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彬 葉曉嫻
【摘 要】李安導演的電影《雙子殺手》上映,人們再次體驗到“120幀”電影技術帶來的震撼效果。本文將梳理高幀率電影的發展軌跡,從120幀電影技術的具體案例入手,分析高幀率電影技術給影片呈現的美學效果和為觀眾帶來的觀感體驗上的升級和變革。
【關鍵詞】120幀;電影美學;融合
中圖分類號:J905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104-01
一、電影創作與120幀新技術
當物體移動時,由于視覺的暫留原理,觀眾視神經能保留對物體的印象。電影利用人眼的特性,通過每秒幾十張畫面的更替使觀眾認為影像是動態的,幀就相當于電影膠片上的每一格鏡頭。在傳統膠片電影時代,考慮到成本和技術等綜合因素,電影放映幀率被定為每秒24格(24FPS),高幀率則是在相同時間內插入更多的畫面,使影片畫面更清晰流暢。[1]近年來,由于電影技術的更新迭代以及市場對電影美學的追求,很多影片的放映幀率從24幀升級到48幀、60幀甚至是120幀,譬如李安導演的120幀電影《雙子殺手》。
二、李安的120幀電影之路
過去膠片的價格高昂,幀數越高膠片的消耗就越大,而24幀能在保障畫面流暢的同時最大限度節省膠片成本,故市面上的大多數電影出于成本考慮基本都是每秒24幀。[2]即便如今數字格式已經基本取代了膠片,電影每秒24幀的標準也一直沿用到現在,甚至還通過數字格式來模擬膠片的效果,保留電影的油畫質感。
李安導演沒有否定24幀和膠片電影,不過他認為不應該用數碼手段去模仿傳統的膠片電影,而是要探索如何在數碼電影中開發美感。一部高幀率且高品質的電影需要重新調整拍攝所需要的細節如燈光、道具、表演等環節,另外后期要處理的素材也比普通幀數的影片多出好幾倍,其制作成本也水漲船高,但是不妨礙李安追尋超高幀率電影技術的腳步?!峨p子殺手》的電影技術的升級讓這部擁有大量武打戲份的電影表現得更為極致且富有張力。
三、120幀電影放映技術與《雙子殺手》電影內容
(一)高幀率對影片品質的顯著提升
《雙子殺手》是一部一人分飾兩角的電影。全片所采用的120幀電影技術更能讓電影畫面精準細膩地表達出情感,足以真實到看見人物角色臉上那些微小的皮膚顆粒,動態場景中物品的運動軌跡??寺∪诵】藴I眼婆娑質問養父的場面向觀眾展現了高幀率數字電影能在很大程度上表現人物的復雜情緒。
(二)動作戲效果逼真超群
導演采用全景接全景的拍攝手法,摩托車冒出火花,單手換槍支彈藥和跳躍躲避攻擊等動作和盤托出,給觀眾帶來強有力的緊張刺激感。影片最后在便利店的動作戲份,從濺落的水珠到破碎的玻璃,再加上豐富的場景調度,讓觀眾宛若置身于拍攝現場,令人大開眼界。
(三)夜景戲份表現突出
一般而言,觀眾在戴上3D眼鏡觀看低幀率電影時,畫面亮度會感覺下降很多,觀影效果大打折扣。而120幀的屏幕亮度遠超24幀,所以即便《雙子殺手》在弱光條件下拍攝很多夜間場景,但人物打斗的一招一式和面部表情都纖毫畢現。120幀技術能讓觀眾在戴上3D眼鏡后感受到的亮度適中,既能凸顯出高幀率在夜景中的優勢,也減少了畫面過亮所帶來的不良體驗。
四、120幀電影放映技術的美學分析
在電影景深層面,傳統的24幀技術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表現在影像的光感、銳度和解析度等層面,影片畫面信息常常集中在清晰的前景部分是因為較低解析度的影片畫質會導致后景中的細節很難被看清,因此畫面信息往往集中在清晰的前景部分。[3]其次,在傳統數字電影表現中,激烈動作戲份的視覺情緒體驗,如武打等充滿感官刺激的場面,更多需要依靠前期蒙太奇的分鏡頭設計和后期剪輯、特效等視覺技術處理。[4]所以,高幀率電影技術的不斷升級對電影的發展起到助推作用。
從《比利·林恩》再到《雙子殺手》,李安導演利用120幀對電影產業技術的革新產生一定影響。李安所要探究的是一種區別于傳統膠片影像美學的、屬于數字電影的別樣美感。如此“逼真”的視覺效果,顯然對傳統數字電影的本體美學特征、敘事手段以及對受眾的觀影體驗,都產生了極具挑戰性的重要影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對傳統的顛覆。
面對層次更豐富的超高清景深效果與成倍增加的畫面信息時,很多觀眾從視覺到心理能產生全新體驗。不可否認,李安基于數字電影技術美學的大膽探索和實驗,為電影產業的發展提供很大的借鑒意義。而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是以技術為前提去實現的,任何一種創新與進步都值得禮贊。
參考文獻:
[1]張樂山,孫寧.試論高幀率技術在數字電影中的應用[J].現代電影技術,2015(09):24.
[2]劉佳楠.方興未艾的高幀率電影[J].現代電影技術,2013(10):12.
[3]孫承健.李安及《雙子殺手》:一次數字電影技術美學的大膽探索和實驗[N]:中國藝術報,2019-11-04(6).
[4]胡明.視覺蒙太奇手法與影視藝術的結合研究[J].電影文學,2014(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