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羽
【摘 要】在本研究中我們以箏曲《行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以西安鼓樂作為素材的藝術作品,從作品結構入手,深入探究各素材的聯系,以西安鼓樂元素對作品產生的影響進行闡述并解讀該作品的藝術風格。
【關鍵詞】箏曲;《行者》;作品;表現手法
中圖分類號:J632.3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069-01
《行者》這部作品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古箏曲藝術作品,是由西安音樂學院教授所創作的,目前有箏和鋼琴以及箏和交響樂這兩個創作版本,是吸取西安鼓樂素材而創作形成的,該作品包含了古箏傳統藝術表現手法,同時具有一定的創新現代表演技法。西安鼓樂是傳統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起源于隋唐,是一種由民間樂器合奏而成的古老樂種。婆羅門影這一鼓曲是由余鑄傳譜,馮亞蘭記譜和譯譜。在行者作品中融入了宗教和鼓曲元素,使作品增加了藝術厚度,本研究主要從音樂本體角度出發來解讀該作品。
一、音樂結構
行者作品中共含有4個部分,包括引子、尾聲、慢板、快板,作品采用燕樂7聲期e商調式進行寫作,主音為e音。在引子部分,能夠從b,e這兩個音出發,重在強調上下4度,能夠緊密圍繞主音構建音樂中心,在第二、第四小節以及音組旋律音上可強調下行二度音程角音f到商音的回落,也是本作品的核心音程。而在第四小節e音的左右兩個方向旋律是一種逆行的模式,可減少材料出新。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巧妙之處,本曲的第十二小節采用旋律環繞的方式,能夠將e商7聲調式中兩個n極包括b和j音進行著重強調,這種方式是與《婆羅門引》主題旋律保持一致的,可看出音樂具有同源性。在慢板中采用兩大樂句對比的方式,第一樂句采用223結構上三度模,進而構成比較鮮明、悠長的主題,而在第二大樂句中使用的是婆羅門影的三度核心音程進行寫作。在快板中也是整個作品的重要結構組成,按照不同材料布局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新節奏新材料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為慢板主題變形主題,逆變因素,第三階段為慢板音樂和快板音樂融合的階段。在尾聲部位能夠再現引子部分,在這之前可與第162小節以及《婆羅門引》這部作品有相同的表現方法,能夠突出展示三度關系的旋律,兩部作品在這一小節中具有一定的契合點,這種方式可以使音響更加朦朧,能夠快速從快板轉換為慢板節奏,且在第163小節再現主題,在音區位置提高8度能夠使簡短再現到發生變化。此外能夠與上音小節泛音保持聲音上的連貫,在第175小節位置,2度和4度旋律音程走向實際上是在音程安排上對引子的再次回顧,最后由主音上方5度支持音可回到e商調式回音上。
二、音樂風格
《行者》這部作品具有一定的異國風味,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以《婆羅門引》作為素材開展創作,整個作品使用燕樂7聲e商調時,閏音使其能夠將宮、羽以及閏進行融合,表現增二度,但并不是民族音樂中的常見現象,主要是由于《婆羅門引》該作品曲調主要來源于印度,是一種比較新鮮的音樂語言表達方式。據有關研究表明,《婆羅門引》這部作品與唐大仙所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具有一定聯系,由于加入了古典素材,使該作品更具有立體感和豐富性,比如在第25小節ec,bj這種常見三度走向以及在樂節的高低位置隱藏三度安排,在旋律音符上是與《婆羅門引》這部作品寫作具有相同模式的,唯一的差別就是重音位置進行了改變。在快板位置第三階段第112小節位置旋律的音成為強調4度,在音拍上是與《婆羅門引》作品的二度關系相一致的。
從傳統音樂角度上來看,西安鼓樂包含多種音階和調式變化,而西安鼓樂和燕樂7聲也是唐代鼓樂中主要的特色。根據目前流傳下來的曲目可發現,音樂曲目是與唐宋的教坊音樂具有緊密聯系的,唐代的曲調由于歷史原因除了敦煌樂譜曲調可供后世研究之外,很少能夠以完整的面貌保存下來。在行者作品中包含了柔情的敘述面,也同樣有緊張激烈的色彩,在旋律交替上能夠體現這種色彩變化,即清樂和燕樂旋律融合使用,在不同材料之間能夠通過核心音程設計襯托色彩變化,使作品具有一定的藝術特點,在音響上可突出拱形效果,從熱奏到快板再到古典素材,仿佛讓人跨越了幾千年,并且作品初始與悠揚曲調相互呼應,給人意猶未盡的感覺,能夠保留音樂的古典材料味道,同時還可以借鑒古箏技法的創新,不僅能夠實現傳統音樂的傳承和發揚,同時也能夠為后續箏曲創作者提供新的靈感。
陜西箏樂具有獨特的風格,由于本身調式音階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作為陜西正派的代表人物,魏軍教授深入挖掘行者理論的同時,其也有很多代表作,包括三秦歡歌,中彈唱,風流頌等作品。尤其《行者》這部作品,為后續我國傳統音樂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行者》這部作品運用古老曲調進行創作,能夠讓聽者感受幾千年的活力,使樂曲在現代詩人面前完美展示出來,這對于箏曲發展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也反映了在《行者》創作過程中《婆羅門引》對其的深刻啟發。
參考文獻:
[1]任小溪.箏曲《夜深沉》作品淺析[J].北方音樂,2018(12).
[2]閆鵬葉.箏曲《長相思》作品分析及藝術感受[J].藝術科技,2019,32(02):153.
[3]劉瑩.現代箏曲《幻想曲》作品分析及演奏提示[J].大眾文藝(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