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師秋, 谷城, 彭柳雁, 唐紅云, 黃仁熠
(柳州上汽汽車變速器有限公司柳東分公司,廣西柳州 545005)
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自動變速器成為車輛動力傳動系統中關鍵部件,各種形式的自動變速器,如AT、DCT、CVT等,也得到快速的發展[1]。為了滿足國家日益嚴苛的油耗法規要求,踐行汽車企業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以及滿足客戶對車輛舒適性的需求,自動變速器的發展呈現多擋化、電氣化的趨勢[2-3]。
無級變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具有連續變化傳動系統的速比、且換擋無沖擊的優點,能夠使發動機盡可能地運行在效率較高的區域。因此,CVT的開發與應用也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在市場中的份額也有上升[4-5]。
TCU(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變速器控制單元)是自動變速器開發中極其重要的一環,自動變速器控制策略以及匹配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車輛的經濟性能、動力性能以及舒適性能。在控制策略方面,為了進一步挖掘節能潛力,減少行車過程中怠速停車時油耗,徐玄之[6]基于液力自動變速器(AT)開發了NIC(Neutral Idle Control,空擋怠速控制)功能,該功能在實車測試中,實現了0.2~0.3 L/(100 km)的節能效果。在匹配方面,羅勇等人[7]綜合考慮發動機和CVT的效率,實現車輛最佳經濟性控制,相比只考慮發動機最佳控制,燃油經濟性有效提升約2%。
液力變矩器(Hydraulic Torque Converter,TC)作為多數CVT的起步離合器,實現車輛起步增扭和柔性起步的功能。在起步階段,TC未鎖止時,傳遞效率比較低。因此,TC液力性能的選擇和控制策略的開發是CVT提高燃油經濟性的一個方向。作者針對CVT的開發,分析TC的液力特性,通過搭建整車模型和控制模型,對比不同TC液力性能以及NIC功能對整車經濟性的影響,以便為了開發新的CVT或者升級現有CVT時,更好地選擇適合的TC。
現有的CVT結構由TC、DNR(Drive, Neutral, Reverse)離合器、鋼帶帶輪變速機構、減速器以及差速器組成,如圖1所示。
TC一般由泵輪、渦輪、導輪以及鎖止離合器組成。泵輪與發動機端連接,渦輪則與變速器端連接,導輪固定不動,而鎖止離合器則是在滿足鎖止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結合。

圖1 CVT布置結構
液力變矩器的液力特性關系[8]如公式(1)—(4)所示:
(1)
(2)
(3)
(4)
式中:αSR為轉速比;nTurb為渦輪轉速,r/min;nImp為泵輪轉速,r/min;βTR為扭矩比;tqTurb為渦輪扭矩,N·m;tqImp為泵輪扭矩,N·m;γCC為能容系數,N·m·min2/r2;φKF為K系數,r/(min·N1/2·m1/2)。
根據液力變矩器生產廠家提供的3組TC數據,分別記為TC#1、TC#2、TC#3,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計算得到與發動機端相連的泵輪扭矩,如圖2所示。

圖2 三組液力變矩器轉速比與泵輪扭矩關系
由圖2可知,在泵輪轉速一定時,泵輪扭矩呈現隨著轉速比增加,先緩慢增長(或下降),然后迅速減少的趨勢。開啟怠速空擋功能后,離合器處于滑摩或解鎖的狀態,當TC轉速比處于較大值,使泵輪的扭矩小于轉速比為0時的扭矩時,發動機負載扭矩也隨之下降。
整車仿真模型及控制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整車仿真模型
仿真方案均采用同一整車及變速器模型,通過在整車模型中更換TC性能數據或者在TCU控制邏輯中開啟或者關閉NIC功能,來對比TC性能和NIC功能對燃油經濟性的影響。
為了評估TC性能和NIC功能的節能效果,仿真采用NEDC作為測試循環。仿真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和圖4可知:
(1)怠速時更低的TC泵輪(發動機)扭矩,油耗也會更低。
(2)開啟NIC功能后,燃油經濟性均有提升,如圖4(b)所示。
(3)關閉NIC功能時TC泵輪扭矩越大,開啟NIC功能后帶來的節能潛力越大,如圖4(c)所示。

圖4 NEDC循環油耗對比
選取NEDC循環中t=30~45 s的區間,該區間為行駛過程中處于前進擋、車速為零的工況。圖5為TC#3的仿真結果,可知:發動機轉速維持在怠速轉速,由于開啟了怠速空擋的功能,發動機扭矩下降約49.63%,燃油消耗量下降約26.85%。

圖5 TC#3仿真結果
圖6和圖7分別是關閉NIC功能和開啟NIC功能的對比。不同TC液力性能,怠速時的泵輪(發動機)扭矩也不一致,也會導致此時燃油消耗量不一樣。

圖6 關閉NIC功能發動機參數對比

圖7 開啟NIC功能發動機參數對比
圖8為NIC開啟前后的扭矩和燃油消耗量的對比。扭矩下降幅度和燃油消耗量下降幅度呈現負相關的關系,這與怠速時燃油消耗率有關。
圖9為怠速轉速下發動機負載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關系。圖9中空心圓點為發動機臺架測試得到的燃油消耗率數據。在臺架上,扭矩接近為零的數據難以控制。因此,根據數據分布的規律,進行了向外插值。

圖8 怠速扭矩和燃油消耗量對比

圖9 怠速轉速下發動機扭矩和燃油消耗率的關系
由圖9可知:怠速轉速下燃油消耗率隨著扭矩的增加,先急劇下降后平緩。TC#1未開啟NIC功能時,扭矩已經處于較小值,開啟NIC功能后,即使扭矩下降的幅度較大,由于燃油消耗率的快速上升,經濟性能提升的效果有限。相比之下,TC#3未開啟NIC功能時,扭矩處于中值偏小,開啟NIC功能后,扭矩下降幅度雖然有限,但是燃油消耗率上升幅度較小,因此,經濟性能提升得更明顯。
通過對TC的性能進行分析,分析3種不同的TC液力性能和NIC功能的開關對燃油經濟性的影響,以便開發或升級CVT時,更好地選擇TC的性能和開發TC的控制策略。通過以上研究,有以下的結論:
(1)選擇φKF較大(γCC較小)的TC和開發NIC功能,有效降低怠速時發動機的扭矩,可以降低怠速的燃油消耗量;
(2)節能效果提升的幅度與TC的液力性能、發動機怠速時的燃油消耗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