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3月27日上午,兩列中歐班列滿載著電子配件、機械制品等,分別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出發駛向歐洲。至此,始發于成都、重慶兩地的中歐班列累計突破10000列。與過去6年不同,這兩列中歐班列不再分別使用“成都”“重慶”標識,而是共同使用“成渝”標識,由此也加快了成渝地區融合發展的進程。
? 強強聯手 開行數量全國占比近50%
“這是我們二次提升的機會!”易商集團西區總經理鄒鈺介紹,易商集團(ESR)是亞太地區領先的產業集群園區運營商,業務主要集中在與消費和國際貿易緊密相連的核心城市群。4月16日,易商集團在青白江區大手筆投入,將建立ESR冷鏈電商產業園。“我們對成都寄予了厚望”。鄒鈺說。
成都、重慶開行的中歐班列,是目前國內運輸貨值最大、輻射范圍最廣、產業帶動最強的兩大中歐班列。“截至去年底,成渝地區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占全國比重近50%。”成都國際鐵路港管委會主任鄭泉峰表示,成都國際鐵路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作為西部經濟活躍的兩個增長極,雙方持續的良性競爭與合作關系將推動兩港不斷優化運行時效和通關效率。
成都在優化服務網絡體系的同時,加大了對行業的考核管理。以成都為戰略支點的“7+5”國際鐵路貨運及鐵海聯運大通道,優化完善了泛歐泛亞三級節點、四級網絡體系,形成了“公共班列為主體、定制班列為補充”的班列服務網絡體系。無論是歐洲、東南亞還是泛太平洋地區,“四向”都有成都開放的通道縱深。在班列質量評價上,成都將重箱率、回程比率等運營指標列入緊盯重點,推動國際班列開行提質增效。
圍繞西部陸海新通道定位,是成渝兩地提升國際鐵路供應鏈樞紐功能的抓手。在行業人士看來,成都中歐班列運行穩定、貨量充足,說明在建構國際供應鏈體系過程中,鐵海聯運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重慶萬州港地處三峽庫區腹心地帶,是渝東、四川等地區重要的物資出海通道,也是中西部地區物流運輸成本低、運輸效率高的一個港口,利用港口的多式聯運優勢,將提升區域的輻射力和帶動力。
借力重慶萬州港,成都找到了最近的出海口。2月28日,成都國際鐵路港與重慶萬州港共建東西相向的水鐵多式聯運網絡,港投集團與萬州港口集團簽訂合作協議,依托萬州港打造成都國際班列最便捷的東向出海口。
? 通道帶動樞紐 實現多種價值
“中歐班列對經濟的帶動作用,并非僅僅是開行數量和貨運價值能量化。”渝新歐公司副總經理白仁毅認為,過去雙方沒有形成整體效應,現在要形成“1+1>2”的局面,應圍繞鐵路物流樞紐建設,展開全方位合作。
截至去年底,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已引進物流、貿易、金融等各類企業市場主體2388家,累計實現進出口貿易額40億美元。依托中歐班列而建成的園區,帶來了企業布局、產業鏈聚集等諸多價值。
成都也一樣,以成都國際鐵路港為核心打造的產業功能區,規劃面積73.2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保稅加工三大主導產業,目前已引進158個重大項目,累計投資近940億元,國內供應鏈前50強的企業已經有41家落戶港區。
據悉,今年成都國際鐵路港將圍繞硬核科技企業形態和產品特征,政企協同提供服務。預計5年內將有一大批跨國企業以成都國際鐵路港為中心,重構自身供應鏈體系,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出口總額將達到3000億—5000億元人民幣。這是成都完善全球供應鏈體系的載體支撐,目標是借助通道運輸,推動產業走向價值鏈高端。
此外,成都還將籌建產業聯盟,依托新成立的市供應鏈協會,推動成都140余家知名供應鏈企業、物流企業、金融機構等組建物流產業聯盟,并通過引進頭部企業、聯動科研高校、帶動中小企業,推進“政產學研用投”協同創新。
? 錯位互補深度融合 形成內陸開放極
3月4日,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召開視頻連線“云會議”,首次實現“云結盟”。雙方不僅談到了通道優勢互補、海外資源共建,還提出區域協作分工、自貿試驗區改革共創等內容,以提升兩地樞紐聯通水平。
3月16日,重慶市沙坪壩區副區長、國際物流樞紐管委會主任代建紅一行赴成都國際鐵路港考察調研。考察團全方位考察了成都國際鐵路港班列開行、通道拓展等相關情況。雙方還就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雙港全面聯動進行了交流探討。
“成都有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白仁毅說,今后兩地的創新技術將互相開放,實現資源共享,共同推動西部的對外開放發展,建設中國經濟版圖的新增長極。
3月27日上午,成都國際鐵路港和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共同簽署《成都市青白江區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 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管理委員會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圍繞通道口岸互聯、產業招商互補、開放創新互享、機制協同互促四大領域20項具體內容開展合作,共同提高以兩港為軸心的內聯外通水平,服務區域產業錯位發展、有序競爭和相互融合。以平行進口車為例,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已成為全國最大內陸整車進口口岸所在地,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也將開展以平行車及汽車零配件等為重點的保稅物流服務。
“協作共贏是共同愿景。”鄭泉峰表示,成都和重慶共建通邊達海、內暢外聯的國際陸海聯運通道體系,已然成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手棋”。成都國際鐵路港、重慶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必將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對外開放平臺發展歷史機遇,攜手共建西部樞紐。(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