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楠, 殷 濤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公路交通節能環保技術交通運輸行業研發中心,安徽 合肥 230088)
目前,按我國早期公路建設標準修建的許多高速公路均表現出通行能力差、服務水平低等現象,無法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高速公路改擴建迫在眉睫[1-3]。但傳統改擴建存在征地困難、填土量大、施工周期長等問題[1]。為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我公司提出裝配化樁板式無土路基(以下簡稱“樁板式路基”)結構,該結構是在既有碼頭[4]、鐵路樁板路基結構[5,6]等工程經驗的基礎上,結合高速公路荷載特點形成的一種新型樁板梁結構。該結構由預制板、管樁組成框架結構體系,具有裝配化程度高、施工質量好、施工速度快、經濟性好等優點,而且可以節約用地,但其受力性能尚待研究。
為準確把握樁板式路基的結構性能,以某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為背景,如圖1所示,進行結構分析。

圖1 樁板式路基結構現場施工圖
本項目樁板式路基左側懸臂板寬2.0 m,右側板寬5.3 m,總預制板寬7.3 m,現澆與路基搭接寬度為1.5 m。標準跨徑6 m,等跨徑布置,7孔一聯,聯長42 m,如圖2所示。 橋面板采用縱向分塊預制,相鄰預制板之間由濕接縫進行連接,濕接縫寬度0.5 m。橫向跨中板厚26 cm,懸臂端厚20 cm,加腋根部46 cm厚,沿順橋向等厚度布置,如圖3a所示。聯端板橫向跨中板厚為46 cm,縱向加厚范圍為聯端1 m,如圖3b所示。

圖2 聯長布置立面圖

a.中支點橫斷面圖
下部結構采用PRC-I 500C100型管樁+PHC 500AB100型管樁的配樁形式,管樁與梁板采用半固結連接方式,如圖4所示。

圖4 樁頂與梁板連接
為詳細了解樁板式路基的受力性能,選取一聯42 m結構,利用ANSYS建立三維空間有限元模型進行分析,如圖5所示。

圖5 樁板式路基有限元模型
單元類型:梁體與地面以上樁體采用SOLID95單元;鋼筋、護欄立柱與地面以下樁體采用BEAM 188單元;梁體與路基接觸部分、樁土接觸部分、護欄立柱與土接觸部分采用彈簧單元COMBIN 14,模擬路基對梁以及土對樁體和立柱的作用[7]。彈簧的剛度依據“M”法計算得到土的水平作用效應,其中土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取用10 MN/m4。
邊界條件:在樁與護欄底部施加豎向彈簧支撐,聯端支座位置僅施加豎向支撐。
考慮到長期使用后,彈性混凝土可能因受到外界損傷而失效,所以樁板連接處只考慮受力鋼筋的連接作用,如圖6所示。

圖6 數值分析中的樁板連接
計算中主要考慮了自重、二期荷載、均勻溫度作用、梯度溫度作用以及汽車荷載等作用,均依據《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15)規定取值。汽車荷載考慮兩車道作用,橫向布載形式考慮4種工況,如圖7所示:①外側輪載對稱在肋板兩側;②外側輪載在肋板正上方;③輪載對稱在橫向跨中;④一輪載在橫向跨中正上方。

圖7 汽車荷載布載模式
2.3.1 板結構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
對各板塊縱、橫向承載能力進行驗算,見表1、表2。根據計算結果可知,結構縱向受力最大位置在肋板上,且跨中彎矩較支點負彎矩大,橫向受力最大位置在聯端,通過合理配筋,各板塊承載能力驗算滿足規范要求。

表1 各板塊縱向受力承載能力驗算

表2 各板塊橫向受力承載能力驗算
2.3.2 板結構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
作用組合采用頻遇組合。根據表3、表4計算結果可知,通過現有配筋,計算裂縫寬度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表3 各板塊縱向受力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

表4 各板塊橫向受力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
2.4.1 管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驗算
樁頂受到彎矩與軸力共同作用,屬于偏壓構件。經計算,基本組合作用下,軸力效應最大的樁所受軸力為-1 264 kN,對應彎矩為64 kN·m;彎矩效應最大的樁所受軸力為-1 071 kN,對應彎矩為95 kN·m。
根據《混合配筋預應力混凝土管樁》(DBJT20-60),PRC-I 500C100管樁的抗彎承載力設計值為332 kN·m,樁身豎向承載力設計值為3 800 kN。故采用PRC-I 500C100可以滿足極限承載能力要求。
2.4.2 管樁正常使用極限狀態驗算
根據計算,在頻遇組合作用下,管樁最大應力為-9.40 MPa,滿足規范要求。
樁板式路基采用500 mm直徑的管樁,剛度較小,需要對縱向位移進行驗算。計算對比分析了無護欄立柱與有護欄立柱的情況,如圖8、圖9所示。

圖8 無護欄立柱時,板的縱向位移圖(單位:mm)

圖9 有護欄立柱時,板的縱向位移圖(單位:mm)
由圖8、圖9可以看出,護欄立柱使得板縱向位移減少了84%,在作用基本組合效應下結構的縱向最大位移為8.91 mm。
樁板式路基標準聯每平米造價分析見表5。

表5 樁板式路基標準聯每平方米造價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1)裝配化樁板式路基結構上部板梁橫向跨中采用26 cm板厚、肋板采用46 cm板厚時,通過適當配筋,可以有效保證板結構受力安全性,并能滿足其正常使用極限狀態要求。
(2)下部結構采用PRC-I 500C100+ PHC 500AB100型管樁的配樁形式時,管樁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均可以滿足規范要求。
(3)在混凝土板與路堤橫向搭接位置,將護欄立柱打入土中并與板連接可以有效約束結構整體縱向位移,在作用基本組合效應下結構的縱向最大位移為8.91 mm。
(4)樁板式路基工程造價為1 708元/m2,具有相當經濟性。