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科

摘? ?要:在城市建設和工業開發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各類經濟形式和群眾生活對基礎設施的要求也逐漸從傳統的模式中脫離出來,不再以單一的量化建設為核心,而是更加強調出行的安全和穩定。這種變化要求相應的交通也應順應這一社會主流趨勢,轉換傳統的思維和理念。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公共基礎設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況下也應受到高度重視,特別就其安全性而言,尤為強調監控系統的開發和設計。文章以城市軌道交通為出發點,重點對這一領域的綜合智能監控系統開發加以論述。
關鍵詞:城市設施;軌道交通;智能監控;系統設計
智能監控系統的發展和運用已成為當下我國的社會趨勢之一,該系統不僅能及時獲取社會運行狀況的必要信息,同時也能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數據參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容忽視。但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步伐逐漸加快,其智能監控系統的設計卻整體處在較為薄弱的層面。因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對這兩者的重視,強化對交通監控的優化改進,在設備上實現更新換代。
1? ? 立足現狀,分析問題
當下城市軌道交通在智能監控系統設計中表現出來的主要問題大致可以列為以下幾個方面。
(1)設備不足。盡管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覆蓋范圍正在不斷擴張,但不可否認的是,不同地區城軌智能監控設備的安裝和運行存在明顯區別。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市設備較為齊全,而發展較慢的城市便十分有限。并且城軌交通智能監控設備的開發并未實現地區平衡,在設備種類的開發上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其類別單一,并不能完全滿足交通監控的實際需求。同時,有相當一部分監控設備并不具備全壽命的特點,因此在使用上也只能取得短暫的效益,不能帶來長遠的幫助。此外,許多監控設備的實際功能單調,在運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問題,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通監控的發展,積極作用也不夠明顯[1]。
(2)覆蓋力低。當下我國城軌交通監控設備安裝地點主要集中在主要干道或者重要卡口上,這種安裝模式滿足了關鍵路段收取交通信息的基本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地鐵建設規模正在不斷擴大,覆蓋面積也在不斷增加,若大型站臺缺乏對監控系統的設計,就會不可避免出現許多監控死角或者盲點,埋下許多隱患和風險。此外,不同地區由于經濟發展程度不同,在打造城市交通鐵軌過程中投資的側重點也存在區別,部分經濟欠發達地區更加偏向于對城軌道路的建設,進而忽略了監控設備的購買。
2? ? 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根據上文敘述的當下城軌交通監控系統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將智能綜合監控系統的基本架構引入其現有框架中。
首先,就智能綜合監控系統的輸出部分加以分析,這一系統主要由配電箱和信號分配器、計算機等主要智能調節設備構成。要想實現其智能化可以從供電箱和信號切換設備入手,運用數據線和數據接口連接的方式將這兩者改造成智能控制終端的模式。這樣就能提高信號傳送和供配電的效率,實現其指令的靈活轉換。數據線和數據接口的選擇應以RS485型號為主,并同電腦連接,這樣可以讓不同的設備都能獨立完成數據的傳輸和交換[2]。同時,通過RS485的連接將供電箱、計算機、信號分配器聯系到一起,形成一套較為完整的監控系統。RS485示意如圖1所示。
其次,供電箱的運作是在計算機數據運轉的基礎上就發射機的相關參數進行分析和收集,并對其進行驅動上的控制。同時,對發射機狀況的監控和分析主要通過計算機、信號切換器、單元控制電路完成。為了使設備運行更加簡化,應將RS485接口運用在設備之間,將原有的供電和信號終端數據連接轉換成雙絞傳輸線,以半雙工主結構傳送信號和數據。
最后,實現主機和從機的相互配合。以控制臺計算機作為主機,位于信號和供電元件中的控制單元為分機。不同的分機都需要擁有自己的訪問網址和權限,這樣就可以讓主機通過多種渠道和網址訪問數據。這種分批訪問的方法能較為明顯地避免線路數量過度增加,減少各項大型機械設備的使用頻率,降低整個監控系統運行壓力和負擔。此外,發射機部分元件的集成化發展已經取得較為明顯的成就,例如前級放大和激勵器,這說明在監控數據的收集上也會更加簡化且集中。智能綜合監控系統架構的應用是為了實現設備之間傳遞暢通無阻,同時避免造成設備運行的負擔過重。
3? ? 結語
強化對城軌道路交通智能監控系統的設計必要且合理,是保證交通安全的應有之策,是促進城市交通有序發展的有效措施。在實際設計的過程中相關主體要從主觀和客觀上共同落實城市交通管理的基本要求,加強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引進,保證智能監控系統信號的穩定,以此促進數據的準確傳輸,保證各類設備做出正確的反應。城軌交通的長遠發展需要智能監控的長期運作,因此要堅持與時俱進,審時度勢。
[參考文獻]
[1]常博.城市軌道交通智能綜合監控系統設計研究[J].電子設計工程,2019(16):22.
[2]殷爽.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段雜散電流分布及監測系統設計[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18(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