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華

1月25日,河南許昌市一家名為胖東來的公司豪擲5000萬元為武漢疫情捐款。28日,胖東來的老板于東來宣布:疫情期間公司旗下所有超市的蔬菜均按進價出售,并對堅守崗位的全體員工給予總計200萬元的補償,一時驚呆眾人,網友紛紛點贊于東來是“良心老板”。
于東來一向熱衷公益,很舍得給員工補貼福利,立下“以真品換真心”的服務宗旨,從一家僅40平方米、4個員工的煙酒店逐步成長為現在有著30多個分店、8000多名員工、年銷售額達70億元的零售業傳奇。在其他企業家以做大做強為目標時,于東來卻認真宣講、實踐他的“快樂觀”:“企業應該去體現一種善良、真誠,大愛,把幸福快樂帶給大家。”
于東來生于河南省許昌市的一個農村,初中輟學后,他賣過冰棍、花生,倒賣過電影票。因害怕碰見同學而被人瞧不起,于東來專找偏僻的地方賣。他每天騎著自行車出去六七十里,回程路上經常累得幾乎暈死過去。
后來,于東來進入夢寐以求的橡膠廠工作,成為一名工人。他工作努力,始終要求自己做到最好,21歲時就負責一整個車間的生產工作。盡管如此,他卻沒能在這里大展宏圖,不久后他就下崗了。這次短短的經歷讓他得到寶貴的管理經驗:只有給員工好的環境,獎懲分明,讓他們公平競爭,他們才會努力工作,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
下崗后的于東來又干回了老本行,每天騎著三輪車在家屬院門口一個不足6平方米的臨時棚內售賣煙酒零食。憑著服務好、售價便宜,他的鋪子很快有了點名氣。那時候的于東來還沉浸在月掙三千多元的喜悅中,沒有預料到創業艱難。直到他兩次被人以假貨蒙騙,被詐去30多萬元,借錢東山再起卻又被一場大火燒掉了幾年努力所掙的幾百萬元家底后,他才對創業有了清晰的理解。前前后后折騰了十來年,于東來站在廢墟旁,不免悲憤沮喪。一位看著于東來長大的七十多歲的老人家拍他的肩安慰:“孩兒啊,你可不能趴下,如果沒錢了,大伯俺還存了兩萬塊,給你拿去用吧!”
憑著這些年在顧客心里積攢下的口碑,于東來獲得了來自鄉親們的幫助。第二天,幾十位常在店里購物的阿姨組團來為他捐款:“我們就認你,快再把店開起來!”于東來感動得落淚:“一場大火可以燒毀店鋪和貨物,但燒不毀人心,我不能輸!”他迅速重整旗鼓。那時候,每天都有附近的居民前來關心店面翻修進度,于東來深感于當地人對他的善意,回報社會的心更堅定了:“賺點就賣,不賺也賣。”而且要比以前服務更好。就這樣,進入新千年,胖東來迅速崛起,一家家分店在許昌市街道上掛起了牌,竟然漸成壟斷之勢。
于東來對員工就像家人一樣,如果哪天生意特別好,大家就一起去聚餐,喝點酒,在一起笑笑鬧鬧。但是,他對“門禁”要求很嚴:“人家把孩子交給我,我就有看管他們安全的責任。”
后來員工多了,有員工提出想上半班(7個多小時),于東來不理解:“父母養你們這么大,又通過熟人介紹你們來這里上班,你們不想著通過努力多掙點錢,反倒怕累怕苦。不吃苦,哪來甜呢?再說,工資也少拿一半,一年下來存不了幾個錢,萬一有點事咋辦?”一些年輕人反駁他:“你光想著讓我們多掙錢,就沒考慮我們還年輕,需要談對象,需要時間去學習、去玩嗎?”于東來聽了,一氣之下趕走了十幾個。
“是不是自己太固執了?”過了段時間,于東來開始反思自己,并且著手做了些調整。但是孩子們時間充裕了,下班就出門玩,果然許多都成了“月光族”。于東來很急,他對這些孩子總帶著老父親般的期待,希望每一位員工都能開上車,買得起房。這次,他選擇另辟蹊徑。
