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明
【摘?要】素養是學生各方面優良品質體現,素養主要跟習慣有關。鄉村小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素養的形成就是課外閱讀習慣的結果。課外閱讀的指導要從傳統的模式轉向指導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和主動閱讀習慣的養成。
【關鍵詞】閱讀素養;閱讀興趣;閱讀習慣
閱讀,能培養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起閱讀的欲望,讓他們從小熱愛數學。加強課外閱讀指導,能拓展學生視野,促進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農村小學生由于受資源、師資及經濟等條件所限,課外閱讀現狀不容樂觀。要想讓學生參與課外閱讀,使其在閱讀中有所收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的興趣,還要加強課外閱讀的習慣的養成。
一、激發閱讀的興趣,促進自主課外閱讀素養的習慣養成
結合小學生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大多數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并不高,尤其缺少數學課外閱讀。原因主要有幾個:一是課內作業負擔過重,學生沒有更多的時間閱讀;二是一些教師重課內輕課外,認為考試只考課堂內所學的內容,對課外閱讀無論是在要求上,還是在方法指導上都有所欠缺;三是課外閱讀要求過高,超出學生的能力范圍;四是學生缺少數學課外閱讀的讀物。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大多抱有完成任務的心態,興趣不高,自主性不強,課外閱讀的效果自然不佳,提高數學教學效果的方法多樣,但最管用、最有效的是讀書,是培養讀書興趣。
(一)通過“減負”留給學生更多的時間用于課外閱讀
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必須給足學生閱讀的時間。這需要精簡課堂作業,給學生騰出更多的時間去大量、整本書閱讀。
(二)通過“拓展”將閱讀由課上向課下發展
除了要讓學生在課中閱讀“你知道嗎”環節,增強學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還要選擇相應的作品、人物事跡等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地了解我國璀璨的文化,注重教材向課外閱讀的延伸。
(三)通過“因材施教”尊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
在布置課外閱讀任務時不能一概而論,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區別對待。如有的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弱一些,那么,在閱讀量的要求上就應該放寬些,要求每天5—10頁的閱讀量,對這些學生,只要求其完成3—5頁即可。
二、注重閱讀習慣的養成,助推課外閱讀素養的形成
正確指導學生閱讀,能培養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養成閱讀習慣,讓他們從小熱愛閱讀。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可見養成閱讀的良好習慣對學生生命成長有著重大的積極影響。
要讓學生將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使“閱讀”成為“悅讀”就要輔之以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環境營造,打造書香氛圍
要想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就必須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不僅要建設良好的書香班級、書香校園的氛圍,更要引導家長建立書香家庭的氛圍。
(二)自由選擇,給足學生空間
要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閱讀習慣,在閱讀上就要給他們一些自由選擇的空間,讓學生自己找書讀。部分農村孩子休閑時間被電視、手機甚至網吧侵占,不利于身心健康,應當把他們往讀書方面引導。課外閱讀要給學生資助選擇,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須有所指導。老師、家長要安排適當的課外閱讀,注意循序漸進,逐級增加閱讀量與閱讀難度,體現閱讀的梯度。
(三)師生共讀,示范引領
要讓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了榜樣,自己先要養成讀書的良性生活方式,成為讀書的“種子”。小學生都有一定的向師性,模仿老師的行為,從而愛上閱讀。因此,師生共讀,是培養農村學生愛讀書,養成讀書習慣的重要途徑。
(四)圖書共享,解決書源
農村學生書源緊缺,有的孩子家長會為他們買一些書籍,不僅數量有限,而且看完后就棄之一旁。有的家庭會有一些藏書,但它們卻在書架上長年“沉睡”著,與其讓它們束之高閣,不如交給更多需要它的人去閱讀,讓書在流動中發揮作用,實現傳遞知識的價值。
一本本書籍在愛書人的傳遞中揚帆遠航,如此播撒書香,傳播文化,給人一種神秘感和浪漫情調,漂流的是一個夢,一種信念。
(四)展示交流,優化讀書評價
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增長了知識,積累了素材,無形中提升了數學學習的能力。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自身條件,利用校內外各種機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例如:課外閱讀小組、朗誦會、故事會、讀書報告會、讀書筆記展覽等。通過諸多活動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三、重社閱讀興趣養成,加強課外閱讀素養的提升
提升鄉村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使命,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要注重課外閱讀的興趣和習慣的雙重引領。
興趣可以維持習慣。兒童對一種事物產生興趣,是因為事物的本身具有吸引力。課外閱讀靠什么來吸引兒童的眼球?最高級的做法是讓課外閱讀成為一種習慣,它是幫助兒童打開一扇扇神奇的大門的鑰匙,是將兒童引向尖峰體驗的云梯。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兒童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熱情和濃厚的閱讀興趣。
習慣更能提升興趣。兒童對任何一種事物的興趣都是暫時的,對課外閱讀亦然。如何能將兒童的“課外閱讀興趣”從一本書引向另一本書,從另一本書蔓延到浩瀚的書海,成為一種穩定的心理傾向?這就需要持續的動力系統。習慣就是這個動力系統的核心要素。
“課外閱讀興趣”是“課外閱讀習慣”力量的外在呈現,“課外閱讀習慣”是 “課外閱讀興趣”的內在支撐。將二者相聯接,課外閱讀教學就能化身“遨游太空的雄鷹”。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