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妙琳
【摘 要】音樂與舞蹈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二者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對舞蹈進行有效呈現,就必須在鋼琴伴奏的過程中結合舞蹈對音樂展開二次創作,實現音樂舞蹈的完美整合。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也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產生的。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首先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舞蹈鋼琴伴奏二次創作的重要價值,指出在二次創作當中需要著重注意的問題,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指導方法,增強學生二次創作能力,提升學生綜合藝術修養。
【關鍵詞】舞蹈鋼琴伴奏;二次創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J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058-02
舞蹈作品的呈現,既有表演者對舞蹈作品的詮釋,還有音樂和舞蹈的有效交融。音樂在舞蹈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兩種藝術元素有著相輔相成的密切關系,缺少任何一個部分都會影響到作品的呈現。而要保證舞蹈和音樂的完美結合,必須針對音樂伴奏進行二次創作,增加音樂和舞蹈的契合度。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當中,二次創作占據重要地位,而要想保證創作效果,就要改變浮躁心態,避免極端化創作,另外還需要恰當選擇曲目。在二次創作當中要注意選取正確的方式方法,更好地迎合舞蹈藝術作品的展現,需要突出音樂和舞蹈的整合特性。
一、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二次創作的重要性
在學生開始舞蹈學習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認識到舞蹈和音樂存在著共存關系,需要把舞蹈和鋼琴伴奏聯系起來,增強學生音樂感知以及與舞蹈藝術的綜合意識。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當中二次創作的重要價值體現在舞蹈教學的不同階段。首先,在舞蹈教學的開始階段,教學訓練的重點是基本動作練習,而在練習過程當中會用固定動作與鋼琴曲輔助學生完成練習。在這個階段舞蹈教學的重要目的,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完成形體訓練任務,還要在訓練過程當中讓學生受到音樂熏陶,增強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鋼琴伴奏給舞蹈帶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但并非是任何鋼琴曲都可以用作舞蹈訓練的伴奏,因此要對鋼琴伴奏進行二次修改與創作,讓學生在舞蹈學習的初期階段奠定堅實根基。其次,在舞蹈教學的中期階段,學生在舞蹈訓練當中完成了基本功的訓練,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力,而接下來就需要向著更高難度進行拓展學習。此時的學生對于音樂有了一定欣賞力,對舞蹈與鋼琴伴奏間的關系和融合效果有了鑒別能力。此時教師就可以把已經編排好的舞蹈和鋼琴伴奏音樂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連貫動作和連貫音樂的交融當中獲得更加深刻的感受。此時要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連貫學習能力和訓練能力,保證舞蹈教學的連貫度,就要關注鋼琴伴奏和舞蹈的融合,而且要通過鋼琴伴奏的二次創作來增加融合效果和舞蹈的連貫度。最后,在舞蹈教學的后期,此時的學生在各方面能力已經比較完善,具備了獨立完成舞蹈編排的能力。要完成一部作品,先要明確要表達的核心內容,接下來要選取恰當的鋼琴伴奏音樂,并對鋼琴伴奏實施二次創作,期間會涉及到復雜的創作,把不同的鋼琴伴奏曲拼湊起來。最后就是根據確定的創作曲目編排舞蹈。通過對整個過程進行分析,鋼琴伴奏的二次創作對于優秀舞蹈作品來說至關重要。
二、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二次創作的要點
