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湖北省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2日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989萬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多名專家表示,“武漢現在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全國人大代表陳靜瑜看到武漢核酸檢測結果后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武漢人到國內其他地方出差、旅游,健康碼都應該是綠碼,不應該受到歧視。
沒有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
2日下午,湖北召開第104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排查結果。據介紹,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市集中核酸檢測9899828人,沒有發現確診病例,檢出無癥狀感染者300名、檢出率為0.303/萬,追蹤密切接觸者1174名,其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無癥狀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均已進行醫學隔離觀察。目前武漢市沒有發現無癥狀感染者傳染他人的情況。
5月14日以來,武漢市疾控中心對300名無癥狀感染者的家庭及居住環境進行采樣。對無癥狀感染者使用的口罩、水杯、牙刷、手機和地板、家具、門把手、衛生間、地漏等采集擦拭樣,并采集了部分電梯按鍵、樓道物品等擦拭樣,共3343份樣品,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對300名無癥狀感染者進行血清抗體檢測的結果顯示,IgG抗體單陽187人,IgG、IgM抗體雙陽3人,IgG、IgM
抗體雙陰110人,沒有提示為近期感染的IgM單陽情況。
據武漢市常務副市長胡亞波介紹,基層20多萬社區群干、5萬多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千萬武漢市民有序排隊、等候采樣檢測。胡亞波介紹,本次集中核酸檢測費用由政府承擔,總支出約9億元。“通過這次篩查,換來全國人民的放心、武漢人民的安心,充分體現我們黨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必將推動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盡快步入正軌,這筆投入是完全值得的。”
武漢已是安全的城市
在發布會上,多位知名專家均表示,武漢是安全城市。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視頻連線中介紹,武漢核酸檢測已做到全覆蓋,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大事,對中國乃至全球疫情防控有重要指導作用。李蘭娟還介紹說,“武漢97%的小區居民全都是陰性。6月1日,武漢市疾控中心對自來水、生活污水、車站、商場、餐廳公園等場所均采集測試樣本,還采集了寵物樣本,所有檢測樣本全部是陰性。這些都證明武漢是安全的,武漢出來的人也都是健康的。”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聯絡組專家馮子健也表示,他親身見證武漢核酸排查的全過程。數據表明,武漢現在是全國最安全的城市。本次排查出的無癥狀感染者無一例轉化為確診病例。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在發布會上也表達了同樣觀點。本次集中核酸檢測,無癥狀感染者檢出率僅為0.303/萬,處于極低的水平,表明武漢是很安全的城市。“這不但是我的認識,也是一批專家的共識。武漢居民平時生活中遇到無癥狀感染者的概率很小。其實很多罕見病的發病率也差不多是這個水平,比如漸凍癥的發病率就是0.1/萬。”張定宇表示,“從流行病學角度來說,雖然還不能排除零星散發病例出現的可能,但在做好防范的同時,可以結合實際,優化調整小區管理措施,在管控的同時,更好地方便居民生活。”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盧祖洵在記者會上也表示,“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以摘下口罩、自由呼吸了。”
為何武漢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低
部分西方媒體一直指責中國隱瞞疫
情,認為還有大量無癥狀感染者存在。他們的依據來自西方國家的檢測結果,例如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約1/3的新冠感染病例均為無癥狀感染者。
為什么武漢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遠比美國低呢?武漢大學醫學部病毒研究所教授楊占秋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病毒流行的不同階段,無癥狀感染者比例不同。武漢目前已經過了疫情高發季,只有散發的個別病例,而美國正處于疫情流行期,因此無癥狀感染者比例高并不意外。另一名武漢當地醫生對《環球時報》記者也表達了同樣觀點:武漢是在疫情高峰期結束后進行的全民核酸檢測,另外國外對防控措施不重視,不戴口罩或者戴得不合格,也導致無癥狀感染者比例高。
楊占秋認為,作為中國疫情的發源地,武漢全面核酸檢測結果的公布讓中央政府和百姓放心,也為今后疫情防控措施的制訂提供科學依據,比如體育場館、娛樂設施的對外開放,此外還讓外地民眾到武漢來旅游感覺更安全。
全國人大代表、無錫市人民醫院副院長陳靜瑜在疫情期間奔赴武漢抗疫一線,擔任國家肺移植救治醫療組長,并在武漢完成兩例新冠肺炎晚期病人的雙肺移植手術。在看到武漢全民核酸檢測結果后,陳靜瑜表示,如今武漢人到國內其他地方出差、旅游,健康碼都應該是綠碼,不應該受到歧視。陳靜瑜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個建議的著眼點是一些地方在采取防控措施上有點過頭,他們以慣性思維針對武漢居民采取區別對待。地方政府對新冠疫情的防控措施應該科學決策,而不是其他。”
此外,近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復,牡丹江市已于6月1日開始全民核酸檢測。▲
環球時報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