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和劉半農是至交密友。周作人說劉半農“喜詼諧”,的確,一個“諧”字可貫穿劉半農一生。在北大任教后,胡適、錢玄同、周作人都是劉半農的好友。在和他們的交往中,劉半農詼諧的一面展露無遺。
劉半農曾應邀主編《世界日報》的副刊,錢玄同對《世界日報》早就看不順眼,得知老友竟被收買,而且看見報上聲稱“劉先生的許多朋友,老的如《新青年》同人,新的如《語絲》同人,也都已答應源源寄稿”,氣不打一處來。隨即給劉半農寫了封充滿火氣的信,表明嚴正立場:“我當然是您‘劉先生的許多朋友之一,我當然是‘《新青年》同人之一,我當然是‘《語絲》同人之一;可是我沒有說過‘答應源源寄稿給《世界日報》的副刊這句話。”
劉半農以一首打油詩為這次爭執畫了一個詼諧的句號:“聞說杠堪抬,無人不抬杠。有杠必須抬,不抬何用杠。抬自猶他抬,杠還是我杠。請看抬杠人,人亦抬其杠。”錢玄同讀到這首打油詩,再火冒三丈,也只能一笑置之了。
周作人是劉半農的另一位密友。劉半農稱周作人為“方六爺”,這個典故出自《儒林外史》。書中有位成老爹,人很勢利,和別人聊天時,常吹噓自己見著方老五方老六了。方姓在當時的安徽往往是做鹽商的富翁。五四之前,劉半農和別人談話時常說自己見著魯迅、周作人了。于是,朋友們笑稱劉半農是成老爹,魯迅是方五爺,周作人是方六爺。
劉半農喜歡打趣別人,也習慣調侃自己。他曾請畫家王悅之給自己畫像,還作了一首《曲庵自題畫像》的詩,拿相貌狠狠自嘲:“眼角注成勞苦命(注:眼角下垂相者,言應勞碌一世),頭顱未許竇窬鉆。(注:方頭,故不宜鉆狗洞)”
周作人讀了這首詩,不禁手癢,當即和了一首,不拘小節,也把好友的相貌借題發揮:“眼斜好顯峨眉細,頭大難將狗洞鉆。”胡適也作了一首詩,和了劉半農的自題詩,給了他一個傳世的外號:“方頭真博士,小胖似儒醫。”
(摘自《同舟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