年終大會上,于東來僅留給自己10%的公司股份,把其他的股份分給了員工,并決定把公司每年利潤的45%也分給大家:“怎樣能讓你們致富呢?漲工資,年輕人發得再多也會花完。把公司的股份發給大家,也等于給你們存錢了。”年后上班,于東來發現,大家伙做事更用心了,工作時間縮短了,績效卻大大提高。看著員工們生氣勃勃,于東來心里特別開心。
胖東來的商場實行周二閉店、節假日關店、每年有30天假期、不允許員工加班等等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員工在這兒不僅能掙到錢,還能享受種種福利。于東來給員工騰出一層樓,配置了跑步機、KTV、臺球室、圖書閱覽室、全自動按摩室、電玩室、電影廳等設施,供員工放松娛樂。除了一般公司常見的福利項目外,胖東來還每月為女員工發放一次衛生用品;員工生病在公司職工診所看病,藥品只按成本價收費,員工家屬享受同等待遇……員工能時時在這里找到“幸福”的味道,生產力遠遠高于那些終年無休的商場。
不僅是員工高漲的積極性,胖東來商場之所以遠超同行,還因為于東來照顧到了每一個顧客的需求和感受。于東來對商場內環境有近乎苛刻的潔凈要求,連最容易臟亂的水產區域的地板上也不允許有一滴水漬。他還安排了專人微笑著守在電梯前幫扶每一個需要幫助的顧客,配置設施齊全的母嬰休息區等等。商場環境好,周圍的居民有事沒事便喜歡來這兒逛逛,有時哪怕只是一瓶洗發水,他們也愿意大老遠去胖東來的商場買。
雖然坐擁幾十家分店,但于東來多次說過,他只想經營一家店,并把它做到最好。可能正是這份不求最多、只求最好的追求,讓于東來經營公司時能最大化地從人的角度來思考。從小賣鋪主人做到一省“商超霸主”,于東來經歷過遠超普通人的艱難時刻,偏偏他又是一個感情濃烈細膩的人,年輕時兩段失敗的感情經歷讓他刻骨銘心,因此人到中年,他便越發重視現世的快樂,“愛是世上最美的東西”,他樂于把幸福和快樂帶給大家,做個有愛的老板。
“企業越大,承擔的社會責任也越大。”這是于東來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從福利院到希望工程,從“非典”到汶川大地震,每一次最前線都有他和員工們的身影。
汶川地震發生后的第二天,于東來就帶領著150名員工組成的救災志愿隊和200萬元現金、50萬元物資趕往抗震救災前線安縣小壩鄉,4天4夜從廢墟中救起16人,疏散群眾5000多人。
面對2020年初的新冠病毒疫情,于東來仍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應。疫情期間所有蔬菜按進價銷售,此舉意味著胖東來不但不能掙錢,而且每天還要賠進去大量的人工和倉儲成本。于東來不在乎:“一切都可以犧牲。”
疫情期間,胖東來不僅要求百貨超市保證市場供應及時,還對員工進行嚴格的安全管控,手套、口罩、防護服穿戴齊全,方可上崗工作。胖東來商場執行“非常時期消毒辦法及預防措施應急預案”,在多處放置消毒濕巾、免洗手消毒凝膠供顧客使用,讓員工和消費者雙向保護。
那時候,每天早晨,胖東來多家超市門前,都有人自覺戴著口罩排成的幾百米長的隊伍,他們靜等胖東來開門,在完成測體溫、消毒、洗手等系列環節后進門。往年春節的這段時間是胖東來最熱鬧的時候,今年商場顯然冷清了很多,但貨架上擺放著的新鮮平價的蔬菜水果,柜臺邊口罩也遮不住真誠笑容的售貨員,讓人們找回了一些熟悉的感覺,給人極大的安慰。許多當地人自得又驕傲:“于東來把許昌、新鄉人都慣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