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邦坤


在緊鄰黑龍江的黑河市,有一座以展示百年旅俄華僑、早期中國馬列主義傳播和旅蘇、俄留學人員學習奮斗報效祖國歷史為主要內容的紀念館——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
黑河旅俄華僑紀念館全稱是旅俄華僑(旅蘇、俄留學生)紀念館,位于黑河市愛輝區王肅街上,是一幢非常引人注目的歐式建筑。紀念館建成于2007年9月22日,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整個建筑為磚木結構,墻體是耀眼的紅色、歐式屋檐,門窗則是醒目的白色,紅白相間,分外搶眼。它是由旅俄華僑投資修建,先后做過通濟當、廣信當等當鋪,做過黑河大興公司營業所、黑河專賣局的辦公樓,還曾是人民自治軍司令部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后做過黑河地委、黑河行署機關辦公樓,是黑龍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旅俄華僑紀念館主要包括六個部分:“‘闖俄國,跑遠東的歲歲月月”“列寧最信賴的人”“追求真理的革命先軀”“為消滅法西斯而戰”“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黑河——旅俄華僑的綠島”,展現一百多年旅俄華僑史,涉及黨、政、軍、民、學、商、文化及隱蔽戰線。在紀念館里,依次通過文字、圖片看到的著名旅俄人物有:早年的旅俄華僑領袖、“十月革命”前創辦莫斯科第一個華僑聯合會并任會長、中國共產黨成立前代表中國工人參加共產國際“一大”“二大”、三次受到列寧單獨接見的劉澤榮;蘇維埃紅軍中國團團長任輔臣和列寧的衛士李富清;在蘇聯衛國戰爭中戰功卓著,曾率百架戰機紅場受閱并任百架戰機的排頭兵,受到斯大林接見的唐鐸;將德國突然進攻蘇聯的情報提前一周通知斯大林,在隱蔽戰線上功勛卓著的李正文;參加反法西斯衛國戰爭中的中國紅色后代們;俄羅斯歸僑子女、著名革命家郭霽云和哥哥國民黨陸軍中將郭德權;編入蘇軍建制、按照蘇聯軍隊授銜、在蘇聯受訓的抗聯“88”特別旅……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國家向蘇聯輸送了一萬多名留學、實習人員。紀念館重點介紹了其中的卓越者,他們有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有著名載人航天功勛科學家王永志、“兩彈一星”功勛孫家棟等。紀念館展柜里有留蘇學生用過的照相機、放大機等,還有他們在蘇聯留學時讀過的書、使用的教材、記滿筆記的本子、獲獎證書、畢業證書等。
紀念館設有專門的展廳,介紹中國到蘇聯的紅色通道。中國共產黨誕生前夜,在黑龍江境內形成了4條去列寧故鄉尋求真理的紅色通道,其中3條是經過黑河的。
黑河市僑聯為何辟建旅俄華僑紀念館?旅俄華僑紀念館創意創始人曹明龍說:黑河是一個因邊而興、因僑而旺的城市。一部分旅俄華僑華人在俄發達后,攜帶家眷回到黑河安家落戶,興辦企業。其中紀念館這幢樓房,就是由旅俄華僑房產家畢鳳芝于1920年興建的商號。旅俄華僑紀念館,對于展示中俄兩國人民無比深厚綿長的友誼,更好地弘揚旅俄華僑愛國愛鄉精神都將發揮積極作用。
(本文圖片由曹明龍提供)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責任編輯/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