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婷婷,崔璐娟,于 京,李志英,李強文
(西北民族大學化工學院,甘肅 蘭州 730124)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生活水平不斷捉高,現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在不斷的增長,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癌癥治療就是當今世界一大難題。“是藥三分毒”“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則是化療法最真實的寫照。日前市場上流通的治療癌癥的藥物都存著價格高、毒副作用大、無靶向選擇等不足。抑癌藥物進入人體后,面對體內復雜的環境溫度、pH、酶等,容易降解從而失去活性。而沒有失去活性的藥物,在體內的輸送過程不能準確到達癌變部位,最終只有少量的藥物才能到達。但由于無法識別,會對正常細胞作產生毒副作用,給病患帶來很多的痛苦。藥物過少達到癌變部位的藥物就會不足,得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不能抑制癌變細胞的擴散。傳統的給藥方式無法實現適量、準確治療病變細胞,導致不能達到最佳藥物利用和治療效果。智能型高分子藥物載體可以利用對環境的pH、溫度等響應實現對藥物的控釋,進而實現靶向給藥,提高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的痛苦[1]。
當人體內的正常組織發生癌變后,腫瘤細胞會異常增長,但血管無法為其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和氧氣,腫瘤細胞通過糖酵解來產生能量供其繁殖,在此過程中會代謝大量乳酸。因此,相比正常組織的pH值(7.4),腫瘤細胞內溶酶體(pH值為5.0~5.5)及其組織外的 pH值 (6.5~7.2)具有微酸性環境。聚甲基丙烯酸 (PMAA)則是一種pH敏感聚合物,在酸性介質中,MAA分子中的羧基 (COOH)的存在會形成疏水作用,阻止水分子的進入[2]。聚(N-異丙基丙烯酰)(PNIPAM)水凝膠具有最低臨界溶解溫度(LCST),約為34°C,在LCST時存在相轉變,在LCST以下呈親水性,在水中迅速溶脹;在LCST以上時,水凝膠內部的水分會被排擠出,因而,呈疏水性[3]。由于LCST處于體溫,所以適合用于溫度響應。
水凝膠是一種能夠大量吸收水分、性質柔軟、有一定形狀的高吸水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通過共價鍵、氫鍵或范德華力等作用相互交聯構成三維網狀結構[4]。具有刺激響應特性的高分子水凝膠屬于智能型材料的范疇,其智能化是指其結構和功能可隨外界條件的變化而自動地調節、修飾和修復[5]。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PNIPA) 溫敏水凝膠在最低臨界溶解溫度(LCST)時發生親水性-疏水性的可逆轉變,表現出可逆的溶脹-退溶脹的體積突變[6]。pH響應性水凝膠主要通過交聯形成,由于高分子網絡中含有酸性或堿性基團,當環境的pH發生變化時,導致網絡內大分子鏈段的氫鍵被破壞,使得水凝膠的體積發生變化[7]。
本研究著重考察了具有pH-溫度雙重敏感性水凝膠的聚(N-異丙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PNIPA-co-PMAA)水凝膠。通過對五種不同配比的水凝膠在不同溫度,不同pH下的溶脹性研究,發現具有pH和溫度雙重敏感性。
N-異丙基丙烯酰胺(NIPA)、甲基丙烯酸(MAA)、十二烷基硫酸鈉(SDS)、N,N-亞甲基雙丙烯酰胺(BIS)、過硫酸鉀(KPS)、試劑均為分析純,實驗用水為去離子水。
在氮氣保護下以BIS為交聯劑、SDS為表面活性劑,KPS為引發劑制備了一系列PNIPA-co-MAA水凝膠。按表1用量取NIPA、BIS、SDS、MAA,加水30mL溶解,通入N2充分除氧后,加KPS水溶液至10mL,70℃反應3h,得到的產物用水充分透析(截留分子量為8000~14000)1周后,在真空干燥箱干燥至恒重。

表1 不同單體配比PNIPA-co-MAA水凝膠的投料量
一定量的干凝膠,分別置于不同溫度(30°C、34°C、38°C、42°C)的去離子水中,等溶脹1h后取出凝膠,用濾紙迅速拭去表面水分,稱量,計算SR=(ms-md)/md
一定量的干凝膠,分別置于不同pH(1、2、3、4、5、6、7)的溶液中,等溶脹1h后取出凝膠,用濾紙迅速拭去表面水分,稱量,計算SR=(ms-md)/md

圖1 溫度對溶脹率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不同配比在不同溫度下的溶脹率不同。1∶1比例的水凝膠性能相對較好,溫度轉化在35°C最為明顯,其他配比同樣有溫度轉化點。NIPA含量越高,轉化溫度越高。
由圖2可以看出,不同配比在不同pH下的溶脹率不同,有明顯的轉折點。酸性條件下轉折點很明顯,隨著MAA相對含量的減少,轉折點往后移動。

圖2 pH值對溶脹率的影響
本實驗合成不同配比pH-溫敏雙重敏感性水凝膠,研究不同單體含量對pH、溫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NIPA含量越高,溫度轉折點越靠后;MAA含量越少,pH轉折點越靠后。在人體溫度范圍,pH為酸性范圍溶脹性能很好,符合藥物載體作用范圍,有望作為藥物載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