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妍 丁思堯
【摘 要】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根據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調整定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在文化產業上的就業方向占據重要地位,為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培育優秀的設計人才,需要在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定位上適時、適度地加以平衡和調整。教學與實踐項目產生了一定的脫節,如何與文化產業相融合、課堂教學與市場相接軌、教學理念與市場需求的通道打通,滿足藝術與市場之間銜接成為高等教學研究的主要項目,也是藝術設計教育教學與文化產業實現共同育人的重要實踐。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育教學;地域;文化產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178-01
中國高等教育藝術設計專業有別于其他學科,具有較為廣泛的實踐應用范圍,藝術設計專業進行創新創業具備較大的優勢。藝術設計隨著中國產業化發展如“文化產業”、“文化發展力”、“文化生產力”等元素逐漸被大眾所認識,社會產業結構成為經濟和文化建設的主力軍并得到快速的發展,因此培養藝術設計與文化產業融合的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隨著文化產業的市場化發展,對于創新、實用的需求標準也不斷提高,這就是當今問題的所在。
一、藝術設計教育意識的再認識
(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與地域特色文化產業融合的研究與實踐,有利于進一步貫徹落實經合組織在提出“知識經濟”一詞后,將文化產業納入到知識經濟領域當中的方針政策。高校教育要緊緊把握社會物質文明和經濟文明進步的脈搏,為迅速發展的社會經濟文化輸送專業性的高素質人才。
(二)高等藝術設計專業教育培養和造就了很多具有獨特藝術思維和世界藝術潮流先覺的藝術人才,很多藝術學府都設立相關專業的創業產業機構,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本身的優化,促使高等藝術院校創造新型的藝術體系,科學整合了高校教育教學與就業互融互進,提高高等藝術院校就業率和創業率。
(三)地域文化差異與地理環境造成了文化藝術的不同,文化藝術的差別形成了本區域獨特的藝術魅力。地域性也包括民族性,一個民族突出的藝術特質也構建了地域性的美術特征。這些民族的藝術瑰寶,需要現今的藝術工作者的繼承和延展,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教學與地域特色文化產業融合的對策研究,會賦予傳統藝術文化全新的藝術形式和更加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藝術設計教學與地域特色文化產業融合的實踐研究
(一)高校藝術設計專業根據文化產業市場的需求調整定位,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在文化產業上的就業方向占據重要地位,為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培育優秀的設計人才,需要在教育方向和教育理念定位上適時、適度地加以平衡和調整。
(二)研究如何將地域特色文化產業融入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教學,以培養動手能力和人文素質為重點,構建新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指向符合文化產業發展需求的藝術設計專業教育目標,把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納入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兼備工程技術人員或藝術管理人員的素質,加速向課程創新教育的轉變速度。從社會需求出發,課程增設職業方向和綜合實踐兩大類,開設諸如:產品定位設計、時尚用品設計、頂崗實習等內容,應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為基準,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以開發學生的藝術創造性和提高學生文化素養為宗旨,以便更好地適應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三)以區域特色文化產業需求為依托,創建“新型師生設計工作室”新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模塊化,在師生共同開發項目的同時,將課堂的理論知識與具體實踐進行緊密銜接,通過具體設計方案,主動查找資料,分析操作流程、產品的設計定位、客戶的消費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制作室改被動為主動學習,通過和老師合作完成設計業務,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新型師生設計工作室將教學、設計、實踐三合一,既完成了人才培養任務,又和文化產業掛鉤,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四)研究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和地域文化產業融合,局解整合方式,利用網絡平臺,開展文化產業網絡教學,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注重綜合性,加入創意產業思維訓練的內容,培養學生實際運營的能力,不斷關注地區創意產業市場,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課程的內容。課程開設不限定在藝術設計專業而是跨學科多元化的融合滲透,提倡藝術設計與科學,藝術設計與工程,藝術設計與管理等學科知識的結合。
所以,研究本地域典型的少數民族文化遺產,突出地域特色文化產業,把最突出赫哲族的各種民俗風情通過文字、音像、實物等手段進行分類整理保存,建立民族文化研究體制,側重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加大改革創新力度,讓赫哲族古老的文化和技藝煥發新的生機,也促進了高校藝術教育改革的方向和前景,使高校藝術教育更加蓬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森,和家勝.藝術設計教育文集[M].云南大學出版社,2008.
[2]梁智勛.中國少數民族工藝美術的實用性及其特點[D].中央民族大學博士論文,2011(3).
[3]徐萬邦.對少數民族工藝美術研究的幾點看法[J].內蒙古大學藝術報,2010(12).
[4]孫妍.設計藝術與文化研究[M].吉林出版集團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