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派記者 強薇 本報記者 趙覺珵 ●莫然
繼揚言要給部分在香港持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的人擴大簽證權利后,英國7名前外交大臣又施壓約翰遜政府,要求號召七國集團(G7)共同建立國際聯盟以應對香港局勢的變化。英國廣播公司(BBC)1日稱,這些英國政府前官員認為,對于中國在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一事,英國必須在國際上發揮領頭作用,因為許多國家都在看英國如何處理香港問題。對此,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2日批駁說,香港事務絕不容任何外國干涉。中方敦促英國有關政客認清香港已經回歸中國的事實,切實遵守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停止以任何方式和手段插手香港事務,停止干涉中國內政。
BBC稱,聯名致信首相約翰遜的7名前外交大臣既有保守黨成員,也有工黨成員,包括亨特、米利班德、斯特勞、黑格、里夫金德、歐文和貝克特。他們的聯合發聲被英國媒體形容為“少見的跨黨派倡議”。這些前外交大臣表示,作為“前殖民大國”,英國負有“特殊的領導責任”,也對香港人民“仍然負有道德和法律義務”。他們要求約翰遜組建一個“國際聯絡小組”來協調做出共同行動。1994年,英國也曾為“結束前南斯拉夫沖突”建立過類似的行動小組。
在涉港國安立法問題上,英國現任外交大臣拉布已兩次聯合其他國家發表聲明。他近日接受英媒采訪時還稱,將允許持有BNO的香港居民來英國,并申請為期12個月的工作或學習,聲稱對于近日的香港局勢,英國“不會視而不見”。拉布2日在英國議會下院重復了上述觀點,并狡辯稱英國并非試圖干涉中國內政,也不會試圖阻止中國崛起,英國歡迎中國成為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并希望在貿易、氣候變化等議題上與中國加強聯系,但英國對香港人民“負有歷史責任”。此外,一些保守黨議員認為英國應采取更加激進的行動,如對中國進行金融制裁、限制學術合作以及限制華為等高科技公司在英國的運營等。
“這是對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我們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就7名英國前外交大臣聯名致函約翰遜,對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指手畫腳一事,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2日予以嚴厲駁斥。發言人重申,自1997年7月1日起,香港回歸中國,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干預,妄想中國吞下外來干涉的苦果是癡心妄想。任何國家、任何組織以任何方式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必將予以堅決回擊。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屬于國家立法權力和中央事權。“修例風波”以來,香港反中亂港勢力與外部勢力勾連合流、沆瀣一氣,大肆從事破壞國家統一、分裂國家活動,嚴重危害中國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在此情況下,中國全國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依照憲法和基本法有關規定,以立法方式堵塞住香港國家安全的風險漏洞,是權力和責任所在。
除妄圖干涉香港問題外,上述前外交大臣還想“領導”其他國家共同對抗中國。他們宣稱中國在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安立法決定是“公然違反”《中英聯合聲明》,聲稱許多國際伙伴都在等待英國做出更多表態,“身為《中英聯合聲明》的簽署方,英國必須領導和協調國際社會,對香港局勢做出回應,以確保‘一國兩制的完整性”。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發言人2日強調,所謂“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純屬偽命題。中英政府1984年12月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目的就是解決香港回歸問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后,《聯合聲明》中與英國有關的權利和義務均已履行完畢。任何國家無權借口《聯合聲明》干預香港事務,否則就是違反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的國際法原則。發言人還特別指出,關于BNO問題,英方曾與中方互換備忘錄,明確承諾不給予持有BNO護照的香港中國公民在英居留權。如果英方執意單方面改變有關做法,不僅違背自身立場和承諾,也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
香港立法會議員陸頌雄1日批評說,英國作為老牌帝國,“外交水平每況愈下,淪為美國應聲蟲”。他說,英國早已完成歷史任務,英國現時已沒有資格批評香港事務。他還勸英國“無謂自作多情,刷存在感”,應回去詳讀基本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田飛龍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事實上,英國對于香港事務的關注只能針對在香港的英國公民和企業利益。他表示,英國作為《中英聯合聲明》的一方,自認為對香港事務有道義或法理上的責任。由于美國等西方國家借香港問題對中國發難,而英國也不愿甘居人后,在西方國家中被邊緣化,因此也要對香港事務插上一腳。
田飛龍認為,面對“脫歐”導致的經濟下行壓力,英國應從國家利益出發,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如果僅為了昔日殖民帝國的榮光再去對香港行干預之事,并且勉強做能力范圍之外的事情,不僅注定不可能有任何結果,也會直接損害英國的國家利益。▲
環球時報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