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林麗
摘 要:喬家大院又名中堂,是清末經典建筑,是承載晉商文化之地?,F代建筑行業發展迅速,推動社會經濟發展與進步,但難以展現獨特文化與地區習俗。因此,建筑行業應結合傳統古建筑文化與韻味,優化其行業發展?;诖?,文章以喬家大院為參考,分析晉中大院建筑形制,希望促進建筑行業古今結合,建設出蘊含風俗文化、更為精巧的民宅建筑,從而優化建筑區域空間,提升建筑實用性與藝術價值。
關鍵詞:喬家大院;晉中建筑;晉中傳統;建筑形制
現代社會處于高速發展過程中,在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大眾習慣向前看,緊追國外潮流與新奇之處,忽視國內悠久文化與歷史。而山西作為古建筑大省,現存古建筑多建于明清兩代,明清建筑留存下來的以民居為主,這些建筑數量多,保存相對完整,具有極高藝術價值與觀賞性。其中,山西建筑多為晉商民居,晉商文化燦爛輝煌,對商業發展貢獻巨大,晉商時期山西的經濟發展空前繁盛。這些決定了晉商建筑具有規模大、裝飾精巧等多種特點。在當前建筑行業發展中,傳統建筑逐漸趨向邊緣化,甚至存在消失的可能。傳統建筑消失,不僅是建筑行業的損失,更是文化的缺失。因此,本文以喬家大院為研究對象,對晉商大院建筑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在研究中得到傳承,使傳統古建筑與現代建筑行業發展進行融合,從而使山西特有古建筑文化、形制得到進一步發展。
一、喬家大院建筑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山西省古建筑保存完好,建筑數量多,大院建筑樣式豐富,不僅是一種建筑與文化,更是國內北方民宅建筑代表。晉中建筑作為北方民宅建筑代表作,設計精美且構件質量上乘,垂花柱作為重要構件之一,不僅具有極強的觀賞性,也是文化、財富的象征,亦是晉商文化興衰史的歷史見證。在喬家大院建筑形制研究過程中,我們不僅能挖掘其中潛在的文化、藝術與智慧,更能從大院建筑的整體布局與院落結構中提煉古建筑特點,探尋晉中民宅大院形制的具體影響因素。
二、山西喬家大院建筑的具體概況
(一)大院建筑自然與人文環境
喬家大院位于山西祁縣,祁縣境內風景秀麗,四季分明,春秋季氣候相對干旱且多風,夏季較為潮濕且多雨,冬季則相對寒冷。山西祁縣的季候特點,很容易出現干旱、洪澇、霜凍、冰雹等自然災害,其中干旱情況較為普遍。由祁縣境內特殊的地理環境所致,該地建筑多為窄長形制,民宅建筑院墻設計高且厚,主要目的為遮陽、防風沙。山西處于高原區域,水資源較為匱乏,植被覆蓋率較低,木材短缺,但礦產資源豐富,因此,山西建筑多運用石材作為建筑原料,從而形成獨特的石結構建筑形制。再加上山西當地人多以商業謀生,在最繁盛階段祁縣內店鋪林立,各類行業齊全,交易甚至晝夜不停。祁縣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后衍生出票號經營,這些票號積累大量財富,為達到防盜目的,將大院內部設計得極為深邃,這樣不僅能滿足大型家族聚居要求,更能保護每個家庭的隱私。
(二)喬家大院的具體概貌
1.喬家大院整體布局
要想進一步分析喬家大院建筑形制,在具體的工作中,應從大院外觀,也就是大院整體形制進行分析。喬家大院整體方正,屬于全封閉堡壘型建筑模式。在大院內部,共有6處小院落,6處院落內部包含20個小院與300多個房間,總占地面積將近9000平方米,建筑面積約為4000平方米。從空中俯瞰,院落整體布局為雙喜字,雙喜構成“囍”。進入院落大門,便是長達80米、寬7米的東西走向甬道。在甬道的兩邊,分布著幾處性質不同的院落,這些院落包含祠堂、書院、花園等。在北方區域,陽光多從南面照射,再加上北部盛行北風,故在院落設計上,多遵循坐北朝南的設計原則,以便接收足夠光照,為居住者提供舒適環境。同時大院內部南北院落院門相互錯開,不僅滿足大家族的聚居要求,亦能保護各個小家庭的隱私與獨立性,從而在建筑上形成統一。
2.喬家大院空間布局
由于山西自然環境相對惡劣,每年大約5個月風沙不斷,故喬家大院在空間布局中采用四合院的有機體,整體形態狹長,長寬總比大約為2:1。在這種窄長型、高厚墻大院形制下,即使外部環境惡劣,大院內依舊能夠安然無恙,不受風沙侵蝕。另外山西省植物生長期較短,多數植物難以在冬天存活,因此在大院建筑內部,很少應用植物進行空間布局,多采取石磚、垂花柱等雕刻工藝為空間做裝飾。園內沒有大量植物,陽光照射充足,石磚堆砌,能有效提升大院建筑整體防御能力。
從空中進行觀察,喬家大院南面門為二進雙通院落,院落正南為主室,院落兩邊房間為廂房。大院建筑整體布局以院落為單位,各個院落呈現封閉狀態,能夠形成獨立大院。大院內部的獨立大院,經過不斷重復建設,最終形成喬家大院基本概況:內部房屋基本處于同一軸線上,主軸為主要院落,院落次軸為書房、廚房等。分明的空間布置,使整個大院從空中俯瞰錯落有序,形成層次分明的空間位序,兼具美觀性和實用性。
3.喬家大院個體建筑