舞蹈鋼琴伴奏曲二次創作是一項專業度要求高,而且非常復雜的實踐活動,所以要想順利完成這項任務,就要把握好二次創作的要點,明確注意事項,保證二次創作有條不紊的開展。第一,消除浮躁心理。舞蹈鋼琴伴奏曲二次創作難度極大,整個創作過程必須要經歷反復而又多次的修改調整,對每項細節都要提高要求。那么在二次創作中就需要消除浮躁心理,靜下心來投入到二次創作的各個環節,用優秀的伴奏帶給人引人入勝的欣賞感受,甚至是讓人感受到音樂的畫面,在欣賞舞蹈表現的同時和鋼琴伴奏生成強烈共鳴。第二,避免走入創作極端。鋼琴伴奏和舞蹈動作是一部完整舞蹈作品的構成要素,缺少其中任何一個部分都是不完整的。在實際的二次創作當中,常常會陷入到兩個極端,其中一個極端是只從音樂角度出發進行二次創作,還有一個極端就是只從舞蹈角度出發進行二次創作。前者過于關注音樂演奏和音樂表現形式,往往會忽視舞蹈動作,不能夠讓音樂和舞蹈完美契合,甚至成為了一種獨奏音樂。而后者則是強調鋼琴伴奏迎合舞蹈動作,導致鋼琴伴奏不再具備其原本的特征和情緒,給舞蹈表演的呈現帶來了消極影響。于是在二次創作當中,既要關注鋼琴伴奏作品的創作水準,關注音樂品質,還需要和舞蹈進行積極配合,增加舞蹈動作的節奏力度。第三,關注舞蹈鋼琴伴奏作品選擇規律。舞蹈鋼琴伴奏曲二次創作的根據是舞蹈動作,所以舞蹈動作規律就是伴奏曲選擇和二次創作的規律,需要在尊重這一規律的前提條件之下,讓舞蹈藝術顯現真正的表現力。
三、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二次創作的具體途徑
(一)針對音樂節奏合理改編
節奏被叫做音樂的骨架,如果沒有節奏,那么整個音樂也就不成體系,更不能夠讓音樂作品擁有靈魂。對舞蹈這門藝術來說,節奏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元素。鋼琴伴奏者需要認真觀察舞蹈動作,了解舞蹈的相關節奏,然后進行音樂節奏的調整與改變。為了讓學生擁有更多表現時間,可以適當拉長節奏,為了更有效地傳達舞蹈作品的藝術情感,可以適當加快節奏。還有很多時候為了展現舞蹈動作的細膩性,會在彈奏時有意停頓。比方說在做小跳組合時,通常運用2/4拍靈巧節奏,在有舞姿小跳時加入附點節奏,突出舞姿在空中的形成,運用音樂節奏時值的改變,帶動學生的舞蹈動作以及呼吸調整,讓音樂可以包裹形體動作,實現舞蹈和音樂的渾然一體。再如,東北秧歌節奏很快,不過其中偶爾也會穿插快慢對比的節奏來突出東北姑娘的雙面性格。
(二)針對旋律進行二次創作
在具體的舞蹈訓練過程中,往往會對鋼琴伴奏作品進行反復應用。這樣的方法常常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影響學生對舞蹈學習的熱情與興趣。為了改變這樣的情況,鋼琴伴奏教師要做的就是加入創新要素,針對音樂作品的旋律進行二次創作,合理使用轉調、移調等增加音樂內容,讓學生在表現當中更富激情。很多時候會顯現出原有曲譜和舞蹈契合度低的情況,那么鋼琴伴奏教師就要在二次創作中調整樂曲,只得伴奏和舞蹈的動作性質與內容特征相契合。就拿《小貨郎》來說,原來的曲譜音樂結束了,但是舞蹈表演并未結束,對此伴奏教師可以拉長伴奏,對音樂進行二次創作,讓伴奏作品和舞蹈在內容與風格上更加匹配與連貫。
(三)針對和聲進行二次創作
和聲編配在鋼琴伴奏二次創作當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影響舞蹈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高質量的鋼琴曲作品不僅僅要有優美旋律,還必須在和弦與織體編排方面恰當和諧。在對鋼琴伴奏進行實際編配的過程中,要結合曲目調性與曲式結構,進行和弦配置和織體的編排,以免給舞蹈作品的呈現帶來不良影響。除此以外,要注意在配置當中把握好風格,掌握舞蹈動作特征和地域特點,在反復試驗和不斷補充調整的過程中,實現音樂與舞蹈的高度和諧。
舞蹈是由肢體動作與伴奏音樂共同構成的一種獨特藝術形式,復雜多變的肢體動作可以讓人們在視覺上收獲美感享受,而伴奏音樂則能夠影響觀眾的聽覺,最終帶給人視覺和聽覺方面的多重享受。一部舞蹈藝術作品的成功和肢體動作與伴奏音樂的完美交融存在著密切關系,而音樂對于舞蹈的重要價值除了體現在舞蹈表演當中,還體現在實際的舞蹈教學當中。所以在舞蹈鋼琴伴奏教學中,要把二次創作作為重點,引發對舞蹈鋼琴伴奏教育的深層次變革和創新探索,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質,讓舞蹈教學更加豐富和富有美感。
參考文獻:
[1]陳佩玲.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論舞蹈鋼琴伴奏教學的特點[J].舞蹈,2018,(5):22-25.
[2]閻彬.舞蹈音樂伴奏的特性——兼論舞蹈鋼琴伴奏教師的藝術修養[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7,(8):95-96.
[3]周黔玲.淺析舞蹈教學中對于鋼琴伴奏的運用[J].讀書文摘,2017,(25):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