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小哥”雖稱小哥,其實是個云南保山妹子,本名董梅華,從警校畢業后,她進入成都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2016年,由于要照顧病危的父親,董梅華決定辭職回家。
在這樣一個小山村里,怎么讓自己有收入,又能留在家人身邊一起生活呢?董梅華想著做電商銷售土特產,但賣了一個月什么都沒賣出去。正逢短視頻興起,因為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她決定從依靠熟人社交賣云南土特產轉向拍視頻,展示云南的風土人情。她為自己起名“滇西小哥”,“滇西”代表所處的地方,“小哥”代表自己豪爽的個性。很長一段時間,粉絲都以為視頻里的女生是“滇西小哥”的女朋友。
前兩年,董梅華都是靠以前的積蓄支持,她把當地的特產、美食一點點都拍到視頻里。有一次,董梅華想拍保山當地特產干欄片的制作,去作坊學了以后覺得不難,實際做起來卻失敗了無數次。那3天里,鄰居家家都吃稀豆粉,那是實驗失敗的副產品,奶奶就拿去分送給鄰居。
但董梅華喜歡拍攝的過程,有她最眷戀的家鄉味道。在她的鏡頭里,家鄉是早晨將新鮮的食材從田地里摘下,在暖烘烘的柴火里,變成熱騰騰的飯菜;家鄉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促膝而食,熱騰騰的蒸汽映著阿公阿婆的笑臉。董梅華的視頻不長,通常是5分鐘。在這5分鐘里,她穿著樸素的衣服,走在田間地頭,采集各種原材料,烹飪各色美食。毛豆腐、豬油渣、吹豬肝,每一道菜都驚艷了粉絲,仿佛打開了一扇云南美食的大門。
人都說,云南是個吃花的地方,這種浪漫也延續在董梅華的視頻里。春天里,她便將螃蟹花、玫瑰花、松樹花、石榴花用作食材。難怪有網友驚呼:“這玩意居然還能這么吃?”看了她的視頻,網友們才知道,云南原來盛產香蕉、釋迦果、樹莓、核桃。透過她的視頻,可以看到四時三餐,窺探鄉野浪漫,陽春三月玫瑰花開,摘一背簍做鮮花餅;金秋十月稻花魚肥,煮一鍋酸木瓜魚,可以說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鏡頭一轉,你還可以感受最淳樸的云南特色風情,置身目瑙縱歌節、德宏潑水節的現場。
盡管花光了積蓄,董梅華卻仍然頂著壓力與不理解堅持下去。功夫不負有心人,她漸漸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粉絲,和專業機構簽約后,她的視頻還被推廣到海外。當“滇西小哥”的云南特色菜出現在Youtube平臺上時,美食的力量超越國界,打通文化壁壘,半年多時間,她就收獲180余萬粉絲,視頻播放量超過3億。酸角糕、云腿酥、竹筒飯、蘸水辣等,每期視頻的播放量都在300萬左右。澳大利亞媒體AWOL說,“滇西小哥”的頻道讓世界迷上了中國美食。
董梅華拍攝的視頻獲得了更大的曝光,也更有勇氣去嘗試初心所期。她開始籌備電商,將云南特色的原汁紅糖、玫瑰鮮花餅上架,讓更多人品嘗到“舌尖上的云南鄉村”。未來,她將在家鄉建甘蔗和玫瑰花種植基地,帶動提高鄉親們的收入。這個年輕的女孩,通過拍視頻,正在將家鄉特色美食端到全世界觀眾面前。(摘自《做人與處世》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