喬家大院的單個建筑個體以正房為主,正房為主位,單體建筑等級最高。根據山西祁縣民俗,大院內部正房只能用于接待貴賓、舉辦婚禮與供奉牌位。在晉中傳統大院建筑中,為了提升正房地位,其兩側的廂房多采用遞進方式,也有“連升三級”一說。從院落的外部直到院落內部,呈現階梯形式,逐漸抬升態勢,不僅意味著家族的繁榮昌盛,更寓意子嗣繁盛、人丁興旺。
喬家大院的兩側正房最為壯麗,分別被命名為統樓與明樓,這兩個樓分別為兩層結構,樓內入口處有著精美門罩。統樓與明樓墻厚且窗小,具有顯著明代特征。統樓與明樓多用青磚,且青磚鋪設一色到底。統樓與明樓在正方兩側相互輝映,形成“元寶”樣式,因為被稱之為“元寶樓”。院落內正房、廂房、統樓與明樓高度不盡相同,站在高處遠眺,整個大院盡收眼底,屋頂起伏跳躍,富有極強韻律感。
三、喬家大院形制設計特點
(一)大院墻體設計特點
喬家大院的整體呈現窄長型,在具體設計過程中,偏院相對低矮,且房頂結構存在一定差異。不同高度的建筑,凸顯整體結構感與層次感。屋頂多應用單坡頂,在雨季下雨時,房頂的水順坡留下,具有“聚財、吉祥”等寓意。晉商在積累大量財富后,除去幫助鄉里,帶動經濟發展,另有重要目標,也就是光宗耀祖。所以,很多晉商榮歸故里后,都希望擴建、修繕住宅,以含蓄的方式展現財富。除去象征財富與地位,精美的建筑雕刻,更體現了其中的文化與藝術價值。在喬家大院相關影視作品中便有這樣的畫面:喬致庸的大哥帶病站在城樓上目送喬致庸考學;每逢喬致庸受到打擊或是成功時,都會佇立在喬家大院門樓之上,向遠眺望或是思考回想。從門樓向下看,不僅能開闊視野,更能觀摩建筑之美,精湛的做工、清一色的院墻,無不體現傳統晉中建筑之美,彰顯財富之廣。晉中建筑是山西典型建筑形制,晉中建筑在明清時期背景下,更融合當時環境、風土人情與民俗,形成北方居民典型的住宅模式。
(二)大院適用對象特點
喬家大院作為傳統大院建筑,不僅保留傳統文化風俗特點,更展現出晉商的輝煌歷史,通過喬家大院相關影視作品成功再現了晉商時代。作為晉商文化的承載體,喬家大院保存極為完整,院落整體規劃完善,錯落的建筑格局、精致的院落細節,不僅具有獨特的美感,更兼備實用價值。其中,極具代表性的牌匾很是常見,這些工藝考究、精致的牌匾,不僅兼具美感與藝術氣息,更能明確區分不同院落以及院落內部結構。晉中大院建設受到文化與氣候影響,再結合晉商當時的地位與財富,共同形成晉中傳統大院建筑形制的內外因素。喬家大院作為晉中建筑代表作品,不僅能體現當時大院主人的財富與地位,更融合特定時期文化與風俗,是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三)大院垂花柱設計特點
大院垂花柱在晉中建筑中應用較多。垂花柱是典型的建筑構件之一,合理運用,不僅能連接梁枋,更能減少跨度,提升建筑實用功能。此外,垂花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房屋跨度較大導致的彎曲問題。現代建筑行業發展迅速,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逐漸替代傳統建筑模式,更導致木構架建筑逐漸消失。這些淡化的建筑風格,不僅僅是普通建筑形制,更是一種文化與精神。以晉中垂花柱裝飾為例,垂花柱裝飾無論是在喬家大院,還是在晉中傳統大院結構中多有應用,其裝飾性強,應用性強,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垂花柱造型美觀,應用垂花柱能夠弱化磚石建筑冷硬等特點,更能體現晉中傳統大院和諧之美。垂花柱色彩與空間相呼應,明暗色彩關系妥帖,能夠打造和諧建筑風格,使建筑與環境相互協調,從而強化建筑整體裝飾效果,優化建筑呆板形象,有效提高建筑整體藝術與文化價值。
四、結語
對晉中喬家大院建筑形制加以分析可知,喬家大院不僅具有極高藝術價值,更融合時代背景,蘊含文化、藝術與哲學等不同藝術展現形式。傳統建筑之美不僅體現在建筑風格上,更體現在濃厚的文化色彩中。喬家大院之所以被人熟知,主要源于影視作品的播出。喬家大院相關影視作品充分展現晉商精神與輝煌歷史,這也使喬家大院逐漸走入現代社會中,被更多群體所熟知。因此,對喬家大院傳統建筑形制進行分析研究,不僅能推動建筑行業發展與進步,更能推進晉中文化研究,體現時代特點與古建筑審美價值,有利于傳統古建筑保護與傳承。
參考文獻:
[1]張亞娟.晉中民居垂花柱藝術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9.
[2]楊柳.南北傳統民居室內陳設比較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2017.
[3]楊承玥.晉中晉商大院旅游品牌的區域競合結構模式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4]李文彬.從晉商文化中解讀晉中大院:以喬家大院、渠家大院、曹家大院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