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瀅
【摘 要】川劇共有西壩、資陽河、川北河、下川東四大流派,其中資陽河流派作為川劇藝術的寶貴遺產之一,對川劇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構建具有深遠影響。2011年6月,“資陽河”川劇藝術被評為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瀘州河作為資陽河的分支,對于研究“資陽河”川劇音樂也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對知網中關于川劇“資陽河”流派傳承、現狀及其分支瀘州河川劇進行文獻綜述, 為后人研究“資陽河”流派川劇民間音樂提供一些參考資料。
【關鍵詞】川劇;“資陽河”流派;文獻綜述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039-01
一、川劇“資陽河”傳承
(一)川劇“資陽河”傳承人張仕倫藝術成就研究
本文主要從琴師和司鼓,創作作品及理論成果三方面來研究川劇“資陽河”傳承人張仕倫的藝術成就。通過對川劇“資陽河”代表傳承人張仕倫川劇之路的詳細介紹,呈現出川劇“資陽河”流域音樂傳承人的發展歷程,其創作作品更是體現出“資陽河”流域與時代相結合的特點,顯現出一代川劇“資陽河”傳承人的杰出貢獻與成就,文中代表性的傳統劇目及其各種影響為讀者收集數據提供了一定幫助。
(二)“資陽河”川劇藝術的傳承價值
本文通過對“資陽河”川劇聲腔、班社發展、歷代名家及其代表劇目、民俗活動中的川劇傳承現狀等的論述,為讀者梳理出了川劇“資陽河”流域的發展變化情況,對于其現狀即表演形式等也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梳理,突出川劇“資陽河”流域的傳承價值,文中較全面地列舉了有名班社與名家代表人物,就他們對川劇“資陽河”流派所做出的貢獻也進行了詳細描述,對后人了解“資陽河”川劇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保護淺論
本文就“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保護的重要意義、“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保護的現狀、“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存在的問題、“資陽河”川劇藝術未來傳承保護的重點方向和重要思路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對“資陽河”川劇傳承保護的重新構建及整理提出了建議。
二、川劇“資陽河”流派現狀
(一)川劇“資陽河”流派現狀調查及思考
2014-2015年間筆者對川劇“資陽河”區域進行了調查,就內江市川劇團、英英川劇團兩個代表性川劇團目前的生存狀態、演員情況、演出劇目、演出規模和演出環境等角度分析“資陽河”川劇現在的優勢和危機,對“資陽河”川劇的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筆者對川劇“資陽河”的調查對讀者了解“資陽河”川劇現狀及傳承有很大的幫助。
(二)論川劇資陽河流派
筆者就資陽河的打擊樂、資陽河嗩吶曲牌、資陽河昆曲曲牌、其它各種聲腔曲牌四個方面再結合曲譜進行了詳細敘述。雖然筆者只是就資陽河與上壩相比較,還未與其它河道,如下川東及川北等進行比較研究,但是對于論證資陽河流派是一個確實存在的藝術實體,而且有傳人方面,仍然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讀者了解資陽河流派的音樂起了重要作用。
三、瀘州河川劇
“瀘州河”作為“資陽河”的分支,其川劇的發展在“資陽河”川劇中的作用與影響也極其深遠。雖然找到的文獻僅僅有《瀘州河川劇傳承與發展的自我救贖》與《瀘州河川劇藝術特色淺析》兩篇,但其中對于讀者研究“資陽河”川劇的發展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一)瀘州河川劇傳承與發展的自我救贖
本文就瀘州河川劇的發展、藝術特征、傳承發展中的現狀、策略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其中對于發展中的問題及策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這對于全面了解瀘州河川劇的現狀,正視發展中的問題,進而保護與發展川劇有很大的幫助。
(二)瀘州河川劇藝術特色淺析
本文就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瀘州河川劇的源流發展、音樂特色與表演特色三方面進行了論述。對于讀者全方位了解瀘州河川劇高腔的歷史、聲腔器樂伴奏、經典范例等具有參考價值。
四、結語
通過搜集與整理資料發現,對于川劇研究的相關文獻較多,然而與“資陽河”川劇有關的資料相對較少。在傳承方面以傳承人張仕倫為代表,川劇“資陽河”代表劇目、代表曲牌等以及政府政策的實施都對之后的讀者提供了一些參考。瀘州河川劇雖然僅僅是其中的分支,但是在川劇漫長發展中的作用依舊極其重要。在2016年12月21日,內江市出臺了《內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支持地方戲曲傳承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第六條明確指出了“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與保護的方向,建立全面系統的“資陽河”川劇藝術保護與傳承體系。相信政策的實施,會使更多的專家學者關注研究“資陽河”川劇,有效促進對以“資陽河”流派為代表的川劇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參考文獻:
[1]張淼.“資陽河”川劇藝術傳承保護淺論[J].四川戲劇,2017,(4):124-127.
[2]劉佩全.“資陽河”川劇藝術的傳承價值[J].四川戲劇,2017,(1):78-81.
[3]陳練.川劇“資陽河”流派現狀調查及思考[J].民族音樂,2016,(2):17-19.
[4]陳練.川劇“資陽河”傳承人張仕倫藝術成就研究[J].民族音樂,2017,(2):75-76.
[5]張仕論.論川劇資陽河流派 [J].四川戲劇,1989,(10):40-43.
[6]彭煦,包靖.瀘州河川劇傳承與發展的自我救贖[J].四川戲劇,2018,(09):85-87.
[7]鄔丹.瀘州河川劇藝術特色淺析[J].中國戲劇,2018,(0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