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璐
【摘 要】2016年以來,伴隨著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UGC短視頻的火爆,其版權保護問題也日益嚴重。本文從案例切入,以視頻版權保護技術為著陸點,重點分析版權保護技術在UGC網絡短視頻領域內的使用情況、存在問題與難點。我們發現,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反解密系統、區塊鏈認證標準、合理使用范圍及其主動防御性等問題存在薄弱點。最后針對其問題與難點在技術與行業層面提出具體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UGC短視頻;數字版權保護技術;區塊鏈;DRM
中圖分類號:G231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202-03
我國視頻行業伴隨著web2.0時代的到來開始興起和發展,土豆、優酷等UGC視頻網站便是早期的代表,短視頻的由來也可追溯到這一時期。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絡時代的到來、智能移動終端以及4G網絡的普及,網絡短視頻以其短小靈活、互動性高、內容豐富等特點受用戶青睞并大放異彩。據CNNIC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19年6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占網民總體的75.8%。[1]短視頻正在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娛樂及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以快手、抖音、秒拍等UGC類型的短視頻應用也迅速崛起。
短視頻在火熱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陷入版權糾紛的困局中。2019年4月,A公司因未經授權擅自在其微信公眾平臺與微博上利用B先生制作的視頻進行商業廣告宣傳并收取廣告費而被 B先生起訴,要求A公司賠禮道歉、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的訴訟請求,法院予以支持,判處A公司賠償B先生人民幣50萬。該案件成為全國首例廣告中使用短視頻侵害著作權案,也是迄今為止單個短視頻判賠金額最高的著作權維權案。短視頻擁有巨大的用戶流量與變現能力,視頻廣告成為其重要的收入之一。因此,加強對短視頻的管理與版權保護,是短視頻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
目前市場上存在一系列的網絡短視頻版權保護技術,如數字加密技術、數字水印技術以及最新的區塊鏈技術等。這些技術在視頻版權保護方面的應用存在哪些問題?在UGC短視頻保護上的難點又是什么?這是本文重點探析的內容。
一、短視頻生產模式
短視頻誕生于視頻網站興起時期,2016年后隨著一批短視頻APP如抖音、快手的流行而被大眾所熟知。對短視頻定義目前仍未有統一的標準,本文研究的對象指播放時長在5分鐘以下的網絡視頻,具有社交屬性強、創作門檻低和使用時間碎片化的特征。[2]從內容生產模式上,網絡視頻可以分為UGC模式、PGC模式和MCN模式。UGC模式即用戶生成內容模式,是由非專業人員制作的視頻,一般來說,UGC短視頻內容更加多元化、消費需求偏娛樂化、時間一般控制在15秒-20秒內,內容良莠不齊但極具創造力。PGC模式即專業內容生產模式,是由專業人員或團隊制作的視頻,在內容質量上普遍高于UGC短視頻,時間控制上一般是在2分鐘-5分鐘內。MCN模式,本質上是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指聯合優質的PGC內容生產方,以平臺的方式對內容生產進行統一的運營和管理,從而保障內容的持續、穩定輸出。[3]本案中的B先生并非專業人員,其制作的優質短視頻屬于UGC模式。因此,本文短視頻版權保護技術的問題與難點將主要結合UGC短視頻生產模式來探析。
目前,UGC短視頻因其較低的制作門檻與較強的娛樂性質,頭部UGC平臺已經擁有了可觀的用戶流量與活躍度。截至2019年1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DAU)已經突破了2.5億,月活躍用戶(MAU)突破了5億。另外,在傳播層面,短視頻在傳播聲量上具有強大的肥尾效應,即短視頻的播放量通常會大于其粉絲量,頭部優質內容甚至可以實現病毒式傳播。[4]隨著即將到來的5G時代,UGC短視頻將更深入地影響人們的生活、交往方式,對國民的精神文明建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UGC網絡短視頻版權保護技術與應用
網絡視頻侵權技術由最初的未經版權人許可,擅自儲存在自身服務器中的原始粗暴的服務器存儲侵權模式,到P2P侵權模式,將用戶自身的PC終端視為服務器的無中心化方式;到APP聚合侵權模式,整合P2P、盜鏈、網盤等方式為一體的盜版行為;再到現今短視頻搬運、剪輯、實物衍生品盜版、賽事盜播等現象。[2]視頻侵權技術依靠著新生現象與技術不斷地改進、發展,在豐厚利潤的誘惑下,各類侵權現象仍在不斷發生。
目前國內相關的數字版權保護技術主要有DRM(數字版權管理)技術系統與區塊鏈技術。DRM技術系統指對各類數字內容的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一系列相關技術。[6]由于UGC短視頻主要是在移動互聯網的背景下發展興盛的,因此我們將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版權管理技術專利研究的數字加密技術、數字水印技術、身份認證技術、訪問控制技術[7]作為本文的重點探究技術。另外,作為一種新型的去中心化數據庫,區塊鏈技術成為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熱點,國內關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主要在金融方面的應用和知識產權領域的運用兩個方面。[5]本文所涉及的UGC短視頻版權保護屬于后者。區塊鏈具有的去中心化、智能合約、可溯源等特點成為數字版權保護領域關注的重點。
