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稱,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的一項內部評估報告要求美國海軍維持現有驅逐艦和巡洋艦等大型水面戰斗艦隊的數量,增加數十艘無人水面艦艇。調整之后,美國海軍將發展方向重點放在無人技術上,進一步加大無人作戰系統在海軍兵力結構中的比例,研發和部署基于無人系統、定向能、人工智能、高超音速及其他先進武器的新能力。
按照計劃,美國海軍將在未來5年打造一支由10艘大型無人水面艦艇組成的無人水面艦隊,用于獨立作戰或與有人水面艦艇部隊協同作戰。采用無人水面艦艇后,美國海軍兵力結構將從以傳統大型有人主力艦艇為主的力量集中型,向以大中型無人水面艦艇為主的分布式節點型轉變。在這種兵力結構中,驅逐艦主要擔負指揮控制任務,大型無人水面艦艇主要擔負火力打擊任務,中型無人水面艦艇主要擔負偵察監視任務。
美國海軍今年啟動了“大型無人水面艇”項目的研發。該項目主要采用目前已經成熟的技術和模塊化設計,在搭載基本功能模塊的基礎上,可根據任務需要配備其他模塊化載荷,從而具備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能力。
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方面,美國海軍展開了“虎鯨”項目的研究。該項目主要是研發一種總長度為25.91米,航程可達6500海里,配備模塊化載荷艙的無人潛航器。其能夠航行到數百英里之外的海域執行布雷任務,還可偵察敵方艦隊與海岸線。
按照美國海軍設想,由無人作戰系統組成的無人艦隊將主要協助海軍完成高度危險的作戰任務,特別是通過與“宙斯盾”作戰系統以及其他傳感器相結合,提升有人系統與無人系統的協同作戰能力。
在作戰運用上,美國海軍認為無人水面艦艇將主要用于執行七種作戰任務:一是反水雷作戰,即配備聲學和電磁掃雷系統進行重要海域的水雷偵察與掃雷;二是反潛作戰,即配備聲吶探測系統和輕型魚雷進行廣域反潛搜索與對潛攻擊;三是海上目標防護,即配備光學、聲學、電子傳感器與遙控機槍對內河、近海、海灣及港口等重要水域內的水面與水下目標進行監視與可疑目標打擊;四是反艦作戰,即配備大型魚雷、導彈對近海海域的水面艦艇進行打擊;五是特種作戰支援,即為特種部隊承擔搜索、偵察、掩護和物資補給任務;六是電子戰支援,即配備電子戰系統迷惑敵方艦隊,或干擾、壓制敵方武器系統與通信系統;七是海上攔截作戰,即搭載人員對可疑目標進行海上攔截與檢查。
(摘自《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