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欣悅
【摘 要】自影像進入人類的傳播媒介以來,人類對于傳播速度的追求,不斷刺激著傳播技術的發(fā)展與升級。同時,人類對于信息傳播的本能欲望與追求,為流媒體技術的應用提供了巨大的市場。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對社會和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本文從流媒體技術與大眾傳播的特點與聯系出發(fā),淺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流媒體技術;大眾傳播;信息
中圖分類號:G206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226-01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fā)展與普及,它對流媒體技術的應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提供了更大的市場。流媒體技術也稱流式媒體技術,就是把連續(xù)的影像和聲音信息經過壓縮處理后放上網站服務器,讓用戶一邊下載一邊觀看、收聽,而不需要等整個壓縮文件下載到自己的計算機上才可以觀看的網絡傳輸技術。[1]這項技術在網絡點播、在線直播、遠程教育等領域被廣泛應用,在不知不覺中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對社會的文化發(fā)展,對人類的文化傳播等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因為,流媒體技術的應用從根本上促進了傳播媒介的更新與發(fā)展,改進了現代機器設備的傳播方式,加快了復制并傳播信息的速度。本文將從流媒體技術與大眾傳播的特點入手,淺析兩者之間的關系。
一、流媒體技術應用符合大眾傳播需求
(一)流媒體技術加快了大眾傳播的信息傳播速度,適應當代大眾傳播的需要。在當今社會,由于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人們的休閑娛樂時間呈現出碎片化、工作生活要求效率化的傾向。因此,不斷應用前沿科學技術,提升信息的傳播速度,保障信息的傳播效率,是大眾傳播的一個必然的發(fā)展趨勢。而流媒體技術正迎合了這一趨勢,縮短了視頻等信息的下載時間、提高了傳播速度。
(二)流媒體技術增加了信息的傳播量,為大眾傳播的傳播主體——媒體組織帶來了利潤,促進了大眾傳播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日常的電視、報刊上,觀眾本就不可避免地強制看一些廣告信息,隨著流媒體技術的產生與發(fā)展,在縮短了等待時間的同時,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傳播速度,在同等時間內,擴大了人們接收信息的總量。而與信息咨詢綁定在一起的廣告自然也隨之增加,給各行各業(yè)的媒體組織帶來了可觀的廣告利潤,帶領大眾傳播業(yè)走向新的高峰。
(三)流媒體技術滿足大眾隨時隨地地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彌補了大眾傳播在信息流通上只具有單向性特性的不足。以互聯網為標志的第三代媒體在傳播的訴求方面走向個性表達與交流階段,而流媒體技術使得這種表達與交流更進一步。[2]例如,流媒體技術應用于網絡視頻、網絡電話等。在這樣的情況下,流媒體技術打破了大眾傳媒的空間與時間局限的同時,也讓人們的生活與網絡緊密相連。
綜上所述,流媒體技術的這些特性符合了大眾傳播不斷提高信息傳播速度的發(fā)展趨勢,彌補了大眾傳播信息單項性的不足,迎合了大眾傳播對確保信息傳播時效性的追求。是以流媒體技術誕生之日起,在短期內就被廣泛應用于網絡、電子產品等各種現代傳播媒介。而與之相應發(fā)展的移動流媒體更是突破了下載的空間局限,不必像以前一樣必須在電腦上提前下載好再導入移動產品觀看。因此,在某種程度上,流媒體技術與大眾傳播在當今社會上形成了相輔相成的良性發(fā)展關系。但是,流媒體技術的發(fā)展帶給大眾傳播的影響還不止于此,它的特性在帶來良性效應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弊端。
二、流媒體技術在傳播應用中產生的弊端
(一)流媒體技術在加快傳播速度的同時,也提高了廣告信息的傳播速度,從而對龐雜受眾形成一種無意識的廣告灌輸、信息灌輸,影響受眾的自主選擇。
(二)在影響信息傳播交互性的同時,也給大眾傳播的信息受眾帶來了個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隱患。受眾的網絡信息、視頻下載、瀏覽內容都與其本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而流媒體技術打破了大眾傳播的空間與時間的局限,使我們更依賴網絡傳遞、瀏覽信息,也更大程度上在不知不覺中泄露了個人信息,帶來安全隱患。
(三)流媒體技術的出現意味著,人們接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消息更新速度越來越快,這滿足了人們的獵奇心理也附和著信息的實效性。同時,在選擇渠道增多的同時,有害消息的傳播與擴散速度越來越快、范圍越來越廣。這會造成社會的恐慌與不穩(wěn)。例如,在傳播速度飛速提升的今天,如果一些錯誤的消息被有心人錄入到網絡等各式傳播媒介中,信息就會迅速地在人群中爆炸般傳播開來。而信息的誤導性就會成倍增加,影響人們的社會行為,造成社會的不穩(wěn)定甚至動亂,帶來不可避免的政治經濟損傷。
(四)媒體使用與內容選擇更具個性化,導致市場細分更加充分。這迎合了人們節(jié)省時間的愿望,能快速而準確地定位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內容選擇的過于細化會導致信息整合的不完整,導致人們在獲取信息時的斷章取義、一葉障目的可能性。
因此,我們要正視流媒體技術與大眾傳播的關系,看到流媒體技術的不足之處和其對大眾傳播的消極影響,努力彌補其不足,防患于未然。并且,發(fā)揮其積極作用,揚長避短,創(chuàng)造更安全、良好的傳播環(huán)境,使得大眾傳播業(yè)朝更良性的方向發(fā)展,引導龐雜的受眾接受積極、準確的信息傳播,真正為廣大受眾所需要。
參考文獻:
[1]周洪萍.面向三網融合實訓平臺的設計與應用[D].南京郵電大學,2015.
[2]孫家娣.融媒體視野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