(一)DRM技術及應用
1.數字加密技術
數字加密技術是指將一個信息經過密鑰再次編碼,使之成為無意義的密文,最終通過對應密鑰還原成原有信息。主流密碼算法有雜湊算法、對稱加密算法與非對稱加密算法。[8]在網絡視頻版權領域,主要使用非對稱加密算法,該算法擁有公開密鑰和私有密鑰,具體是通過視頻加密技術控制購買視頻版權的用戶安全解碼視頻數據,而非法盜鏈、盜播者只能解碼出亂碼。
2.數字水印技術
數字水印技術是一種信息隱藏技術,通過在網絡視頻中嵌入隱秘標記,來保護網絡視頻的版權,以致在發生視頻版權糾紛時,可以起到視頻確權的作用。數字水印在嵌入網絡視頻中的具體過程主要有:一在密鑰的控制下生成水印信息;二通過算法將水印載入到視頻中,完成視頻嵌入過程;三利用密鑰提取水印信息,即水印提取過程[9]。數字水印技術原是作為數字加密技術的一種補充技術,目前已成為視頻版權保護過程中的重要應用技術之一。類似的技術還有數字指紋和數字簽名技術。
另一方面,需要明確“合理使用制度”的適合范圍。“合理使用”是《著作權法》中為平衡個體利益與公共利益而創設的,實質上是對著作權、財產權進行限制的一種制度。《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了12種合理使用的情境,在合理使用范圍內,使用者無需權利人許可而自由地利用商品。[14]但在數字化時代,作品不再附著于載體,可以通過復制、搬運的方式進行傳播,這給“合理使用制度”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其設置的12種情境已不再準確,如“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許多字幕組侵權方式即在影片開頭標注“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的字樣。
(二)行業層面
1.建立統一認證標準體系
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對版權的實時保護和它的去中心化機制對信息穩定性與安全性的保障,必要的前提是存在一個統一通暢的區塊鏈系統。因此,網絡視頻行業應建立統一的認證標準體系,方便區塊鏈技術在我國整體版權保護領域的搭建,使之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2.企業加強自律
企業應加強自律,平臺自覺承擔其責任。一方面,自覺抵制侵權行為,加強對本視頻平臺24小時的監控和管理,建立黑名單制度等;另一方面,加強對內容品質的提升,反對過度商業化、流量化、娛樂化,尤其是短視頻平臺,制作門檻低、視頻良莠不齊,不僅提升了視頻監管的難度,而且對短視頻的版權保護也會造成一定的阻礙作用。
3.版權登記沉入底層
版權登記可以保護權利人及其作品的版權,必要時起到版權確權的作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目前已經聯合業界企業開通自媒體音視頻線上版權登記平臺[15],以此來保護自媒體創作者的權利,激發他們的熱情。不過,目前此舉措的主要對象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自媒體或者是網紅創作者,對于一般的UGC用戶則滲透性不強。在大眾創造的時代,版權登記有必要沉入到每一個視頻制作者當中。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9.
[2]艾瑞咨詢.2019年中國網絡視頻版權保護研究報告[R].艾瑞咨詢,2019.
[3]沈嘉熠.短視頻媒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電視,2018(08):73-76.
[4]艾瑞咨詢.《2018年中國短視頻營銷市場研究報告》[R].艾瑞咨詢,2018.
[5]馬治國,劉慧.區塊鏈技術視角下的數字版權治理體系構建[J].科技與法律,2018(02):1-9.
[6]俞銀燕,湯幟.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究綜述[J].計算機學報,2005(12):1957-1968.
[7]胡學嶺.移動互聯網下的數字版權管理技術專利技術綜述[J].中國新通信,2016,18(17):10.
[8]宋憲榮,張猛.國外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技術發展現狀、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J].網絡空間安全, 2018,9(02):6-11.
[9]楊敏.視頻版權保護和內容認證的水印技術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4.
[10]張建曉.身份認證技術及其發展趨勢[J].信息通信,2015(02):125-126.
[11]王勇.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的難題與對策研究[J].信息網絡安全,2012(01):1-4.
[12]聶靜.基于區塊鏈的數字出版版權保護[J].出版發行研究,2017(09):33-36.
[13]沈嘉熠.短視頻媒介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中國電視,2018(08):73-76.
[14]熊琦.論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的適用范圍[J].法學家,2011(01):86-98+178.
[15]李修齊.短視頻內容引導與版權保護體系[J].中國出版,2017(16):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