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芳 席偉興
名師簡介:田芳,江蘇省無錫市語文學科帶頭人,無錫市語文中心組成員,現為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教研室中學語文教研員。
席偉興,中小學高級教師,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教學能手,現任教于無錫市東林中學。
請以“你是我生活的陽光”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題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個人,可以是一本書或書中某個人物;②請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或閱讀體驗來寫作;③文體自選,詩歌除外;④不少于600 字,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文題是一個富有詩意的判斷句,涉及4 個關鍵詞:你、我、生活、陽光。四者均對寫作內容進行了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我”:確定了文章的主體或敘述視角當為考生自己,或是以自己的行為、思考為主。
“你”:依題意,除“書”“人物”外,亦可略做寬泛的理解,只要能給人以有益的啟迪和影響即可。
“生活”:啟示考生選材、構思、立意時均需直面生活,文章內容應有真實情境與意義,不可過分地進行虛無縹緲的敘事和抒情。
“陽光”:自然界的陽光持續地、有效地向世界和我們傳遞熱量和光明,此處是比喻的說法,因此文章所敘之“人”“事”,也應該持續地、有效地向“我”傳遞正能量,給“我”以溫暖和光明,而非偶然遇見,也不是功利地“付出”。
父母長輩是我們最熟悉的人,他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扶持和幫助,所以,我們最能感受到他們“陽光”般熱烈持續的愛。以此為素材,容易寫出內容充實、細節具體、情感真摯的文章。“佳作大觀園”中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抓住了細節,以人物的行動去反映行動背后的心理,將父愛表現得幽微妥帖。
經典名著是人類文明的優秀成果,是我們精神的源動力。所以,不少聰明的考生從經典名著中選擇寫作素材,將作家、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當作“陽光”,凸顯其對“我”的照耀和溫暖作用。但若要避免寫得虛空,寫得生硬,一定要緊密結合“我”的生活,表達出經典名著對“我”的現實引領作用。“佳作大觀園”中的第二篇文章就做得很好。此外,將“堅強”“執著”等品質隨意往名著人物身上“貼標簽”的做法也要盡力避免。
而將視野拓展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選擇寫身邊具有正能量的人帶給“我”溫暖和光明,亦不失為明智的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那些與自己僅有一面之緣的乞丐、路人等并不是很好的寫作對象,因為這與陽光持續地、有效地向我們傳遞熱量和光明的立意相悖,無法凸顯“陽光”的恒常性。不寫“偶遇”,而是寫相對長久的共處或陪伴,更為切題。“佳作大觀園”中的第三篇文章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