑結構是建筑美學的主要體現,隨著現代審美觀念的不斷變化,建筑結構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大眾在欣賞和考量購買意愿時也會重點關注建筑結構形式;另一方面,建筑結構形式直接關系到建筑安全性、穩(wěn)定性、空間等,是保障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同時也是建筑設計水平的重要體現。而從建筑工程造價的角度看,建筑結構形式的不同意味著施工周期、施工材料、施工設備、施工人員專業(yè)要求等均會有所不同,相應的施工成本也會發(fā)生變化,即會對建筑工程造價造成影響。在基于建筑工程造價的結構形式設計中,應當兼顧建筑安全性、適用性、美觀性和經濟性,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2.3? 鋼筋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是現代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直接決定建筑安全性和施工質量,同時也關系到工程造價管理。在確定鋼筋和混凝土的用量及標準強度后,應當綜合考慮鋼筋強度、混凝土用量以及造價成本,盡量在合理控制混凝土用量的前提下,優(yōu)選強度適當高于標準強度的鋼筋,同時對鋼筋、混凝土的運輸成本等進行估算,可以有效掌握鋼筋混凝土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2.4? 剪力墻結構
剪力墻結構作為建筑中的豎向承載,在對其進行設計時主要應當考慮水平抵抗作用和豎向應力。具體來看,剪力墻結構的設計主要體現再建筑雙向主軸線設計及框架結構設計兩方面。在進行雙向主軸設計時需要對墻肢位置進行設計,并且需要明確相應的鋼筋混凝土用量。在框架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柱網結構受力情況,如果株距較大,則意味著柱網結構受力較大,需要通過增加配筋數量的方式合理調整剪力墻結構,相應的工程造價有所提升。
3? 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階段工程造價問題分析
3.1? 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脫節(jié)
當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存在明顯脫節(jié)情況。一方面,設計人員在進行結構設計時往往優(yōu)先考慮安全性、穩(wěn)定性、美觀性、技術性、環(huán)保性等,對造價成本、經濟指標的重視不夠。另一方面,造價人員往往是通過設計圖紙進行計算工程造價,和設計人員的交流溝通較少。如此一來,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技術和經濟相分離的情況,不利于工程造價管理。
3.2? 造價管理體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周期長、復雜性和難度高,必須依靠科學完善的造價管理體系保障管理質量,否則很容易導致造價管理控制不到位。但是目前部分企業(yè)造價管理體系尚不完善,造價控制目標不明確,造價機制不合理,對全過程造價管理的落實也不到位,缺乏基于結構設計的完善造價管理機制。
3.3? 內部控制力度偏小
工程造價管理需要做好相應的造價預算工作,而結構設計階段正式對造價預算結果造成直接影響的階段。在此階段中,由于建筑企業(yè)缺乏完善的造價管理體系,很容易導致造價管理過于盲目、低效,相應的內部控制力度偏小,監(jiān)管不到位,難以實現科學合理范圍內的造價成本最小化。
4? 優(yōu)化結構設計以加強工程造價管理
4.1? 促進技術與經濟結合
為了有效發(fā)揮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造價管理的積極作用,同時削弱甚至消除其對后者的消極影響,應當全面規(guī)范技術措施與經濟措施的結合模式。設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成本控制、經濟效益意識,在實際設計中將成本與經濟放到和安全、質量等等同的地位,實現設計質量與造價管理的有效協調。造價人員也應當積極與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在雙方共同合作下更好地進行造價預算。
4.2? 完善造價管理體系
建筑企業(yè)必須準確意識到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同時積極完善相應的管理體系。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而言,造價管理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材料、設備、周期、人工、技術、管理、預備費等。建筑企業(yè)應當深化造價管理各方面、各部分和結構設計的內部聯系,同時制定相應的造價管理機制,確保結構設計能夠為造價管理提供支持與服務。
4.3? 加大設計監(jiān)督管理力度
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進行嚴格監(jiān)督和管理,能夠為工程造價管理創(chuàng)造良好基礎和條件,有利于及時發(fā)現造價中的問題并加以改善,提高造價水平。政府部門不斷完善相應監(jiān)管機制,企業(yè)做好內部監(jiān)管和控制工作,有效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保障設計質量和工程造價質量。
5? 結束語
綜上可知,建筑工程結構設計與工程造價有著密切關系,并從多個方面對后者造成影響。為了優(yōu)化工程造價管理,盡可能實現工程質量與工程成本、經濟效益的協調,應當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加以改善,從而消除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的消極影響,兼顧結構設計質量與工程造價質量,為建筑行業(yè)的優(yōu)化發(fā)展提供可靠支持。
參考文獻:
[1] 周慶新.建筑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絲路視野,2018(2):136.
[2] 郭夢娟.基于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2):106.
[3] 呂藝軍.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研究[J].建筑與裝飾, 2018(17):48~49.
[4] 魏銘成.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初探[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10):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